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陝西城固:小山村裡的“電視紅人”

陝西城固:小山村裡的“電視紅人”

圖為2000年初春,陝西省城固縣檢察院幹警深入鄉鎮,設置普法服務宣傳點,向農民群眾開展“檢察與三農”專題法制諮詢服務。

院情小貼士

●恢復重建時間:1978年11月

●現任檢察長:張久安(第六任)

●幹警人數:現有幹警59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50人,佔比85%

●獲得榮譽:“陝西省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法單位”

近日,聞知陝西省城固縣檢察院舉辦法治宣講進山村活動,該院檢察長張久安要到距離縣城30餘公里的不通電、不通公路、不通手機信號的二里鎮五里壩村,記者也隨同前往。

走進五里壩村這個位於巴山深處的自然村,出乎記者意料的是,當地群眾幾乎全都認識張久安,只見村民們立即聚攏過來,親切地打招呼,諮詢林權改革、土地承包等法律政策並反映移民安置點規劃修建等相關問題。張久安講得通俗易懂,鄉親們聽得認真仔細,現場交流氣氛十分熱烈融洽。

面對記者的疑問,村委會主任告訴記者:“雖然五里壩村是個‘三不通’的小山村,但我們可以用柴油發電機發電看電視知曉天下事,《城固檢察在線》節目我們每天都看得到喲!認得到縣上檢察院的好多同志,曉得了檢察機關的工作職能。”

“這些年城固縣的檢察宣傳工作深入人心,很有特色。”該縣電視臺副臺長晏勇介紹道,“檢察院和縣電視臺聯合開辦的《城固檢察在線》電視專欄,每天在全縣綜合新聞之後播出,節目不僅播報檢察近期工作動態,還分專題介紹各項檢察工作職能和先進人物事蹟,實現了縣域內檢察宣傳全覆蓋,最邊遠的鄉村都能收看到該節目,老百姓就是通過這個節目知曉了檢察院與自己的生活原來有這麼密切。”

城固縣轄區內多為山區農村,部分地區信息閉塞、交通極為不便,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不能及時反饋解決。該院已退休的老控申科長何曉慈告訴記者:“記得恢復重建那會,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檢察院是幹啥的,我在控申科工作的那些年,經常有群眾到單位來說要檢查身體,檢察機關沒有群眾的瞭解支持,各項辦案工作都推不開。”

何曉慈說:“那時候全院才一輛吉普和一輛偏鬥三輪,下鄉辦案几十里山路經常就是靠兩個腳板走過去。每次下鄉,我們的帆布包裡都會裝滿散發著濃濃油墨味的宣傳單,到了鄉鎮村組積極向幹部群眾做宣傳,因為只有先讓群眾瞭解檢察職能,我們的工作才能有根基。後來,漸漸地到檢察院檢查身體的少了,主動向我們提供案件線索、反映司法問題的多了,在單位門口不敢進來的人少了,主動向我們諮詢、提出法律訴求的多了,老百姓知道我們是幹什麼的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城固縣檢察院積極轉變思路,堅持檢察工作與群眾工作相結合,檢察宣傳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相繼開辦電視專欄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對重大事項、檢察工作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宣傳報道,依託最高檢案件信息公開網,及時公開有關執法辦案信息,努力為當地群眾提供出更為豐富、更為親和的檢察產品。

2017年12月,該院幹警在蓮花街道栗子園村走訪宣傳時,當地群眾通過收看《城固檢察在線》電視欄目,知道檢察機關有開展公益訴訟的職能,主動報送破壞生態環境的案件信息。該院民行部幹警立即趕赴現場,進行實地查勘並拍照取證,核實該村一村道旁確有一個佔地200多平米的垃圾堆,不僅阻礙交通、臭氣熏天,更有部分垃圾已經侵佔了道路旁的基本農田。該院隨即向街道辦事處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其立即整改。

該辦事處收到建議後,連夜對垃圾進行了清理。隨後,該院繼續主動發揮職能,對發現的類似問題,向多個鎮辦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各個鎮辦均對建議中指出的問題進行了妥善處理。

此項工作引起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隨後在全縣開展保護環境“百日會戰”行動,部署對所有鎮村垃圾是否規範收集和安全處置、是否存在未經環評審批、汙染防治設施不完善的垃圾堆放場等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推動此類問題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城固縣檢察院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是否滿意作為檢察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緊緊圍繞檢察工作主題開展檢察宣傳,用實際行動踐行、昭示著人民檢察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城固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丁文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充分肯定該院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