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智能產業政策要聞速遞

智能產業政策要聞速遞

1.信軟司將從六方面推進企業上雲工作

2018年9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召開企業上雲政策宣貫及工作座談會,面向地方主管部門解讀《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下稱《實施指南》),交流各地推進企業上雲進展情況、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議。?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等政策文件,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實施指南》,指導和促進企業利用雲計算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下一步,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將按照《實施指南》部署要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推進企業上雲工作:一是加大政策宣貫力度;二是積極營造良好氛圍;三是加快提升供給能力;四是構建效果評價體系;五是完善配套支撐服務;六是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2.工信部將加快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標準

2018年9月7日,“2018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高層論壇”在寧波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方巍出席會議。?

當前,互聯網正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加速延伸,工業經濟由數字化向網絡化、智能化深度拓展,體驗式消費、個性化定製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工業互聯網正成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突破口。?

下一步,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制定工業互聯網平臺關鍵標準,遴選一批高水平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建設試驗測試環境及測試床,實施重點工業設備上雲“領跑者”計劃和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打造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製造新生態。?

地方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以及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代表、媒體代表300多人參加會議。

3.連雲港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

近日,連雲港市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全市企業信息化水平整體顯著提升,製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大中型工業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達到蘇北前列。創建10家智能製造示範企業,推進100個數字車間建設,引導1000家企業實現業務“上雲”。

提升網絡基礎設施。根據《意見》,連雲港市將建立滿足企業需求的工業內外網絡,加快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組織信息通信企業改造已有網絡、建設新型網絡等,擴大網絡覆蓋範圍,優化骨幹網絡,建成“有線無線一體化”的高速、安全、泛在、可靠的基礎網絡。與此同時,連雲港市還將實施國家網絡提速降費任務要求,進一步提升網絡速率、降低資費水平。推出有針對性、差異化的舉措,開發滿足不同需要的網絡套餐,降低企業互聯網專線和數據流量資費。

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意見》指出,連雲港市將加快建設紫光雲數平臺,依託康緣藥業、日出東方、天明機械等重點領域製造業龍頭企業,重點在中藥、家電、裝備等領域,打造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並提供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服務。與此同時,連雲港市還將依託基礎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構建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為製造企業提供基礎設施、能力交易、應用軟件等綜合服務。深入實施上雲行動,支持製造業企業上雲,圍繞“企業上雲”評定工作指南,推動通過財稅支持、爭取上級補助等方式引導企業將基礎設施、業務系統、平臺系統向雲端遷移,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和門檻,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

加快實施智能化改造。連雲港市將為工業化+智慧翅膀。在石化、裝備製造、醫藥等優勢產業,鼓勵企業積極運用智能成套裝備,提高產品性能穩定性和管理控制水平。在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鼓勵企業在關鍵環節和關鍵工序推進智能製造單元、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基礎數據共享。在冶金、化工、食品等傳統產業,鼓勵企業按照綠色發展要求採用先進高效裝備。分業分類推進製造過程的數字化改造和全產業鏈智能化提升,聚焦裝備、石化、電子、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創建示範性強、可複製推廣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開展示範試點培育。連雲港市將支持製造業龍頭企業聯合工業互聯網平臺商和服務商,打造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支持所有園區打造智慧示範園區建設,以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園區綜合業務智能管理系統、監控指揮系統和開放式智慧交互平臺,同時加快園區信息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提升製造資源共享和產業協同水平,促進園區整體數字化網絡化升級。

4.廣西大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

數字廣西建設大會8月30日在南寧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廣西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設施建設為重點,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實體經濟、政府管理、社會治理、民生服務、開放合作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形成數字經濟新動能,開創廣西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當日在會上表示,廣西方面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近年來深入實施寬帶廣西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目前,廣西光網城市覆蓋率達99%以上,行政村通達率達99.4%,2017年數字經濟總規模達52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電子商務交易額超7000億元,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電子政務應用步伐加快,網上全流程在線辦理政務事項佔39.6%,中國—東盟信息港信息通信樞紐初具雛形,與東盟國家的數字經濟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鹿心社說,數字廣西是新時代廣西信息化發展的新形態新模式。廣西將大力實施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會戰三年行動計劃,加大4G網絡建設力度,提升高速公路、鐵路、地鐵等交通幹線沿線覆蓋連續水平,提高農村偏遠地區和邊境地區基站佈局密度,確保城鄉4G網絡信號“零死角”;同時與國內三大運營商及華為、中興等企業對接洽談,開展5G網絡建設、規模組網技術測試和應用研究,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要把數字廣西建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上表示,數字經濟正在帶動廣西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柳州螺螄粉產業為例,“工業化+互聯網”讓柳州螺螄粉成為“網紅爆款”,從地方街頭小吃走向全國、賣向全球,互聯網日均成交量超過80萬包,年快遞寄件達2000萬件,產值超50億元。

日前,廣西官方印發《廣西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8-2025年)》。根據該規劃,廣西將積極推動數字產業集聚發展,利用中國—東盟信息港平臺作用,發揮南寧、北海、桂林等信息產業基礎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重點培育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集成電路、智能終端製造、軟件和信息技術、北斗衛星導航等數字產業,超前佈局未來網絡等新興前沿領域。

此外,廣西還將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社會治理”和數字城市建設,強化數字民生服務,加快建立網絡扶貧信息服務體系,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東盟十國網民規模總數達2.6億人,數字經濟規模到2025年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廣西與東盟各國共建共享數字絲綢之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陳武說,廣西將積極打造面向東盟的國際數字合作平臺。加快建設中國電信東盟國際信息源、中國移動新型綠色數據中心、地理信息與衛星應用產業園等,為信息通信、信息服務產業等集聚發展創造條件。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發展,促進廣西與東盟在數據、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溝通交流、協調發展。

5.泉州七措施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近日,泉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快泉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七條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根據《通知》,泉州市將從支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發展、繼續扶持動漫遊戲產業發展、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推進“泉企上雲”數字化工程、實施工業互聯網示範工程、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七方面加快數字經濟發展。

在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方面,《通知》提出,對首次採購或首次使用本市物聯網企業自主研發的、具有明確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各類物聯網信息系統解決方案的本市使用單位,在省裡按物聯網和智能硬件產品或服務價格最高不超過30%補助的基礎上,再疊加給予不超過10%的補助,單家企業年度市、縣兩級財政合計補助最高不超過30萬元。

對列入省物聯網產業核心技術重大專項並進行產業化的企業,在省裡補助的基礎上,再疊加給予一次性50萬元補助。

在推進“泉企上雲”數字化工程方面,泉州市將推動企業基礎設施、平臺系統和業務應用上雲,重點支持規上企業使用泉州市雲服務商提供的雲服務平臺,對年度服務費超過5萬元的企業,由雲服務商彙總上報,按照服務費(以發票金額為準)的30%給予上雲企業補助,單家使用企業年度補助最高不超過5萬元。

在實施工業互聯網示範工程方面,泉州市將對工業互聯網示範項目按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10%的比例給予提供“互聯網+”解決方案或服務產品的本地企業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鼓勵各行業龍頭、骨幹企業使用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數據中心提供的解決方案或IT服務,按照實際發生費用(以發票金額為準)的30%給予使用企業補助,單家企業年度市、縣兩級財政累計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推進工業APP在泉州市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對每個工業APP按不超過上年度實際服務支出的30%比例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

在扶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方面,泉州市將支持軟件、集成電路、動漫、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信息安全、工業互聯網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對每個平臺按與信息化相關軟硬件投資額30%的比例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