01.30 橋兒溝的橋

■ 蔡建中

白河縣城橋兒溝原名長春澗,因澗水“源出龍崗,兩崖花卉四時不絕,故名長春。”[1]龍崗山,即白河縣城後南-西走向的山脈,因“山勢起伏如龍”[2]得名,龍崗山腰就是白河縣城城裡。龍崗山主峰繡屏山,海拔高程526米,因山形如屏、植被豐茂得名。

橋兒溝的橋

繡屏山別名鳳嶺,因“形如鳳翥,故名”[3],又因峰頂有天池,又名天池嶺。橋兒溝之名源於明清時長春澗上的4座古石橋。

4座古石橋曰長春、觀瀾、邀月、臨江(又名感化),都依溝邊地勢全石砌成,或單拱,或多拱,造型奇巧、巧奪天工,反映了白河先民們的智慧。

長春橋“在縣北一里許,跨長春溪上”[4],是為到長春寺而建。長春寺位於橋兒溝西北,小地名楊樹林,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見證了道教在明中後期國家治理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寺坐西朝東,圍牆東側門額書“長春寺”3字。內有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磚木結構瓦房,南側禪房、廚房各一間。清光緒九年(1883),重修葺長春寺。明清時,“北寺長春”為白河八景之一,留下了白河文人士大夫“寺古山高一望新,幾家城北獨生春。白楊樹裡濃蔭覆,翠柏枝頭湛露均。”“長春名寺複名橋,岸夾深溪草木饒。人跡縱橫留雪夜,水波鑿落泛花朝。”[5]等詠景詩句。

民國二十八(1939)年三月,改造長春寺,設白河縣立初級中學。在大雄寶殿南北建磚木結構兩層教學樓,一樓教室、二樓學生宿舍,外形呈四合院狀。民國三十年(1941)六月,又增修教室和校門。1958年後,白河縣初級中學遷北崗關帝廟處(今白河縣城關初級中學處),白河縣教研室遷長春寺。

2000年後,白河縣職教中心遷此。2009年秋,對原長春寺殘存的大雄寶殿一正兩廂三間房進行了維修。既可觀賞長春寺舊貌,又可尋覓白河縣現代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歷史蹤跡。

觀瀾橋“在縣北一里,跨涼水泉左。舊有望江樓,今廢。”“邀月橋:在縣北一里,跨涼水泉右。”[6]涼水泉今名石板泉,明朝時開鑿於橋兒溝中段左岸一整塊岩石上,開鑿巧秀。其水清澈見底、透亮純淨,炎暑如冰。明清時,長春寺西北有洞賓澗,澗水匯入長春澗。站觀瀾橋眺西北龍崗,兩澗溪水濺珠,泉水潺潺,別有洞天。觀瀾橋望江樓上,可俯瞰漢江盛景。站邀月橋上,可對空賞月、飲酒賦詩。臨江橋“在縣北一里。跨長春溝之尾,臨漢江。《縣冊》:“即感化橋’。”[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橋兒溝紅星橋(原臨江橋)為界,將河街分為橋西上河街、橋東下河街。1956年,河街鋪三合土碎石街面,紅星橋成進出橋兒溝的河街街道橫街口。

隨時代變遷,橋兒溝的古石橋有的已廢棄,有的成街巷或建築的一部分。1990年4月,拆紅星橋建成近千米的河街防洪堤。2006-2013年,白河先後整合投入各類資金2000萬餘元,對橋兒溝街區進行排汙改造和仿古修繕。2013年7月,白河縣城關街區被列入“陝西省文化旅遊名鎮名村(街區)”。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白河先後啟動防洪保安、國道316白河縣城過境段改線、棚戶區綜合改造等河街“三項工程”。現今橋兒溝,又增添了許多石板、磚、水泥鋼筋等類別各異、形態各式的橋。他們或古老,或年輕,或曲平,或玲瓏,跨溝溪,連巷屋,形成“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的奇絕景觀。勾勒出。遊橋兒溝,既可讓你休閒怡情於“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清幽,又可領略漢水邊城古橋變遷的獨特歷史文化。

註釋:[1][2][3]引自清嘉慶《白河縣誌》卷六《山川》。[4][6][7]引自清嘉慶《白河縣誌》卷六《橋渡附》。[5]引自清嘉慶《白河縣誌》卷十三《古蹟志》。參考書目:1.清嘉慶、光緒《白河縣誌》。2.《白河縣誌》編纂委員會,新編《白河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07。3.實地採訪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