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點擊關注“魚堂主愛思考”每天帶你一起思維成長。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或許你自我感覺良好,別人卻並不買賬。

朋友小冷單身狗一個,每次我們擼串吃雞遊戲。她都喜歡跟著,可能對找個對象的想法已經放棄了。

有一次玩遊戲中間,聊天說到她的閨蜜的事。

她閨蜜最近談了個男朋友,但是她感覺那個男的花心,可能是騙她的。

沒想到,閨蜜沒有感覺!還對她發火,說她:“就是嫉妒有男朋友,居心不良”。

小冷就感覺很鬱悶,自己明明是好意,怎麼得到這樣一個結果,自己太失望了。

不懂別人怎麼想,自己怎麼好心都白費。

Q1,為什麼自己這麼努力,別人卻不認可

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自己的努力對不上別人的需求,做多少努力都只是感動自己。

最近看得一個心理學家,分享了一個故事。說一對母女關係一直處理的不好,聊天中得知。這個母親對女兒特別的好,但問題也出在好上面了。

原來母親因為其它原因,離婚早怕孩子心靈受傷害。

所以,一直對女兒照顧的特別周到,一直到上大學還要什麼都插手。弄的女兒特別心累,覺得媽媽就是在控制她。

媽媽的理由是覺的她還小,照顧不好自己。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好,就是為女兒活著的。

聽到這裡女兒就崩潰了,她說自己心理壓力一直很大,因為媽媽總是說是為了她活著。

感覺自己是一個包袱,就是因為自己才受這麼多的苦。

但是,如果一直這樣,自己的人生就被控制住了。知道是為了我好,但是這樣的好我真的不想要。

在這個事裡面,就是做到了自我行為的感動。沒有考慮到女兒真實的需要,自己很越努力對女兒好,然而得到的是更加牴觸。

這裡沒有絕對的對錯,每個父母都希望兒女好。

不知道別人的真實需求,不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努力沒對上別人真正的需要。

在付出的角度,就是好心被當做驢肝肺,但真實的結論可能是隻感動了自己。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Q2,換位思考可能是,使我們的溝通更加深入

以上所說的兩個案例,都是不具備換位思考帶來的結果。

如果不具備換位思考能力,工作和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問題。

有一個說法叫自嗨式寫作,就是自己寫的很爽,結果讀者並不買賬,自己通篇發洩完了,沒有考慮讀的人感受。

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寫文章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思路。

如果只顧自己表達,就是一種文字傾瀉。有個說法叫有表達欲的人,是寫不好文章的,因為他心裡只有自己。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在沒有讀心術的情況下,只有一個好辦法,就是進入別人的視角。

如果我是他,自己會怎麼想?

能通過思考、同理心感受別人的想法。然後,以這個為基礎繼續往後面推理。這個時候你就的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了。

想知道別人怎麼想的,在自己想之前,就要套入對方的情景裡面。從思考的出發點,就開始推理才能得到你要的答案。

郭德綱有一個段子,說一個年輕人在街上買早點。每天出攤,都看到對面店裡的姑娘在給她打招呼。他覺得是在暗示自己,於是有一天,鼓起勇氣去表白,結果女生說自己在擦玻璃。

雖然,是一個段子,也可以看出來。當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時候。得到的結果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的理解,自己想象出來的並非別人的想法。

從別人的視角看問題,會得到更多信息。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Q3,怎樣才能做到從別人的視角出發呢?

我們習慣用一個思路視角去看問題,就是自己的角度。

我以前講過一個理論,叫“潛望鏡理論”。就是我們觀察世界,都是用潛望鏡看的,每次只能看得一個局部景色。

如果一直這樣看,沒有看過其它角度。我們可能會覺得世界就是這樣的,用自己角度看世界,已經變成了根深蒂固的本能了。

世界遠比潛望鏡大,只是我們封閉了自己的視野。

想獲得別人的視角,只是站在對方角度思考還不夠。因為,還是在用自己的觀念去推理,要想真的猜中對方想法。

首先,要從思路上,認知角度上開始瞭解。要和他有共同的認知系統,或者說要理解他的認知系統。

才知道他會怎麼想問題,同樣一件事。你看開花很開心,對方就很傷心。

你覺得花真好看,他覺得花這麼好看,以後就會凋謝好悲傷。

他的認知系統,就是這麼悲觀。用自己的認知去想,很難真正的理解。

我們不可能真的做到,完全一樣的認知。不然我們就成他了,但是可以做到局部認知相同。

不玩遊戲的覺得遊戲無聊,不喜歡逛街的覺得逛街無聊,每一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的行為。

要想通過別人的視角瞭解想法,就必須要和他有共同的認知系統。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Q4,相同的體驗和經驗,給你幾個提升不同視角的方法

有相似的經歷和體驗,才能真正的瞭解對方想法。

下面分享3個更換思維角度的方法:

一,如果有相似的經歷,自己可以調出這些經歷體驗一下

最近,自己創辦了一個思維星球,帶領一批小夥伴練習思維力。

開始的時候我想了解,他們遇到了那些思維困境。以便針對性的去培訓,現在自己學的東西,可能不是他們最需要的。

我就想自己最開始接觸思維力的時候,自己面臨的一些問題。比如:思路不清晰,有很多想法,就是連接不起來,學了很多知識,不知道怎麼串聯。大腦基本上一片亂麻,同這樣的回憶我決定,先給大腦叢一個框架。

把一些基礎的概念,區別分類整理。知道那些屬於不同的模塊,先對思維有一個框架的理解。

然後,在組建相對應的知識框架,這樣等於給大腦做了一次整理。

二,如果自己沒有相似的經歷,或許可以體驗一下。

朋友參加了一個心理學閱讀活動,要求每天早起看書。

才看了幾天就給我抱怨,說太辛苦了。我說至於嘛,就早起看書難為成這樣。

後來,我也跟著早起了幾天,這個感覺是酸爽的。哈哈!確實自己沒有經歷過,只靠想象很難有直觀的感受。

體驗並不是要做到什麼程度,只要你能感受到別人的想法就可以了。

體驗也是給思維一次調整的機會。

三,找相似經歷的人幫助自己思考

有些是不是靠體驗就可以獲得的,這個時候只能找類似經歷的人幫助思考。

我想很多男生有一個感覺,就是不知道女生在想什麼?

有時候跟女朋友吵架要分手,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你找一個有經驗朋友支招。

從他那裡獲得一點啟發,有過類似經歷也是一個經驗感受。

有些經歷沒有接觸過,是沒辦法獲得直接的感受,只能通過別人獲得。

有經歷比沒經歷好,有體驗比沒體驗好,有經驗比沒經驗好。

無論從哪裡獲得的信息,都比一點信息都沒有要好。


如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Q5,如果眼睛裡只有自己,那你什麼都感受不到

有時候,就算自己和別人有相同的認知,卻還是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

如果眼中只有自己,那你什麼都看不到。

現在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自我為中心。家裡就一個孩子,誰會去和他掙。

成長環境如此,多說無益。以自己為主,也沒什麼。畢竟現在突顯個性的時代,追求自我為主沒事。

但是考慮問題只想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拖累,如果想讓自己有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自我中心的思考習慣必須要克服。

每次思考問題,先想到的都是自己。每個人都如此,本能如此,沒什麼好討論的。

為了思考的多維,該克服還是要打破中心自我。

我的方法就是強制思考,遇到問題先問::“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想”。

先提出一個第三人稱角度,強制啟動思考。如果我變成了他,我會怎麼想這個事。把自己當成那個人,感覺自己就是他。想象自己在那個情景中,會如何思考行動。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讀書中,也是我們常說的,跟上作者的思路。

用作者的角度去看書,書中的脈絡思路。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第二個方法,就是把自己從抽離出去

元認知也是這個思路,就是我現在在想什麼?

把自己抽離出去觀察自己,觀察自己的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角度。這個很好練習,我現在用電腦打字寫文,然後我突然不動。想象自己還在繼續打字,寫作的人是我,觀察的人也是我。

抽離自己,可以從更多的角度去看問題。

最終,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問題從更多的角度。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才能更好的瞭解別人。

建立共同的認知,克服自我中心。是增強換位思維能力的最好方法,簡單直接。

知道你是怎麼想的,就可以知道你在想什麼?

換位思考能力已經是一個很強競爭力,學校裡並沒有人教這些。我們基本上還是靠自己摸索學習,大家的起點都很低,這樣的通識教育確實很少。

我希望可以普及更多的通識知識,鍛鍊自己思維能力,克服自我中心的慣性。

換位思考是思維練習,也是一直心境練習,體驗多少人生得到多少經驗。

祝你通識智慧,思維闊達。

用我之思考,磨出你的思想利劍


【魚堂主愛思考】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每天帶你深度思考者,專注思維分析,個人成長方法論。

更多我的故事,我的文章,請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魚堂主(ID:yutangzhu2018)

你可能還想看以下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