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甘藍比白菜還有營養,掌握這些種植技術,既高產又優質

甘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和主要的蔬菜。種植甘藍類似於大白菜,但又有很多區別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營養價值也比大白菜高出很多。甘藍需水肥較多,對溫度也敏感和較高的要求,所以,種植甘藍想要高產,品種、育苗和播種時間,田間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甘藍苗期生長較慢,根系發達再生能力強,適合培育壯苗、移栽,這是早熟高產的基礎。甘藍耐低溫,葉球形成生長的適宜溫度在13-20攝氏度左右,超過20攝氏度,可能會出現徒長、不結球或結球不緊實,降低其商品性。所以,種植甘藍最適合的季節,在春秋兩季最為多見。

甘藍比白菜還有營養,掌握這些種植技術,既高產又優質

選種、育苗

能夠選擇一種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是高產優質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主要選擇高產,包心實扁圓,抗病性強的品種為主。

提前育苗,是種植甘藍豐收的又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華中、北地區春季種植甘藍,在年前就要育苗播種,這樣可以儘可能的縮短甘藍生長期限,提前上市時間,為種植戶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

育苗應在溫室進行,保證土壤肥沃疏鬆,無病蟲害,大約於1月中下旬播種。育苗可直接播於土壤,或選用專用的育苗基質進行;苗期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對立枯病,猝倒病,蚜蟲要及時防治。

甘藍比白菜還有營養,掌握這些種植技術,既高產又優質

定植、管理

當甘藍幼苗生出6-7片葉子時即可定植,定植時要根據天氣情況,一般在天氣溫度穩定在5攝氏度以上時進行;儘量趕在春季寒潮來臨之前定植、生根、緩苗,因為甘藍在緩苗後,就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了,可以免受春季倒春寒的凍害。

定植時要擇優去劣,要選用葉片大而肥厚,葉色正常深綠,莖杆粗壯,葉柄寬短,心葉內卷的幼苗為主。定植的密度要科學合理,早熟品種株行距在40X30釐米左右為宜,適合的種植密度,也是決定產量的一個關鍵因素。

甘藍喜水又怕澇,所以在大田種植時,要做好排水溝;定植後要及時中耕除草、鬆土,來保墒保溫,促進快速緩苗。中耕由淺入深,以不傷根又起到預期目的為主。

甘藍比白菜還有營養,掌握這些種植技術,既高產又優質

甘藍喜肥,尤其對鉀肥需求量最多,其次是氮肥、磷肥最少。除施足基肥外,我們在定植後,要及時澆水衝肥,以利緩苗、提苗。為防止徒長,在結球前應中耕2-4次,起到蹲苗,促進葉球分化形成的目的。

從甘藍結球開始,到收穫之前,是甘藍吸收養分最大最強的時期,所以,在這個時期我們要保證充足的肥、水,才是長好甘藍葉球產品器官的重要管理措施。追肥以速效肥為主,每畝施入尿素20斤左右,同時增施適量鉀肥,或配方複合肥均可;以提高質量,促進早熟。

春季是蔬菜的淡季,要看準時機和甘藍生長情況及時採收上市,一來提前銷售價格不錯,再個防止後期溫度上升,降低甘藍葉球的品質。

病蟲害防治

甘藍的葉球既是營養器官,又是產品器官,是直接接觸農藥的部位。所以,為生產無公害蔬菜,減少殘留,我們對甘藍的病蟲害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來進行。

主要在種植時實行輪作,選擇近幾年無十字花科的作物田為宜;並對田間中耕除草,深翻土壤,徹底清園,來降低病菌和蟲源的數量。選用無菌種子育苗,對苗床消毒處理,培育壯苗,苗期預防好立枯病和一些真菌性病害。

甘藍生長期間,蚜蟲,菜青蟲,軟腐病較多見。可以提前噴施吡蟲啉,阿維菌素,氯氰菊酯等,防治蚜蟲、菜青蟲;使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阿米西達等藥劑防治軟腐病,或一些其他真菌性病害。對有翅蚜蟲,還可使用黃色粘板進行誘捕。

在使用農藥時,一定要嚴格遵守使用準則,不可濫用、過量,高濃度,以免出現藥害、殘留、和對周邊的汙染。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專欄!更多無公害種植技術,我們會隨時在專欄進行更新,歡迎關注和收看。謝謝!

甘藍比白菜還有營養,掌握這些種植技術,既高產又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