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文&圖 甌江帆影


瞿溪老街,現名瞿溪街,瞿溪傳統會市發源於此並繁華一時,久負盛名。(會市後因時代發展移到河頭新街,也稱“物資交流”,並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其實過去,在物質饋乏的年代,溫州各地流行會市,比如永嘉有上塘、楓林集市,瑞安有仙降、海安集市,蒼南有靈溪集市等,而瞿溪會市應該是溫州地區歷史最悠久,最具規模,最具有影響力的會市。據當地人介紹,瞿溪會市已有二百年曆史。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瞿溪因紙而興。瞿溪歷史上就是溫州西部山貨的彙集地,尤其是屏紙的集散中心。過去周邊地方如溫溪、湖嶺、澤雅等地沒有公路直通溫州,大量的屏紙通過山路,彙集到瞿溪街,使瞿溪街成為當時聞名全國的屏紙集散地。並由此遠銷上海、東北、臺灣、東南亞各地。據說,因為屏紙的緣由,上海至今還保留著瞿溪街的路名。可見當時瞿溪紙業之興盛, 影響之深遠。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而據明《萬曆溫州府志》記載,明朝初年,溫州府在瞿溪老街設立了造紙局,以承擔溫州蠲紙的製造、進貢和運銷方面的管理職責。可見其紙業歷史之久遠和紙業管理地位之重要。

正是由於紙業商貿的極度興旺,才進一步帶動了當時老街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並最終形成傳統會市。(黑白圖片源自溫州日報)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老街寬約3米,長約200餘米,路兩邊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二層木結構老房子,大都為民國清代房子,其黑瓦、斜頂、挑簷、木樓盡顯浙南古民居特色。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據瞭解,瞿溪老街歷經百年後遺存較多,比如建於清朝後期紙行商宅的毛氏林宅、林南宅、胡昌記等,清末民初時期的富商住宅如潘宅莊園、楊家祖屋、黃正昌老屋等,更有老街兩側大量的民國時期的紙行、油行、中藥鋪、菸草鋪、南貨鋪等各種各樣的商鋪,整個街區的格局延續明清至近現代的舊貌,街(坊)、巷、弄、院的體系保留完整,是溫州農村古代集鎮形態保存較為完整的唯一實物遺存。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街上鮮見人員流動,路面倒是乾淨,據說以前是花崗岩橫條石板鋪就的,現在因環境整治需要澆築了水泥路,顯得很不協調。絕大部分店面緊閉,偶見幾個老人坐在店面門口聊天,更顯得老街冷清。

店鋪門板暗黃斑駁,顯得特別深沉,門楣、窗欄、斗拱、樑柱上雕刻的花鳥草蟲 、飛禽走獸和戲曲人物,無不承載著古老的故事和歲月滄桑,而屋簷下的紅燈籠,迎風晃動,似乎向世人訴說著曾經的繁華和喧囂…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部分房子因年代久遠,已近乎危房,而其中臨街一座房子明顯傾斜,似乎就要倒塌,但居然還有人住在裡面。店面未見安裝消防設備,這樣的百年老宅,安全可謂讓人擔心!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見有人過來拍照,老人們也就主動過來搭訕,言語之中,除了身居此地的自豪外,也表露出了對政府加大對老街保護力度和加快規劃實施進度的殷切期望。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老街核心地段建有顏真卿紀念館。大家都知道顏真卿是大書法家,但其實他和他哥哥顏真杲還是唐朝一代名臣。瞿溪人對顏真卿尤為崇拜,尊他為“顏魯公”,生下兒子時都會拜他為“親爺”,期望自己的後代也像顏氏兄弟那樣,能成為淫威不屈,學富五車的人才。顏真卿居上殿,顏真杲居下殿,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會市時,瞿溪街人就會畢恭畢敬請出顏真聊塑像,一路敲鑼打鼓,沿街踏春,並護送其探望一年不見的兄長顏真杲。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穿過紀念館,便見一條河流穿村而過。這便是瞿溪,老街因此而得名。瞿溪也是三溪河的主溪流(另兩條為郭溪、雄溪)。值得一提的是,附近的後嶼路建有浙南最大規模的喇嘛殿,三溪中學還建有琦君文學館。(琦君,原名潘希真,出生於瞿溪,為臺灣當代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其12年的童年生活就在現為三溪中學的瞿溪潘宅度過,曾任臺灣中國文化學院、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而成名作為《外婆的澎湖灣》的臺灣民謠歌手潘安邦便是琦君的侄子。)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舊時大戶楊家祖屋,座落於瞿溪街270弄。 踏進小巷,只見破敗的磚雕門臺上面,參差不齊地附掛著幾張瓦當,而長滿青苔的瓦背上居然還長著兩棵不知名的小樹。“楊家祖屋”始建於清朝,楊家曾祖楊克豐、楊殿蓮一直在老街做生意,開米行、麵坊等,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大戶人家。現僅存磚雕門臺及東首磚木結構老屋若干間。此景此情,不禁令人噓籲不已。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亮點一:蔡勝真祖傳傷科。蔡勝真原本藤橋人,娶當地徐氏為妻,徐氏家族存有六、七本祖傳醫書,有萬餘堂醫書、幼幼集成等,涉及傷科、內科、傷科、婦科、兒科等諸多醫學領域,竊以為,這對研究古時醫學應該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不稀奇於祖傳,卻驚訝於這些醫書居然已有近百年曆史甚至更久…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民國十四年出版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辛亥年出版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亮點二:胡新順古傢俱店,非遺圓木傳承基地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胡新順古傢俱店”裡陳列著雕刻細膩的圓木傢俱,飯籮、果盤、鵝鬥、盂盤、蒸糕籠等,每一件都堪稱精緻典雅,都稱得上是一件藝術精品。駐足此地,彷彿時光又回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 胡新順古傢俱店”是祖上傳下的老字號店鋪,現在店主即圓木“老司”名叫胡紹平,據他介紹,自十三歲便從藝圓木行業,現年六十六歲,是溫州市級非遺傳承人,其圓木製作在周邊地區小有名氣。除了製作圓木器具,他平時還收集了許多古董,一些民間收藏愛好者也經常慕名而來。而這也成了老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圓木是溫州古老的行當,俗稱“圓木嫁生”。是溫州民間傳統婚俗中出閣時不可或缺的紅妝。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收藏有眾多老物件:“酒桎”、煤油燈、搗臼、梁床等等

老物件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在古傢俱店和圓木基地中間,胡紹平還開了一間農具商店,米篩、搓衣板、“酒丘”等很多平時難以買到的竹木農具,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浙南一絕,百年瞿溪老街


隨著歲月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老街商業功能的衰落和退化是必然的,但它作為一種古代集鎮商業文化和標本留在人們記憶裡,又是無價之寶。慶幸的是,欣聞《瞿溪老街街區保護整治規劃設計》兩年前就已經設計完成,瞿溪百年老街歷史風貌及其民俗文化今後有望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展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