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山西:15個貧困縣摘帽 貧困人口減少至90萬

山西新聞網8月18日訊(記者 馮耿姝)今天下午,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山西已有15個貧困縣摘帽。我省貧困人口已從329萬減少到90萬,貧困發生率從13.6%下降到3.9%。

山西:15个贫困县摘帽 贫困人口减少至90万

省扶貧辦召開媒體通氣會

據介紹,從第三方評估“三率一度”看,國家要求貧困發生率、脫貧人口錯退率、貧困人口漏評率均低於2%,群眾認可度高於90%。我省15個縣均達到退出要求。其中包括:右玉、吉縣、中陽3個國定貧困縣;陽曲、平魯、山陰、柳林、昔陽、沁源、沁水、陵川、鄉寧、安澤、夏縣、聞喜12個省定貧困縣。

在脫貧攻堅戰中,山西省及各市、縣加大財政扶貧專項投入。3個國定縣3年累計扶貧綜合投入68.74億元,分別為吉縣17.1億元、中陽縣20.64億元、右玉縣31億元。12個省定縣3年累計扶貧綜合投入139.2億元,縣均11.6億元,其中最多的柳林縣3年累計投入24.21億元。

在產業支撐方面,各縣從區位和資源優勢出發,狠抓產業就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扶貧路徑。吉縣依託“蘋果+”產業發展模式實現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全縣28萬畝蘋果解決了80%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中陽縣實施10萬農民人均3頭生豬、2畝核桃、1只肉羊“321”產業扶貧工程;右玉縣以弘揚“右玉精神”為抓手,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畜牧業及生態補償扶貧等綠色富民產業;陽曲縣打造全域旅遊+特色產業+保障體系扶貧模式;安澤縣實現貧困人口光伏、連翹、旅遊、務工產業就業重疊覆蓋;聞喜縣發展優質苗木、糧食、蔬菜三優特色產業;山陰縣依託黑(煤炭)、白(乳品)、綠(綠色農業)產業增收;陵川縣打造中藥材基地,發展鄉村旅睜;沁水縣走生態脫貧的路子;柳林縣37個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吸納227名貧困戶擔任護林員,人均年收入8800元。

雖然我省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今後三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艱鉅,全省貧困發生率高於全國0.8 個百分點。下一步的工作重點為:未脫貧的繼續攻堅,已脫貧的鞏固提升,新出現的重點幫扶,增強造血能力,防止反彈返貧。在脫貧攻堅期內,貧困縣摘帽後仍要做到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建立並完善脫貧攻堅的長效機制,堅決走好脫貧攻堅後半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