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別克英朗是別克品牌旗下繼新君威、新君越以及昂科雷之後,第四款基於通用最新全球平臺生產的車型,老款別克英朗源自歐寶新雅特,出自通用全球Delta Ⅱ平臺。全新別克英朗於2015年3月2日正式上市,一直到現款其中在2017年10月英朗有一次改款,就是現款18款車型。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俗話說人靠衣服馬靠鞍2018款新英朗採用全新家族式的飛翼式鍍鉻進氣格柵,令前臉造型更顯犀利硬朗。黑色鋼琴豎格柵與高亮鍍鉻飛翼格柵的組合,讓車頭的視覺中心自然而然地聚焦於車標之上。同時飛翼格柵橫向貫通至兩側車燈,加強了車頭橫向的視覺感受與整體感。並與LED大燈穿插呼應成為視覺焦點,凸顯科技感與精細價值感。光導LED日間行車燈,纖長精緻,強化品牌識別度。LED遠近光一體照明單元採用類似“三明治式”的造型佈局,充滿科技與未來感的造型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飛翼格柵,增加了整車橫向的延展性。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而張力與曼妙共存的展翼型LED尾燈,運用光幕LED技術打造出別克獨有的視覺標籤。制動燈設計靈感源於鳥類羽翼,逐層堆疊展開,璀璨綻放。轉向燈與倒車燈外部採用電鍍飾條裝點,打破固有造型界限,視覺比例更顯修長。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一打開車門,不看方向盤上的logo,我就能一眼認出這是一款別克。無論是早些年的美式豪華營造,還是近些年在君越、GL8等車上慣用的360°環抱一體式座艙,這種別克品牌對於精緻內飾的思考,被我們所熟知並喜愛,新英朗也不例外。在中控面板上,採用了鋼琴烤漆和皮革滾邊的設計,並使用雙縫線設計,進一步提升了內飾的質感。這裡說一下別克的座椅,個人一直認為首先拋去乘坐感受情況下,別克全車系的座椅在視覺上營造的感官是非常有檔次的,何況乘坐起來也還是ok的。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在科技方面,2018款新英朗中控臺配備了7吋高清觸摸屏,能夠顯示車輛設置、導航信息、手機通訊錄、短信及多媒體等信息,配合多功能方向盤能使駕駛者操作更加便利。

搭載升級的別克eConnect智能互聯繫統,支持Apple CarPlay 或百度CarLife車載系統將智能手機屏幕映射至中控7吋高清觸摸屏,方便用戶電話撥打、閱讀短信、實時導航、音樂播放等。用戶還可以通過智能雲端語音交互,輕鬆實現導航目的地搜索、天氣預報、股票查詢等信息諮詢,大大提升了行車便利性和安全性。還有別克標誌性的全新一代OnStar安吉星全時在線助理、車載流量、手機APP等方式,還能實現在遠離車輛時開關車門、準確鎖定車輛位置等等功能。同時配備了SBZA側盲區預警、電子防眩目後視鏡、TPMS智能胎壓檢測功能等安全科技技術。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2018款新英朗採用全新小型發動機架構的1.0T和1.3T雙噴射渦輪增壓發動機,相較於老款英朗動力總成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應該是英朗變化最大的地方了, 1.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2kW,最大扭矩為170N·m,匹配6MT和6速雙離合變速箱,1.3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20kW,最大扭矩為230N·m,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底盤採用前麥弗遜獨立懸架和後多連桿獨立懸架還是很地道的,不僅有著優於上一代產品的性能表現,同時在油耗方面也更勝一籌。先進的渦輪增壓技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傳統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輸出反應滯後的缺點,滿足低轉速大扭矩驅動,起步更加迅猛,同時百公里油耗1.0T和1.3T分別在4.5L/100km和5.5L/100km左右。(駕駛習慣不一樣實際油耗不同僅供參考)

說完車接下來給大家說說三缸發動機的問題

1、明知三缸不受大眾消費者待見為什麼還要研發和推出三缸車型?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其實在主要是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中國到2020年平均油耗要達到5L/100km,歐洲更加嚴格,平均油耗要到4L/100km,這樣三缸發動機質量更輕,油耗更加低輕鬆應對排放標準,還有三缸研發相比重新改進四缸發動機實惠很多,未來將會是新能源的天下,沒有那個車企想再往內燃機方面投入過大的成本。

2、前世三缸發動機和今生

《新車大講堂》英朗,年輕家轎代表,不再是你認知的三缸機

說起三缸的優缺點就不得不提三缸發動機的發展史,其中國內最典型的的是夏利的三缸發動機TJ376系列,1977年投入使用後來被國產使用在夏利N3這款車型身上,而這款發動機的表現也是差到了一言難盡,抖動、動力弱、易損壞、工藝粗糙,三缸發動機所有的缺點都在這臺機型上表現的淋漓盡致。當然,它也有優點,那就是便宜。當年的夏利N3整車售價才2萬塊錢,據說TJ376發動機的採購成本只需2000塊,簡直便宜到了喪心病狂。任它缺點再多,只要是價格便宜都能接受。於是乎,當時國內的消費者一擁而上,夏利也賺的缽滿盆滿,但是三缸發動機也從此臭名遠揚:便宜,而且特別難用。

從1977年TJ376系列的誕生,到如今2018年。41年的滄海桑田可以讓一切都發生改變,三缸發動機同樣也經過了多次技術革命和技術迭代。比如三缸發動機先天性的抖動問題,雖然這個問題至今無法徹底根治,但是不少車企通過給添加平衡軸等技術植入,已經將抖動問題儘量降低,至少在駕駛體驗中幾乎難以在被明顯察覺到;再比如三缸發動機低速時扭矩不足,這一問題也隨著近些年來渦輪增壓技術的大飛躍而得到了有效提升。我們再來拿別克英朗舉例,現在別克英朗的1.3T的三缸發動機其動力輸出已經無限逼近1.6T的四缸,而1.0T的三缸則與現在的1.6L四缸在動力輸出上難分高下。三缸機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其體積更小質量更輕,繼而使其整車重量更輕、車內前排空間更大;並且也正是因為少了一個缸體,三缸的排量更小、油耗自然也會更低許多;而且三缸發動機的後期維修保養成本也更低。個人認為大家對三缸機的不任何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根深蒂固的偏見思想。當下不管是別克、寶馬,福特等各個車企想要消除這種偏見思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