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重慶頁岩氣產業有“大文章”

重慶頁岩氣產業有“大文章”

李海晨 (受訪者供圖)

人物簡介:李海晨,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畢業後即受僱於Schlumberger(斯倫貝謝)北美油氣部門。在北美多國有著油田現場工程師的經歷。2014年底自主創業,以頁岩氣開發技術為核心,創立重慶鼎順隆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企業年產值達3000萬元,同時完成14項技術專利申請。

美國“頁岩氣革命”改變了全球能源格局。作為多年來在國際知名公司油氣部門從業、以現場工程師身份親身經歷美國“頁岩氣革命”的中國人,李海晨成為第一批因看到頁岩氣潛力而紮根重慶這塊頁岩氣“富礦”的民營企業家之一。

頁岩氣能給重慶帶來什麼?中國正在進行的頁岩氣開發,能否帶來另外一場革命?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重慶鼎順隆能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海晨。

“非常規天然氣”的國家革命

重慶日報:近年來頁岩氣開發成為全球熱門話題,但多數人對頁岩氣尚一知半解,為什麼頁岩氣能引發能源革命?

李:成分上,頁岩氣和普通天然氣的區別很小,主要是甲烷,另有少量乙烷、丙烷和丁烷。可以理解為它是天然氣的一種,屬於“非常規天然氣”。

傳統油氣開發主要是在砂岩層中進行,由於砂岩層結構比較疏鬆,天然氣在其中有流通性,所以只需要打通井孔,形成壓力差,氣體自然會從高壓向低壓噴發,開採較容易。

然而,大量的開發導致現存高質量砂岩油氣藏層已經不多。所以,人們將目光放到了岩層結構十分緻密的頁岩層,並且發現其中同樣蘊含了大量的天然氣資源。不過,由於岩層結構不同,用常規的方式無法開採。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掌握了兩種關鍵性技術。一是水平井鑽井技術,從以前只能垂直打井,開發出沿水平面向岩層橫向打井的技術。二是“壓裂”技術,通過水或其他介質加壓,將岩層壓碎,形成氣體流動通道,從而開採到蘊藏其中的氣體。這兩項技術的突破和成熟,讓人們有了足夠的技術能力開採頁岩層中的天然氣並形成客觀的商業價值,就此而觸發了近年來引人注目的頁岩氣革命。

第一個大規模開採頁岩氣的國家是美國。美國曾是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在頁岩氣成規模開採之後,大約在2014年就基本實現了能源的自給自足,且其整體能源消耗比例中,天然氣的份額大幅上升。同時,頁岩氣開採打破了美國禁止能源出口的政策,讓美國成為天然氣出口國。這樣的轉變對美國乃至世界範圍的“能源版圖”造成了顛覆性影響。所以,有人把美國的頁岩氣開採比作“頁岩氣革命”。

重慶日報:美國的頁岩氣開採對世界能源格局造成了顛覆性影響,中國開發頁岩氣產業能帶來什麼?

李:我國的傳統燃料是煤炭,從能源結構上說,屬於多煤少氣,傳統天然氣儲量不足。目前,美國天然氣使用佔總能源使用的25%,而我國僅5%-7%,大約有60%-70%的能源使用仍是煤炭。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其排放和汙染至少比煤炭要少兩個數量級,且燃燒效率比煤炭要高很多。所以,我國從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以及從工業發展的趨勢上考慮,調整能源結構,由煤炭向天然氣轉變十分必要。

我國每年能源消耗為6.7億噸石油當量(石油和天然氣根據熱值轉換計算的單位),而國內僅能生產3億噸石油當量,差不多有60%的能源需要依賴進口。由於天然氣資源不足,近年來我國不得不向沙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購買天然氣。而我國周邊,存在日本、韓國等完全沒有自有資源的天然氣進口大國,所以天然氣進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若我們能通過自主開採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整個能源供應就會得到大幅改善。

首先,隨著天然氣自給能力的增強,其進口價格勢必鬆動,僅此一項就能節省巨大的國家資本。第二,我們將在能源購買和使用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可根據國際油氣價合理調配能源進口數量。第三,對於能源這種國家戰略物資,只有自給自足,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國家戰略安全。

最大的“富礦”在重慶

重慶日報:涪陵有目前國內最大的頁岩氣項目,重慶未來頁岩氣如何發展?

李:頁岩氣對重慶而言,相當於煤炭對山西的意義。國內頁岩氣儲藏條件最好、最適合開發的區域就是重慶。重慶位於四川盆地核心地帶之一,從地址構造上講,屬“古海相底層”(遠古時期屬於海洋),有最好的頁岩氣儲藏地質條件。另一方面,川渝地區作為傳統的油氣勘探開發地區,本地配套開發技術力量也很強。

同時,重慶也是天然氣的重要市場。重慶重工業較發達,化工產業、重型機械製造業、本地火電廠煤改氣、本地居民燃氣改造,都存在巨大的潛在天然氣消耗量。另外,一些如乙烯、聚乙烯工程,醋酸等高附加值石油化工產業,一旦低成本的氣源充足,就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全國90%的頁岩氣井在重慶。“中石化涪陵頁岩氣項目”年產量已達60億方,明年預計能突破100億方,到了2017年-2018年,加上其他幾個潛在區塊的成功開發,估計頁岩氣產量能達到150億方左右。

直觀地說,這將給重慶本地帶來十幾萬個工作崗位以及GDP快速增長的態勢,由此帶來更多投資,甚至能對整個重慶工業結構進行優化。同時,能為重慶這座重工業城市節能減排做出重大貢獻。

僅一個核心部件就有百億級市場

重慶日報:頁岩氣開發前景廣闊,吸引了不少民營資本加入。你當初選擇成立能源技術公司,是否因為掌握了核心技術?

李:此前,民營資本介入能源行業幾乎無門,能源勘探開發主體圈死在“三桶油”中。現在,國家鼓勵各種投資進入頁岩氣開發,提出了多種經營的思路。“缺口”一旦打開,民營資本便看到了契機,蜂擁而至。

2012年,國家曾推出過一次頁岩氣區塊礦權招標,包含重慶地區3個區塊在內的19個標的區塊,共吸引近150家大中型國企及民營機構參與其中,這些公司、機構的報價普遍高於“三桶油”。

我回國後,先後就職於貝克休斯、殼牌等知名能源企業。2014年底,我從殼牌辭職,與幾個同樣有技術背景的工程師合夥,成立了鼎順隆公司。我們的計劃是從頁岩氣勘探、開發的周邊配件做起,目前主要產品是壓裂過程中的核心工具“複合材料速鑽橋塞”。

重慶日報:“速鑽橋塞”在頁岩氣開採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其市場前景如何?

李:速鑽橋塞是“壓裂”技術環節核心工具之一。在頁岩氣開採過程中,需要對水平井特定部位施加高壓,壓碎岩層得到頁岩氣。速鑽橋塞是在此過程中承受高壓的主要部件,施壓結束後,鑽頭會將“橋塞”打碎,打通氣體傳輸通道。所以,它是一次性消耗品。目前,國內大多數頁岩氣礦井普遍使用進口橋塞,如果實現國產,價格能降低一半。

由於工況複雜,這種橋塞必須能承受70兆帕的壓力,相當於炮彈出膛壓力的兩倍,施工時還需要承受120-180度高溫。同時,施工後還要求鑽頭可快速將其鑽碎。這就形成幾項比較矛盾的要求,導致其對複合材料的選用十分苛刻。另一方面,井下開採動作非常多,對產品的可靠性要求也很高。價值1億多元的油井,如果因為幾萬元的部件造成損失,絕對得不償失。

我們公司的技術團隊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取得了14項技術專利,現已完成研發、試製,第一代產品去年底已開始銷售。目前,國內只有中石化旗下某公司有同類產品,央視曾將其作為重大科研成果進行報道。

我個人認為,“速鑽橋塞”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粗略計算,每鑽一口井需15-20個速鑽橋塞,以美國20萬口井數量計,長期用量多達數百萬個,產值能達到百億級。

另外,美國打一口井的成本在250-400萬美元左右,而我們目前的開發成本仍是美國的數倍,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下,質優價廉的國貨,勢必逐步取代舶來品。所以,“速鑽橋塞”的市場前景十分樂觀。

重慶日報:除了頁岩氣開發的大環境外,選擇重慶創業的原因是什麼?

李:重慶有著良好的創業、投資環境。政府不僅給予優厚的創業政策,而且市人社局對於創新、創業人才有各種獎勵、資助方案,包括對海歸人員的安家資助、崗位補貼,甚至能解決一部分創業、科研經費。公司成立後,兩江新區管委會給予了極大支持,特批55畝地作為“頁岩氣生產製造研發基地”專用地。此外,市人社局在商業對接、商業推廣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由於能源行業一直是“三桶油”等國企為大,在商業推廣上民營企業處在比較劣勢地位,我們也希望通過人社局等政府部門的扶持政策牽線搭橋,獲得更多商機。

我相信,在政府的幫扶下,民營資本必將在頁岩氣開發大潮中大展拳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