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高送轉新規後股票送轉公司不足兩成15家績優公司每10股送轉超8股很吸睛

高送轉新規後股票送轉公司不足兩成15家績優公司每10股送轉超8股很吸睛

■本報記者 喬川川

去年11月23日,滬深交易所分別正式發佈《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此次對上市公司高送轉的規範被業界堪稱史上最嚴,作出了諸多規定及多個量化指標,並明確提出: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

在高送轉新規下,2018年年報股票送轉分配情況較2017年繼續降溫。《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在已披露年報分紅方案(包括已實施的25家公司以及披露分紅預案的983家公司)的1008家公司中,共有182家公司分紅方案涉及股票送轉,佔比18.06%。2017年,有2783家公司公佈年報分紅方案,其中594家公司分紅方案涉及股票送轉,佔比21.34%。

2018年年報股票送轉股比例最高的股票目前是裕同科技,送轉比例為每10股轉增12股、泰禾集團送轉比例居第二,為每10股轉增10股,正業科技為第三,為每10股轉增9.5股。中光防雷、力星股份、強力新材、耐威科技、名家匯、佳發教育、揚帆新材和正元智慧等8只個股也較為居前,均為每10股轉增9股,力源信息、聯創互聯、漢邦高科、蘇奧傳感、同益股份、川環科技、中旗股份、奧飛數據、頂固集創和我武生物等10只個股送轉股比例則均為每10股送轉8股。2017年,每10股送轉10股及以上的公司家數達到41家,每10股送轉15股及以上的公司家數也達到5家。

另外,按照高送轉新規規定(滬市公司高送轉指送轉股比例達到每10股送轉5股以上,深市上市公司高送轉,指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每十股送轉股比例分別達到或者超過五股、八股、十股)測算,上述182家涉及股票送轉的公司中,僅有泰禾集團和裕同科技兩家公司股票送轉可稱為高送轉。

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每股送轉股比例不得高於上市公司最近兩年同期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的規定成為今年高送轉市場明顯降溫的主要原因。雖然年報還未披露完畢,年報分紅方案也會陸續出爐,不排除以後還有更高比例的股票送轉出現可能,但大批量出現概率較低。以歷史規律來看,那些年報分紅方案豐厚的公司年報披露時間也往往靠前,以吸引更多的市場目光。值得肯定的是,由於股票送轉與業績掛鉤,今年進行股票送轉的公司,其業績基本面較以往將更為紮實,可重點關注那些年報業績與股票送轉比例均居前的上市公司相關的機會。

統計發現,上述年報送轉股比例達到10股送轉8股及以上的21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披露了年報或年報業績快報,15家公司年報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揚帆新材(110.83%)、耐威科技(104.15%)、名家匯(88.36%)、中旗股份(78.27%)、佳發教育(69.43%)、同益股份(65.04%)、中光防雷(39.20%)和漢邦高科(39.10%)等8家公司業績表現搶眼,年報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30%。這8只個股3月份以來市場表現整體較好,均實現不同程度上漲,其中中光防雷(72.29%)、同益股份(36.78%)、名家匯(22.74%)、中旗股份(21.32%)、漢邦高科(15.63%)和佳發教育(8.86%)等個股均跑贏同期大盤(滬指同期累計上漲8.02%)。

上述8只績優股中,中旗股份(10家)、佳發教育(8家)和揚帆新材(3家)等3只個股被機構集中看好,近30日內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均在3家及以上。對於中旗股份,東興證券表示,公司利潤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2018年業績符合預期,新型農藥項目建設計劃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在新建車間投產後,業績將有新一輪爆發。預計公司2019年-2020年營業收入有望分別達到17.3億元、18.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有望達2.77億元、3.88億元,對應估值分別為16倍、12倍,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