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對5700多個案例以“三會兩書兩公開”模式開展“面對面”警示教育

全省針對5700多個案件開展“一案一整改”,制發紀律檢查、監察建議書2560多份,督促案發地區或單位召開支部會或組織生活會4400多次、向社會公開整改情況3900多次……

在3月27日召開的貴州省“一案一整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省紀委監委公佈了全省“一案一整改”工作成績單。

“開展‘一案一整改’是貴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基礎性工作,是以治標促進治本、實現標本兼治的重要舉措。”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夏紅民表示。

2018年以來,貴州省推行“一案一整改”工作機制,在用好身邊活教材開展警示教育的同時,通過打通審查調查、教育整改等環節,強化警示、健全制度,推動實現標本兼治。

“原來有的地方和單位開展警示教育重形式輕內容,把別人的慘痛教訓當‘故事’講,當‘電影’看,這樣的警示教育很難取得實效。”省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同志介紹,“一案一整改”制度設計,就是要針對這些問題,強化警示教育的政治性、嚴肅性、針對性,把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警示教育做實做細做到位,真正起到紅臉出汗、醒腦排毒的效果。

對此,省紀委監委制定出臺《關於堅持標本兼治實行“一案一整改”的工作方案》及實施細則,明確把加強警示教育的政治性作為嚴肅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推動全省各級黨組織以“一案一整改”為統領,樹立“靶向治療”思維,突出分類施教,用好身邊活教材開展“精準警示”。

“我想向組織徹底交代問題,希望組織能給我改過自新的機會!”貴陽市觀山湖區金華鎮金華村原黨支部書記張某在參加該區住建局建管站站長趙吾山案“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後,決定再次真正向組織坦白。在幾個月前的約談中,張某企圖通過交代部分問題,換取從輕處理。而這次,張某不光主動交代清楚了自己的問題並全部退繳違紀所得,還動員其他違規違紀人員主動交代問題。在他的帶動下,該村報賬員韋某也主動交代了自己的違紀問題。

沒有開展警示教育的不放過、原因分析不透徹不放過、整改措施不過硬不放過、成效不顯著不放過……各級黨組織堅持把推進“一案一整改”作為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具體抓手,通過“三會兩書兩公開”方式,查擺問題、檢討責任,對個案進行剖析,還原“案發現場”查找制度漏洞和監督“死角”“盲區”,深挖案件反映出的思想教育、監督制約、體制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共同找準“病灶”,健全制度防範,堅決防止同類違紀違法問題在同一部門或領域接連發生。

“‘一案一整改’並不只針對大案要案,更不僅限於查辦案件的‘後半篇文章’。”省紀委監委第四監督檢查室負責同志說到,各級紀檢監察機堅持小過即問、小錯即糾,把警示教育融入紀檢監察工作各環節。在執紀審查前開展談話函詢,把嚴明的紀律挺起來;在審查調查期間,把標本兼治的理念和開展警示教育的需要同步考慮,把思想、責任、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挖剖析到位;審查調查結束後督促發案單位用好反面教材,針對典型案件“解剖麻雀”,推動問題整改。

“通過將查辦案件的‘前半篇文章’和‘後半篇文章’有效銜接,全面打通懲處和預防的連接通道,實現懲治並舉、標本兼治。”該負責同志表示,在警示震懾和政策感召下,2018年以來,該省共有4394名黨員幹部和國家公職人員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

此外,貴州堅持把“一案一整改”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政治生態結合起來,與做好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結合起來,一個行業一個行業整治,真正把“一案一整改”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強大動力。

“將加大考核督導力度,繼續在‘懲治結合’和‘一體推進’上下功夫。”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將釐清相關責任主體的職能職責,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工作格局,確保整改規定動作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真正把“一案一整改”抓實抓細抓出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