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河北梆子的“說明書” 請您查閱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期。河北梆子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在舞臺藝術上,無論是音樂、表演以及舞臺美術方面,都有極大的變化和明顯的提高,從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剛勁、華麗、委婉的特點,流行於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東、河南、山西部分地區,成為中國北方影響較大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河北梆子在其興盛期,還曾傳入中國東北三省、江淮地區以及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河北梆子的“說明書” 請您查閱

河北梆子劉玉玲精彩演繹《大登殿》裡王寶釧片段

唱腔分類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屬於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屬於旦行的花旦、刀馬旦、彩旦、老旦等則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淨行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種,但不甚完備;醜行也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唱腔,除無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唱腔板式

高亢、激越、慷慨、悲忍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風格特點,河北梆子的唱腔,屬板腔體。唱腔高亢激越,擅於表現慷慨悲憤的感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板、流水板、尖板、哭板以及各種引板和收板等。

表演程式

河北梆子的表演藝術,很講究程式規範,對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表演是藉助程式來完成的。在表演中,也常常運用一些雜技技巧,俗謂之“絕活”,這在短打武戲中,比較常見。

行當角色

河北梆子分為生、旦、淨、醜四行,在不同行當中,其表演藝術各有特點:

生行分鬍子生、小生、武生。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五類。淨行分大花臉、二花臉、武花臉、零碎花臉四類。醜,又名“三花臉”、“小花臉”,分文丑、武丑兩大類。

音樂伴奏

河北梆子音樂,自這個劇種誕生以後,幾經沿革變化,直到清光緒末葉,直隸新派梆子崛起,一躍而為河北梆子的主流,才最後統一了河北梆子音樂的基本特徵,樹立了河北梆子的新風格。

常用曲牌

河北梆子常用曲牌約有一百五十餘首,其中,絃樂曲牌五十餘首,管樂曲牌百餘首。除在個別劇目中用於歌唱外,大部分曲牌(尤其是絃樂曲牌)主要用來渲染劇中的環境氣氛,伴奏人物舞蹈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