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江西贛州寧都縣姓氏人口排名及源流

李姓宗族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李;請點擊上面“李姓宗族”關注,擁抱中華李姓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李氏文化,共建繁榮李氏,傳播李氏正能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是獲得姓氏人口完整準確數據的一次良機。根據人口普查成果統計表,專門查對了各戶統計表16萬多張,計13.8萬戶,63.1萬人。加上查閱縣公安局戶政科的身份證檔案,得出現有姓氏450個。另外,查考歷代方誌、人名辭典、各種檔案、統計資料,查出昔有今無的姓氏120多個。1994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邱常松20萬字的專著《寧都姓氏人口綜觀》。該書將現有450個姓氏和人口分佈統計到村委會,並運用家譜資料對一百多個客家姓氏的來龍去脈作了較細緻的探究。這是寧都有史以來第一本較翔實的姓氏人口著作。

1990年的姓氏按人口分類:

l、(千人以上66個)李59013人、曾49699人、黃41212人、陳34788人、廖33038人、溫29951人、劉29574人、謝24379人、賴23507人、郭22592人、張21898人、何17154人、羅14584人、肖14111人、胡13972人、宋13722人、楊12645人、鄧12631人、邱10849人、王9801人、彭9767人、崔6555人、.6231人、吳5631人、寧3972人、黎3903人、。丁3778人、嚴3667人、林3222人、鍾3061人、鄭3006人、孫3003人、鄒2892人、潘2891人、熊2811人、徐2661人、袁2495人、魏2280人、柯2237人、管2204人、曹2118人、揭2104人、周2070人、符2059人、蔡2042人、傅2015人、葉1957人、餘1893人、饒1800人、龔1771人、萬1563人、許1501人、朱.1484.人、伍1431人、譚1418人、趙1407人、上官1400人、馮1394人、蘇1341人、雷1325人、歐陽1323人、連1272人、江 1269人、孔1101人、姜1025人、鄢1001人。

2、(千人以下,百人以上54個)馬、毛、方、尹、甘、古、 艾、包、白、過、華、伊、湯、阮、杜、巫、辛、汪、沈、沙、 應、幸、範、武、易、項、封、俞、侯、段、姚、聶、夏、凌、 塗、唐、高、梅、諶、梁、康、章、董、蔣、蒙、葛、程、魯、童、遊、藍、詹、闕、戴。

3、(百人以下,十人以上72個)刁、於、仇、文、龍、左、 石、田、申、樂、鄺、蘭、皮、堯、匡、吉、呂、危、喬、鄔、 全、任、池、祁、陽、紀、邵、陸、莓、明、尚、金、龐、官、 宗、孟、查、柳、洪、施、祝、駱、胥、賀、敖、桂、顧、賈、 柴、晏、殷、翁、錢、席、陶、盛、戚、閻、辜、韓、喻、嵇、 稂、釋、舒、湛、簡、僧、繆、樊、顏、薛。

4、(不足十人258個)卜、力、了、上、義、習、戈、區、韋、尤、元、豐、天、中、牛、倉、仉、心、鬥、平、冉、由、史、佔、代、付、印、叢、立、尼、司、司徒、畢、邢、百、成、老、有、西、曲、師、年、向、米、優、衣、農、亦、興、莊、閉、齊、關、慶、羊、安、觀、尋、志、勵、來、聲、杏、芳、花、吾、運、軒、堅、曠、時、狄、利、猶、季、作、但、佟、伴、佘、閔、閏、況、萄、灶、谷、良、序、邰、驢、傑、表、松、軟、若、茅、英、苑、歐、固、忠、卓、圖、嶽、竺、依、牧、委、油、學、宓、宜、泮、房、拍、單、居、屈、練、駝、珍、南、郝、棟、柏、相、榮、帶、威、貴、啞、思、科、保、修、禹、勝、郗、音、美、總、宮、憲、將、聞、祖、院、秦、竣、校、哲、耿、恭、莫、黨、畔、圓、奚、倪、賓、家、衷、諸、悟、桑、副、夢、檢、赦、球、常、笪、祭、悠、犁、梨、彩、淋、麻、密、商、逯、隋、隆、緒、堪、堡、琴、落、敬、超、景、焦、道、渴、湖、寒、強、靳、甄、蒿、蓉、樓、路、解、鮑、廉、謬、滿、新、模、嫩、裴、漆、察、瘦、滕、德、潛、潭、懂、霍、操、翰1.、儒、穆、鞠、藏、濮、瞿。還有“身份證底卡檔案”中的:見、世、玉、東、邊、仝、對、偉、仲、牟、均、聲、遲、玖、郎、礦、降、爐、政、詩、樹、荷、費、超、屠、庾、期、渣、鷹。

昔有今無姓氏124個:乜、習、廣、衛、弓、雲、五、僕、 風、從、烏、水、予、卞、矛、司馬、帥、壯、籲、達、行、 訴、汗、鞏、考、老、西門、光、夙、束、甫、岑、懷、沃、閒、貢、麥、勞、希、我、冷、君、巖、旺、國、魚、庚、空、隸、其、直、苗、苦、鬱、京、線、哉、茹、故、荊、咪、婁、染、津、洛、闖、橋、桃、逐、曉、容、悅、姬、雪、重、冠、絡、桓、班、晁、留、焉、諸葛、堵、曼、邏、蓋、頗、鹿、斜、渠、惠、裘、戢、芮、遇、鴻、淮、宿、續、綠、博、覃、晨、番、虞、竇、雒、僮、漂、慕、臧、闞、端、翟、冀、攀、囊、粘合、囊吉、札忽兒。

三、按照客家民系形成的四個共同要素為標誌,根據寧都各姓遷徙源流歷史,並對照寧化石壁和梅州的客家姓氏研究資料,寧都大約有130多個姓氏屬於客家。這些姓包括了上述百人以上的120個姓和百人以下的刁、左、石、呂、鄔、池、官、柳、洪、翁、韓、繆、薛等。而今客家姓人口達68.6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98%。這些姓氏,唐宋徙入的“老客”繁衍的人口達48萬多人,約佔全縣人口的’70%。明清徙人的“新客”(主要來自廣東、福建客家聚居地)衍傳人口約20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8%。還有大約2%的人口是不屬客家人,其中有清咸豐、同治間太平軍與清軍多次鏖戰寧都,留下了參戰士卒,還有抗戰時期和1949年之後因避亂、經商、做手藝和隨軍南下、工作調動遷入的。

寧都縣自明代嘉靖起設上三鄉、下三鄉。上三鄉地勢較高,屬山區,下三鄉丘陵盆地,水陸交通便利。相對來說,上三鄉是避亂安居的“樂土”,下三鄉是兵家爭奪的多事之地,故客家先民南遷多擇居上三鄉,這也體現了“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在如今五千人以上的24個客家大姓中,有18個姓(李曾陳廖溫劉謝賴羅肖胡楊鄧邱王彭盧吳)是先聚居上三鄉生息繁衍的。因此,上三鄉可謂是寧都及贛南客家形成的早期聚居地。

客家民系的主體是中原南遷漢人,從現有姓氏的族譜和遷入的始祖塋墓考證,寧都客家主要姓氏基本上是唐宋時期遷入的,今萬人以上的只有賴姓是於晉代遷入的,宋姓是明成化時遷入的。現在學術界有人提出:客家先民不是中原移民,其主體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古百越族的後裔。縱觀寧都的客家姓氏人口狀況,此一論點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贛州市博物館副研究員劉勁峰先生在《贛南寧都縣洛口鄉古夏村的民俗文化》①中,對古夏李姓的配偶姓氏作了翔實的調查,這對客家民系主體問題是頗有說服力的。古夏李姓始祖為唐代西平王李晟,世居陝西高陵。唐末之亂,六世叔信南遷撫州赤南門。五代初年,七世德輔避戰亂,遊教虔化古夏漕頓,開族衍傳至今43代,6000多人。劉勁峰先生根據族譜對一世李德輔至二十一世的婚姻配偶作了詳細排列,計479個婚配,姻親對象涉及58姓,基本上是古夏村周圍的客家人氏,區域範圍不超過15公里。其中可能有少數民族或土著人氏,但為數是極少的。不過,從寧都的歷史來看,古代為揚州域,依次屬吳越楚,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之地。三國吳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縣,到唐代前期,大約經歷了四百年的時間,這期間,有文字記載的只有賴姓是西晉時從河南潁川遷入肖田桴源村的漢人。那麼,一個建縣於三國時的縣級域地,唐代之前,還有哪些姓氏在此居住過?原先的土著以後又移居何地?查考了許多資料也無結果。有的學者認為,形成客家民系的主體是西晉以後中原南遷漢人,西晉之前,縱使有中原漢人遷入贛閩粵地區,為數也不可能多。而且到目前為止,仍未在族譜中記載現在客家的直接始祖是秦漢時遷來的中原漢人。至於唐代之前的南遷漢人是否被古百越族同化,尚無根據。古今中外都存在民族民系之間的同化與融合,且有一定的規律,那就是多數同化少數,先進融合落後。華東師大客研中心王東副主任在《論客家民系形成之我見》說:“秦漢以前,閩、粵、贛三省均是‘百越’的居住地。秦漢統一全國後,先後在這些省區設郡縣統治,漢人也隨之陸續遷入,與‘越人雜處’。經過幾百年的歷史發展,到了隋唐時期,‘百越,一詞始不見於史籍。這一事實說明,最晚至隋唐之時,‘百越,之大部分已為漢人所同化,其中也有一部分遷徙到南方或西南的邊遠地區。”①據史載,閩粵贛三省隋唐時居住著畲、瑤、壯、黎等少數民族,而在三省邊區則主要是畲、瑤族,故稱為“畲瑤之地”。但查考贛南的姓氏人口資料,畲族(主要是雷、藍二姓),其族譜記載基本上於明、清代陸續從福建、廣東遷入的,至今人數並不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贛南18個縣、市畲族共5391人,瑤族僅351人,只佔全區總人口的0.8%。寧都縣畲族共1882人,均是於1987年經縣政府批准恢復為畲族的(瑤族為零),僅佔全縣總人口的0.28%,大部分聚居在下三鄉。雷姓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時有1300多人,是縣內少數民族中人數最多的一個族姓。雷姓人數較多的是田埠鄉,有402人,‘是明嘉靖間從寧化桃源池遷入的;其次是固村鎮,有338人,是清康熙間從寧化水西廟前遷入的。藍姓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時有700多人,是少數民族中人數居第二位的族姓,人數較多的竹笮鄉,有147人,是明萬曆間從寧化石壁經瑞金轉徙來的;長勝鎮,有140人,是清乾隆間從上杭永地遷入的。現在這兩個姓的語言、衣著、生產、生活習俗均與當地“新客”各姓相同。

第二節 寧都客家姓氏源流軌跡

從許多古墓和大量譜牒中,收集到各姓的源流歷史及播遷軌跡,現將寧都客家姓氏的遷徙來龍去脈摘錄如下:

李:隴西郡。據琳池大四郎墓碑及《寧都隴西李氏九修族譜》載,基祖大四郎公,號子魚,先世熙煦避世亂,由中原南徙撫州赤南門,子魚敕封御史大夫,於唐朝後期從撫州赤南門遷寧都清泰鄉琳池定居,已傳40多代。長子孟威後裔第十三世海郎遷石上湖圳口。次子孟烈於唐末移居東山壩。《古下仕登伯彬隆侃房譜》載,德輔(生於北宋乾德二年甲子歲)從撫州赤南門遊教虔寧,遂成家焉,為古下始祖。其後四世孫興公析居縣衙後孝友坊(現名李家巷)。《東龍李氏翊俊翁墓》載,子魚公後裔由琳池徙石城半逕,傳至翊俊翁於北宋乾德五年從半逕遷田埠東龍開基。《新田李氏十二修族譜》載,十五郎於北宋天聖丙寅年從吉州砂羅缸谷村遷新田定居。寧都李氏人口為全縣之冠,1991年有5.9萬多人,遍佈各鄉、鎮、村。俗稱“無李不成村”。據福建、廣東李氏族譜載,後裔於宋代遷往汀州、寧化、永定、武平、始興、連平、平遠、大埔、興寧、蕉嶺、南雄等地。

曾:東魯、魯國、武城郡。《寧都城南曾氏十二修族譜》載,巫公為曾氏魯國、東魯郡遠始祖,世居山東,至十九世據公避王莽亂南遷豫章,復徙永豐睦陂。四十三世虹公於唐天寶間從樂安雲蓋鄉徙寧都鎬源即東韶,為魯國族基祖。四十三世蟾公於唐天寶間從永豐睦陂徙寧都衙前西街,四十九世泰公於北宋元豐八年任寧都縣令,遂居,為寧都曾氏東魯族基祖。《寧都城東武城曾氏仲廉祖二十修族譜》載,原公為南宋景定五年進士,於鹹淳初授寧都縣令人籍,為寧都曾氏武城族始祖。曾氏人口居全縣第二位,已達4.9萬多人。後裔於北宋遷往寧化石壁、汀州、揭陽、興寧、平遠、增城、泉州、廣州、韶州、福州、香港、臺灣等地。

黃:江夏郡。《江夏璜山十二修族譜》載,先輩南北朝由光州遷邵武和平鄉。峭山諱實,宋登祥符元年進士,任江夏太守,娶三妻生二十一子。第十八子誠公始居石城河麓。八十五世日光居河麓,子二:宣舉、定舉。日耀,分居虔化(寧都)城北,生子三:貢舉、良舉、善舉,貢舉居城北,良舉於南宋建炎年間遷居九塘,善舉徙居田坑。據璜山日輝公墓碑載:日輝於北宋宣和年問由河麓遷山灌,復徙璜山,生子三:時舉、唐舉、原舉。時舉居璜山;唐舉於南宋紹熙五年徙賴村印山(今名永山),後分居水西、東塘;原舉幼年出繼黃柏塘母舅曾氏。《田溪黃氏九修族譜》載,陸倡於唐元和年間從福建邵武遷黃石鄉田坑,這是寧都縣黃姓遷入最早的。還有一支是遷入較晚的,《高虔黃氏七修族譜》載,曉明於明正統年間由建寧高嶺徙小布高田定居。寧都黃姓為第三大姓,人口4.1萬多。後裔於明代遷往瑞金、于都、興國、廣東和臺灣等定居。

陳:潁川郡。《同口陳氏七修族譜》載,汝南陳氏唐開元陳旺良跡匡廬,遂定居義門(在九江德安縣車轎鄉)。三八祖名顯.官授兩淮制置,子習顏為臨川縣尹,繼調虔化縣令,北宋仁宗隨’’居雕峰(今名釣峰)。據雙溪陳氏始祖欽公墓碑載:五世欽由雕峰遷居東山壩雙溪,二十一世希進名勉登明永樂丙戌進士,官至都察院長官左都御史。三八祖第十七世智發元明間由雙溪遷同口定居,後裔谷英、谷榮兩房分別為腰田、同口房。《西關陳fj∈五修族譜》載,吾宗出義門,寧都西關之世祖五桂,字略,官至禮部尚書,生子五,二日樸美,三日樸夫,其後分遷寧都各鄉,人口3.4萬多。寧化《客家魂》載,“河婆風土誌”:南宋間,陳氏至寧都、石城入福建寧化,經上杭人廣東,遷揭陽。後遷往龍巖、汀州、梅州、平遠、興寧、大埔、香港、臺灣等地。

廖:清河、太原、武威郡。《寧都璜溪中壩清河廖氏族譜》載,遠世子璋西晉時以武*****封鎮國將軍,居洛陽,為中原著姓。後代遷浙江處州松陽,據黃泥排崇德公墓碑載:七十九世崇德唐貞觀庚子任虔化(即寧都)令,遂家於虔,五代後唐同光二年立籍肖田黃泥排,七傳至鑾公任武昌太守,肇基璜陂中壩。《璜溪下壩廖氏族譜》載,崇德嫡傳蘭階、蘭芝、蘭德三子,分任武威、清河、太原太守,由系分三郡。蘭德至四傳二子:昌盛、昌隆,唐德宗時兄弟封工部、戶部尚書。由此可見,廖氏古代可謂英才輩出,人文蔚起。《平溪清河廖氏族譜》載,崇一祖於北宋嘉桔時由肖田遷東山壩坪田建村。《王田營廖氏七修族譜》載,子金、子西於宋淳熙年間由肖田遷石上王田營定居。《早禾田廖氏五修族譜》載,興宗於明成化年間從安福遷居對坊下珠,全縣人口3.3萬多。梅州《客家姓氏淵源》、長汀《客家風情》、《寧化客家研究》中記載,四十一郎於宋代避亂遷汀州、寧化石壁,遂遷往莆田、安溪、五華、泉州、陸豐、增城、建寧、清流、嘉應州、沙縣、長樂、程鄉、順昌、興寧、大埔、龍川、南靖、香港、臺灣等地。

溫:太原郡。乾隆《寧都縣誌》:“縣令,溫俐,浙江永嘉人。”這是寧都溫姓始祖。據溫氏俐公墓碑、《寧都太原溫氏族譜》載,俐祖原籍永嘉(今溫州),唐開元癸丑虔化令,遂居萬斛裡萬田村(今劉坑鄉背村),相傳43代。生四子:長子如璋,後裔遷田埠獎溪;次子(二房)如圭於唐天寶甲午年徙雩都賴村虎井。三房如玉後裔十一世八郎徙大富村(竹笮鄉)。四房如金裔孫真祖於唐天覆間由縣城遷居田頭璜坊,人丁蕃衍盛旺。現有2.9萬多人。長汀《客家風情》及梅州《客家姓氏淵源》載,溫諱J、石城溫銅寶後裔於唐末遷寧化石壁及平和、興寧、大埔、莆田、五華、陸豐、泉州、建寧、梅州、長樂、南靖、香港、臺灣等地。

劉:彭城郡。據馬跡劉宗臣公墓碑及《寧都彭城劉氏族譜》載,宗臣祖,諱韶,唐貞元丙子歲誥封銀青光祿大夫。賜虔州判事,復詔入朝,敕號宗臣,加封金紫光祿大夫司農兼侍講大學士,後解組遊金精勝地,旋至安福鄉,見山水環秀,遂留居馬跡營立戶,奉賜王禮癸葬,號日鐵墓。寧都及鄰縣劉氏基本上為宗臣後裔,全縣有2.9萬多人。《石城客家姓氏》載,劉宗臣後裔諱潮名大三,官任汀州上杭縣令,子孫分居閩、粵、臺等地。劉姓是客家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族姓之一。

謝:東山郡。五胡亂華,申伯三十六世衡公由河南遷居浙江紹興會稽,始為會稽郡。其孫謝安,隱居東山(在紹興東),後官至宰相,後裔尊為東山郡祖。《珍溪東山謝氏十修族譜》載,十一居士於唐貞元間從撫州遷虔化安福鄉,小郎於唐元和間從撫州赤欄門遷蔡江雙溪,幼四郎遷青塘棗嶺下,韓稠(會稽派二十一世)於唐文宗時遷洛口羅坊,邦衡(生於元至正丙申)遷洛口謝坊,三十二世思顏(生於宋紹熙三年)為珍溪(王爾)即今黃陂楊依,譜載為始祖(先世從撫州遷興國),至今已傳二十四代。《琚溪東山謝氏八修族譜》載,韓福(會稽派二十一世)於唐文宗時遷安福裡,二十七世元龍登宋景定壬戍特科狀元及第,譜載為琚溪即今黃陂朱源始祖,二世三秀才居十九都謝源、九郎居黃陂層源,八世回郎遷本邑縣城西關。現有人口2.4萬多。據臺灣《百家姓考》載:《崇正同人系譜》中記載,宋末景炎年間,寧都謝新,隨文天祥勤王收復梅州,任令尉,其長子天右定居梅州福鄉,成為謝姓在南方的開基始祖。

賴:松陽郡。據桴源忠誠公墓碑及《松陽賴氏重修族譜》載,西晉“永嘉之亂”,賴*****行之子賴忠誠從浙江處州遷高山叢林的肖田桴源,是寧都有文字可查的最早南遷中原漢民。其玄孫光公由桴源官任浙江松陽,遇公為江東太守,賴姓始改松陽郡。碩公字仲方,官任太常少卿,於東晉末又避亂辭官歸隱桴源。南朝元嘉初因遭水患,仲方漂流至雪竹坪(今梅江鎮)定居。這是寧都縣城最早的開基姓氏,距今1500多年(《寧都直隸州志》有記載)。元嘉末,本鼎翁從雪竹坪移居竹笮新街。《雩邑大溪賴氏四修族譜》載,自耀於唐貞觀十三年從雪竹坪遷賴村羊子嶺營。寧都賴姓是客家氏系中具有代表性之一。人口今有2.3萬多。據長汀《客家風情》、梅州《客家姓氏淵源》載:唐末避亂,賴得由從寧都遷長汀,後分居上杭古田、清流、寧化、永定、連城及廣東大埔、梅州、興寧、連平。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深圳“大鵬所城”中的清代一品振武將軍賴恩爵府第(由道光皇帝親筆御書“將軍第”),此賴氏一門五將軍的先祖就是雪竹坪的賴仲方,其後裔於明代徙上杭,輾轉長樂、陸豐、紫金縣,清乾隆間定居深圳大亞灣畔大鵬(今屬龍崗區),子孫徙海內外。

郭:汾陽郡。據璜村廷瑞公墓碑及《汾陽璜村郭氏族譜》載,北宋初,河南開封郭氏徙永豐石馬層坑,紹定間廷瑞由層坑徙居寧都璜村(今屬黃石鄉)。全縣有2.2萬多人,大部分居住在黃石鄉。後裔於南宋遷往寧化、清流、潮州、蕉嶺、臺灣等地。

邱:河南郡。姜子牙*****封山東營丘,三子穆公裔以地得姓丘。後徙河南洛陽,成為望族。清雍正時,為尊孔,詔令加B改為邱。據靈村文仲公、溫氏太婆墓碑及《寧都靈溪邱氏大宗祠宗譜》載,二居士後裔崇公於唐乾封二年,由河南遷虔州,其孫文仲於唐開元間定居寧都靈溪(今洛口鄉靈村),生四子:齊、魯、晉、楚,子孫蕃衍,散居江南數省百餘縣及海外,衍傳子孫百餘萬人。成為客家著姓之一,贛閩粵臺各地族譜均有詳載。另一支據《象牙灣邱氏五修族譜》載,西竹公於明萬曆間由永豐古縣遷寧都黃石觀,再徙對坊象牙灣。這一支雖不是文仲裔系,但同屬二居士後裔。寧都邱姓是客家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族姓之一,今全縣有萬餘人。唐代之後播遷邵武、建寧、石壁、上杭、梅縣、興寧、蕉嶺、大埔、饒平、莆田、韶安、永定及湖南、四川、廣西、浙江、臺灣、湖北、安徽等省,遠徙海外。

張:清河郡。《寧都清河大洲塘張氏族譜》載,唐初由韶州遷吳縣。鼻祖公直原居姑蘇吳縣張家巷,登宋嘉定進士,丁丑任虔化縣令,《寧都直隸州志》“秩官志”有載。二世羅、安、智、慧,安遷寧化石壁,慧居雩都銀坑。四世興泰於元大德已亥年徙居黃石大洲塘,現寧都有2.1萬多人。

何:廬江郡。據青溪何氏始祖循轍公墓碑及《雩邑廬江清溪何氏族譜》載,系出廬州。循轍於唐末由廣東嘉應州興寧遷興國何家段,再復徙清溪,即今寧都青塘鎮,成為當地著姓,全縣有1.7萬人,青塘佔75.6%。

羅:豫章郡。《江西羅氏大成譜》載,羅族出豫章西山祖。黃巢作亂,儀貞致仕隱吉,因家吉豐,長子景新,唐昭宗時徙寧都州,歷數十年,又遷閩省汀州府寧化石壁立業。據前門始祖權公墓碑及《豫章富溪前門羅氏族譜》,權公手北宋熙寧間從永豐水東徙寧都富溪(今東山壩大布)定居,現寧都有1.4萬多人。寧化《客家魂》、長汀《客家風情》、梅州《客家姓氏淵源》等均記載,羅景新後裔於北宋之後散居石壁、寧化、長汀、興寧、大埔、揭陽、長樂、萬縣、梅縣、豐縣、蕉嶺、深圳。在深圳龍崗區羅瑞合村,有一座清嘉慶間建的客家大圍屋“鶴湖新居”(建築面積達14530平方米),曾聚居羅氏一千餘人。據“新居簡介”,羅小九公(生於南宋景定二年),從寧都遷寧化,遂徙廣東興寧,乾隆二十三年瑞鳳公從興寧移居龍崗馬祖頭立業,始建“鶴湖新居”,其子孫蕃衍,遍及海內外。據1997年“梅州羅氏族譜編委會”編纂啟事:唐末,鹽鐵史儀真公昭宗時為翰林學士,因避黃巢亂,遷虔化縣。數十年後,再遷福建寧化石壁,南宋末,蒙古入侵,由閩入粵,分居梅州各地。

胡:安定郡。《寧都安定胡氏族譜》載,陳郎於唐晚期避黃巢之亂,由中原徙永豐藤田,遂遷寧都小布,繼分居山堂、嚦霽、蔡江等地,時稱東派、西派。人口有1.4萬。據長汀《客家風情》載,萬九郎後裔於南宋遷寧化、汀州、上杭、興寧、龍川、五華等地。

宋:京兆郡。據賴溪才備公墓碑及《賴溪宋氏族譜》載,才備(文高)於明成化元年攜五子由廬陵樟溪徙居賴村,第四子忠公遂遷廣東。500多年來,賴村宋姓人口發展到萬餘人,是縣內冬丁蕃衍最旺的一個姓。另一支是湛田的宋姓,《寧都三品事梅衡公墓碑》載,唐天寶元年梅衡由河南開封徙湛田,今聚居1200多人。

肖:蘭陵郡。《蘭陵肖三一公九修族譜》載,晉咸和問,避逆賊亂,濟陰太守裔公孫百餘人徙豫章建昌。據肖坊繼龍公墓碑載,繼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生),由樂安山灣徙居肖田肖坊。今全縣有1.4萬多人,聚居賴村、田埠、肖田、會同等地。南宋之後遷汀州、寧化、興寧、南雄等縣。

楊:弘農郡。據芒東坑楊氏始祖七郎公墓碑及《寧都弘農楊氏首屆大成族譜》載,原居山東,先祖南唐時因錢塘亂遂家吉水中鵠,後轉徙樂安招攜楊家洲,七郎於北宋末遷寧都縣北部芒東坑,宗周於宋紹興十六年遷東韶,良禎於宋端平二年遷城東,鬱公次子重二避金人之亂,於宋紹熙元年遷城南,千八郎於元至元間遷居彩溪(即斫柴崗),千六郎於南宋末遷桃枝。今寧都楊氏有1.2萬多人。明末清初分徙寧化、平和、揭陽、大埔、仁化等地。

崔:博陵、清河郡。據陽都營底樸齋公墓碑及《博陵白鹿江崔氏族譜》載,崔氏原居河北,樸齋於唐會昌間經石城遷白鹿江營底(今寧都黃石陽都村)定居。南宋力辭右丞相的抗金名將、工部侍郎崔與之系營底人。寧都崔氏6500多人,黃石佔一半。

彭:淮陽、隴西郡。《淮陽彭氏十四修族譜》載,寧都彭氏始自邗公子贊公因五季之亂,從江蘇遷永豐沙溪再徙寧都廖源(今蔡江山梨逕),贊子瑁從廖源遷城北,其後遷雩都、贛縣、興寧。明前期,鬱峰遷同口開基建祠。在縣城亦有北祠、西祠之分。今全縣有近萬人。宋代遷寧化、興寧等地。

鄧:南陽、宣城郡。《寧都城南南陽鄧氏族譜》載,原化從河南新野徙撫州赤欄,裔孫迪哲遷樂安招攜,肆與於宋乾德元年從招攜遷虔化畢家塘,其後裔分徙縣城西門、南門和瑞金、寧化、清流等地。另外,上三鄉鄧氏是南宋——明代從樂安嚴塘徙入(大部分屬新鄧,即南唐後主李煜第八弟鄧王之後)。T--鄉鄧氏I餘畢家塘之外,大多是明代從石城、瑞金、寧化等縣徙居的(老鄧)。今全縣有1.2萬多人。

孫:富春郡。據馬架坑東平侯孫諱J墓碑及《寧都城南富春孫氏伯房十二修族譜》載,始祖俐(音chum蟬),原籍河南陳留,唐中和四年因黃巢之亂,領兵進駐虔化縣,*****封百將東平侯,遂定居。裔孫以公侯伯子男編立五房,名賢輩出,著名者有被譽為“孫氏五賢”的孫長孺、孫立節、孫勰、孫勵、孫登龍。伯房支孫移居長汀河田,輾轉徙往廣東紫金、增城、翠亨。民國31年中山大學羅香林教授撰《國父家世源流考》,對孫氏遷粵歷史作了翔實考證。1986年1 1月省政府撥專款在寧都馬架坑原址修復“孫中山祖先東平侯孫諦J墓”。全縣現有3000多人。寧都孫姓是客家民系中具代表性的族姓之一。據長汀《客家風情》、臺灣《百家姓考》、寧化《客家魂》、廣東《香山縣左步頭孫氏源流考》記載,宋、明代孫諱J後裔遷居長汀、永安、紫金、增城、興寧、中山、蕉嶺、五華、花縣及贛南和海外等地。

盧:范陽郡。據麻田盧氏始祖宗泰公墓碑及《寧都麻田盧氏族譜》載,唐開元癸丑宗泰偕三子公明、公達、公顯因安祿山造反由幽州(河北范陽)經湖南桃源抵虔化縣洛口清音裡韶坊,公明居南嶺、公達居麻田、公顯居下沽(後裔遷南康唐江)。四世允立,諱卓,生子九,長光睦任御史中丞,次光稠任百勝軍防禦使兼五嶺開通使升太尉封開國侯,梁太祖封汝舟王。後裔於五代之後遷贛州、南康、上猶、南豐、永豐、上杭、永定、寧化、嘉應州、莆田、興寧、潮州、始興、南靖、龍川、漳州、從化等地。據長汀《客家風情》、梅州《客家姓氏淵源》載,盧宗泰後裔處信自虔化遷居寧化石壁(宋嘉定十二年舉人),其曾孫千四郎又自石壁遷梅縣田背村開基。寧都盧姓有6000多人。

黎:京兆郡。《江西通志稿》載,唐寶曆二年,黎度以孝廉任虔化令,遂留居清泰鄉東韶村。寧化《客家風情》、《梅州黎氏族譜》載,黎僑子日獻,梁大將軍,加封太尉。獻生達,唐鎮國將軍。度,即僑十二世孫,舉孝廉,授江西虔化縣令,以官為家,在東韶立籍。後裔於唐末宋初避亂遷寧化石壁,繼而徙居各地有:汀州、上杭、梅州(程鄉)、五華、平遠、西陽、蕉嶺、豐順、揭陽、大埔、陸豐、海豐、惠陽、興寧、梅縣及江西長寧、尋烏、安遠、會昌等地。全縣今有近4000人。

鄭:滎陽郡。據蔚背嶺狀元及第鄭獬墓碑及《寧都鄭氏三修族譜》載,西晉因“懷帝變”鄭鷹從山東萊州遷豫章西山,其後遷宜黃候坑、石城南橋嶺。玉付於唐大中九年由南橋嶺遷寧都西關,為寧都始祖。五世義郎於五代後漢商居湖北安陸。七世諱獬,字毅夫,宋皇{;佔五年高中狀元及第。八世三郎(宣義)宋元祜問領全家返徙寧都,並扶三代靈梓歸葬寧都蔚背嶺“美人獻花”形,據此,獬應定為寧都籍,亦為贛南第一個狀元。北宋天聖間清之徙竹笮鄭屋定居。明景泰後期德仁移居會同桃枝。寧都現有3000多人。

丁:濟陽郡。據皂角丁氏一世祖濟公墓碑及《濟陽寧都丁氏九修大乘宗譜》載,寧都一世巨濟公,名雕,以武略遷任昭信將軍,守虔州,唐咸亨年因剿虔化縣密石寨土寇,遂卜居清泰鄉光化裡皂角樹下,即今寧都員布。宣義於宋景炎二年徙居琳池田營。三世元弼於唐開元徙寧都州西門,北宋後遷梅州、潮州、建寧、湖廣安鄉、宜黃、貴陽、雲南、贛州等地。(T~/L修族譜》載,孟春於順治從瑞金黃安遷長勝丁屋。另一支也先於元至元從山東昌邑遷劉坑三百排。全縣今有3700多人。

古:新安郡。《新安興邑古氏七修族譜》載,鼻祖二十五廡君本河東人,唐中任洪州通判,子七府君(生於唐元和二年)任虔化令,遂居。全規(生於唐光化二年)移居固厚。宋代後遷江夏、惠州、程鄉、長寧、大埔、增城、潮州、梅縣、香港等地。

王:太原郡。《太原龍門王氏十修譜》載,天文、天保兄弟倆於後唐年間從吉水東羅仕明裡徙釣峰上下排定居,德光於南宋慶元年間從東羅遷小布富江坪。《寧都平陽六修族譜》載,在位於明嘉靖從樂安太湖坪徙居對坊上幹。《影樹王氏六修族譜》載,應麟、應明於嘉靖從寧化遷劉坑王石坑。《太原王氏至榮公家譜》載,大綿從寧化鳳凰山徙居固村王坊,已傳十八代。《城西王氏十一修族譜》載,文廣從明萬曆從福建遷對坊松樹下。寧都全縣有王姓近萬人。寧化《客家魂》中的“寧化淮土王氏族譜”載,玄郎後裔於南宋遷往寧化及漳州、廣東等地。

管:平昌郡。據帶源管氏大連公墓碑及《平昌管氏首基公十三修族譜》載,始祖石碼公(生於唐武德戊寅歲),第十二世大連從浙江龍泉縣徙肖田帶源開族,一度成為望族,後逐漸外遷。全縣有2000多人。據寧化《客家魂》載,北宋之後遷寧化水茜張坊村及閩粵等地。

戴:譙國郡。據坪湖嶺戴天賦墓碑及《譙國寧都戴氏十二修宗譜》載,天賦於唐末從金陵赴任虔化令,遂定居肖田坪湖嶺。其後裔徙居戴坊(今名對坊)。南宋遷外省石壁、漳浦、南安、蕉嶺、大埔、始興等地。

朱:沛國郡。《沛國紫陽朱氏六修族譜》載,原籍河南,一郎於唐乾元二年從撫州赤欄門徙龍口壩(今洛口),六一郎(生於唐元和已丑年)移居會同兔子寮。盛吾從福建黃柏源徙黃陂觀音排,已傳十四代。宋代遷往建寧、寧化、浦城、永安、長汀等地。

蒙:安定郡。據蒙坊唐始祖富一公墓碑及《蒙氏三修族譜》載,富一於唐貞觀五年從山東東蒙山遷虔化縣,世仁遂由虔化女冠(今在老嵊場村),繼遷賴村陂田,三徙蒙坊。至今已1300多年,現僅百餘人,是縣內發展最緩慢的一個姓氏。後裔遷往廣信、玉山、于都盤古山、泰和、永豐、瑞金等地。

譚:齊郡。《雩都澄溪譚氏族譜》載,寅郎於唐元和年間從撫州徙石上斫柴崗,文公於北宋仁宗徙雩都澄江,志英再徙賴村大嶺背廖排,已傳二十代。東韶高嶺譚氏從樂安招溪遷居,已二十一代。

寧:齊郡。《寧氏六修族譜》載,原居山東,顯凝於唐開元從建寧縣寧家源徙小布梨樹排。福郎於明嘉靖從上杭遷固村臘樹窩。世儔於明嘉靖從建寧徙固村老屋坑。念三於明永樂從建寧遷固厚梨園下。全縣有近4000人。

鍾:潁川郡。據湖興鍾氏天慶公墓碑及《湖興鍾氏八修族譜》載,鍾氏原籍河南,後因王莽作亂,散逸四方。天慶於南宋紹興間因避痢疾從石城小松徙田埠湖溪(今湖坑)。《鍾氏貴和堂四修族譜》載,永玉於明隆慶遷劉坑雪竹。縣內今有2800多人。

魏:鉅鹿郡。《寧都魏氏思榮初修房譜》載,魏氏因避亂自山東南遷,祥卿於宋末從廣昌株溪徙居寧都縣城,已傳二十五代。“寧都三魏”即叔子、伯子、季子為祥卿第十三世。必懷於清雍正從縣城遷黃陂中雷坑。

包:上黨郡。據吊嶺包濟渠墓碑及《南豐包氏七修族譜》載,廬州合肥籍包氏於宋祥符間徙居南城,濟渠於南宋紹定間從南豐河田遷肖田吊嶺。

曹:譙國郡。《寧都東關曹氏七修族譜》載,肇寬於元中季自樂安荊山初居寧都北門橋背,長子九郎徙對坊土地壟(曹屋),次子十郎徙長勝鴨婆塘。

康:京兆郡。《京兆寧都康氏八修宗譜》載,貴瑞於南宋鹹淳間從樂安山碭徙黃陂草陂。

毛:西河郡。《毛氏三修族譜》載,伯生(生於宋鹹平)從永豐建布徙小布坪上。繼文於明代從寧化中沙遷長勝山塘尾。已二十二代。《寧化客家研究》載,毛槐於明正統七年由寧都東山壩遷寧化禾口。

葉:南陽郡。據文坊葉華泰墓碑及《寧都南陽葉氏九修族 譜》載,南宋高宗時虔州刺史葉華泰(程公)慕金精勝景山翠水 秀,嘆日此沃壤,遂攜子居焉。文福於元至元間從廣東遷會同復 徙劉坑文坊定居。宗裕於清乾隆從永豐遷居長勝柳水塘。《安遠官溪葉氏重修族譜》載,焯富於清順治從安遠小陂遷對坊羅石 下。明代之後遂遷清流等地。

艾:天水郡。《艾氏五修譜》載,國太於北宋從撫州東鄉徙青塘艾屋壩定居,已傳三十三代。湛田釣魚灣艾氏從撫州德里寨遷入,已十三代。《雩陽古溪艾氏六修譜》載,立奇從雩都古溪遷賴村郵村坪,已十四代。

趙:天水郡。《城南趙氏八、九修族譜》載,伯珍於南宋末從寧波遷寧都縣城,志堅於明建文四年移居田埠金坑。

揭:豫章郡。《豫章揭氏十修族譜》載,子元於南宋景定年間從廣東潮州徙寧都縣城。萬儀於明嘉靖從福建寧化遷固村下小 坑。明代從建寧徙會同桐樹坪,已傳二十代。

池:西平郡。《寧化治平池氏族譜》載,裕郎自河南經浙江遷居虔化西門鵝鴨塘,宋開禧元年繼遷寧化,《梅州池氏宗譜》載,揭陽、大埔、饒平、梅州等地池氏皆來自寧化石壁。

魯:扶風郡。據武溪魯和齋墓碑及《寧都武裡魯氏九修族譜》載,遺志公原籍浙江金華,明初任虔化縣正堂,遂落戶縣城。和齋(明弘治元年十月生)分居田埠武裡。

袁:汝南郡。《寧都汝南袁氏七修族譜》載,新田於北宋建隆二年從樂安遷長勝上布。紹彌於南宋紹定從樂安八都遷固村程 地。伯榮於明初從永豐鹿崗遷田頭樟布。

雷:馮翊郡。《興國明春公雷氏四修族譜》載,帝錫於元至 元間從福建寧化縣遷對坊上焦。《寧化雷氏家譜》載,世珍於明嘉靖從寧化桃源池遷仁義鄉上團香村(今田埠龍下)。《馮翊雷氏重修族譜》載,祥公於清康熙從寧化水西廟前遷固村楊梅樹下。雷姓於1987年經縣政府批准恢復為畲族,今有1325人,主要分佈在田埠、固村、對坊、黃陂等鄉。

藍:汝南、東莞郡。《藍氏五屆聯修通譜》載,志瑚於明萬曆由寧化石壁經長汀、瑞金智鄉徙寧都釣洲曲尺坪(竹笮新街藍屋)。新懷於清乾隆間從上杭永地遷長勝大嶺背。藍姓於1987年經縣政府批准為畲族,今有721人,分佈在竹笮、大沽、長勝等鄉。

左:濟陽郡。《寧都丘田左氏重修族譜》載,復華於北宋乾興間從瑞金崗面徙對坊楊屋排。

符:琅琊、京兆郡。《舉林、橫田、池富符氏合修族譜》載,原籍河南,北宋初彥卿遷廣昌,良仲於南宋初從廣昌橫田遷石上池富(今名池布)已居住800多年,傳26代。

姜:天水郡。《天水姜氏十一修族譜》載,漢代姜維世居天水,後徙撫州赤欄門。少二郎自北宋景韋佔間從永豐君溪隨父千九郎遷洛口姜坊立基。伯倫於北宋嘉{右五年遷黃陂坪溪開基。

杜:京兆、南陽郡。《杜氏重修族譜》載,平俊於明正德從石城小松遷田埠裡背坑。杜氏英置公墓碑載,清順治間英置從福建徙蔡江桐木坑。

馮:始平郡。《始平馮氏三修族譜》載,宗萬於明正德遷固村杉毛。《寧興雩永馮氏初族譜》載,龍福(生於康熙已巳年)從興國高坑遷大沽內橫龍,已十二代。天極從邵武遷大沽丘坊,已傳十九代。《馮氏七修族譜》載,庭郎從福建坑子寶遷黃陂大田,已二十四代。

遊:廣平郡。《遊氏六修族譜》載,茂彩從建寧遷固厚江子上,已十一代。《梅水遊氏九修族譜》載,正松於明崇禎間從廣昌頭陂遷田頭中心段。會同陂頭遊氏從福建遷居,已九代。《福建遊氏十修族譜》載,本信於清雍正間從廈門遷黃陂高家地。

許:高陽郡。《石城潭溪許氏八修族譜》載,智謀於清康熙從石城桐江遷田埠老虎膽,賢作從桐江遷湛田桐子坑,代。世樟從石城峰山遷長勝大排底,已十七代。《高陽許氏重修族譜》載,滕坊從上坑遷大沽北坑。

周:榮州、汝南郡。《興邑榮州周氏重修族譜》載,周氏原居河南,唐代南遷。和厚於清康熙從興國遷固厚小洋文。北宋從吉水遷會同下村,已三十三代。《庫溪周氏十修族譜》載,天祿於明萬曆從樂安庫溪遷大沽曲坑。傳義從雩都銀坑遷東韶下石油,已九代。黃陂深坑周姓於光緒間從興國遷入。

諶:豫章郡。《寧都城東諶氏初修族譜》載,聚珍於清康熙從寧化遷田埠官齊坑。《諶氏七修族譜》載,大盛於順治間從長汀遷黃陂段心。

熊:江陵郡。《江陵熊氏七修族譜》載,純吾於明成化從石城塘上徙小布徐會。《寧化安遠祠熊氏重修族譜》載,潤野於明崇禎從寧化安遠遷固村坳背。《綏安均口熊氏九修族譜》載,尚轅於清康熙間從建寧均口遷黃陂橫壟背。《江陵熊氏上百昌五修族譜》載,居所於明正德間從石城上百昌遷釣峰羅坑。

潘:滎陽郡。《石城羊谷潘氏五修族譜》載,潘氏世居河南滎陽,四五公於南宋紹定從永豐遷長勝。學資於清康熙從石城木馬斜遷固村首段。斯恆於清康熙間從福建河田遷固村老禾。

林:西河郡。《雩瑞林氏六修族譜》載,繼州於明萬曆間從廣東平遠大柘遷賴村石前。顯清於清初從建寧其村遷小布山下。《寧都西河林氏九修族譜》載,先餘於明嘉靖從福建莆田遷高坑閃莊。文聚於明天啟間從廣東遷青塘山尾。元代從廣東平遠遷對

塗:豫章郡。《宜黃南山塗氏重修譜》載,銀相於明天啟從宜黃徙肖田觀門前。《南昌塗氏五修族譜》載,善信於萬曆從福建塗坑遷黃陂龜莊。 。

徐:東海郡。《東海徐氏九修族譜》載,徐氏為山東東海望族,為避秦始皇因徐福行為遭迫害報復,徐福弟徐該潛居洪州。仁清從廣昌大堵遷洛口古山,已傳十三代。真世於明成化從廣昌大堵遷釣峰竹口。必良於明正德年間從福建龍灣遷固厚鳳凰。《陽都徐氏四修族譜》載,盛魁於明天啟從建寧遷蜀田。據長汀《客家風情·客家姓氏淵源》:宋末元初,一郎避亂由寧都遷寧化、上杭;二郎遷連城、永定,後裔遷惠州、揭陽;三五郎遷梅州,念五郎遷五華,萬七郎遷博羅,徐雲遷蕉嶺。徐氏遍及廣東梅江、東江一帶。

夏:會稽郡。《長家山夏氏族譜》載,祥化從福建板山遷大沽赤谷嵊,已十三代。《寧都夏氏四修族譜》載,警祥於明永樂從建寧勝交山遷固村檀香山。《興國夏氏重修族譜》載,繼山從興國裡西塘遷大沽罕虎腦,已八代。善卿因明末兵變從建寧上查遷大沽曾家地。

應:汝南郡。《陰都坑應氏族譜》載,世良從永豐上固遷大沽橫坑,已十二代。《汝南應氏八修族譜》載,尚群於明嘉靖從福建恩家柯遷小布布頭。

段:京兆郡。《寧都段氏三修族譜》載,山西京兆段氏克明於宋代徙吉水,遂遷閩龍巖,含信於清康熙間至寧都貿易而定居。《段氏田新九修族譜》載,顯訖於明萬曆從南豐石咀田新遷蔡江中池。

餘:新安、下邳郡。《廣邑尖峰餘氏六修族譜》載,大禮於清乾隆年間從廣昌尖峰遷大沽霞布。重如從寧化遷固村小礫,已二十代。伍錫從寧化遷田埠花樹下,已十四代。

馬:扶風郡。《馬氏重修族譜》載,盛崇於明崇禎間從寧化 遷固村老禾村背坑。興元於明末清初從建寧遷大沽遊屋,已十六 代。《黎豐馬氏七修族譜》載,世順於清康熙間從寧化遷釣峰獅形排。

甘:長安、渤海郡。《渤海甘家隘甘氏六修川譜》載,永堅於明隆慶間從南豐甘家隘遷黃陂中逕。德值從永豐竹山下遷大沽沙木帳,已十二代。小沽上村甘姓從福建遷居,已十二代。《丹陽南豐甘氏族譜》載,文勝於明萬曆從南豐甘家隘遷劉坑雪竹。

饒:平陽郡。《歷山饒氏六修族譜》載,遜先於明永樂問從建寧歷山遷黃陂菜子壟。大養於清康熙庚子年從歷山遷長勝油屋。玉祖從建昌遷固厚九礫。

鄒:范陽郡。《范陽鄒氏九修族譜》載,世忠於清康熙間從豐城遷黃陂塘源。《寧都鄒氏五修族譜》載,集茂於明洪武從樂安鵬湖遷固村丘田。

辛:隴西郡。《辛氏重修族譜》載,石峰於明萬曆從廣昌新安遷安福謝陂。

龔:武陵郡。《龔氏羅溪六修族譜》載,對山於明嘉靖從建寧遷蔡江坦子坑。《龔氏十一修族譜》載,壽義於清康熙從樂安下坨遷對坊河背。

吳:延陵郡。《延陵吳氏九修族譜》載,正權於明嘉靖從興國南坑遷蔡江伏元。《阮令小布吳氏二修房譜》載,新川於清康熙間從興國江口坑尾遷小布螺螄排。《廣東東圓吳氏重修族譜》載,家太於乾隆間從石城煙坊遷大沽人形排。《寧都吳氏七修族譜》載,華彬於明崇禎從樂安遷固村贊口。輪三從寧化遷固村禾倉背,已十一代。綸經從南豐冷鬥窩遷固村牆背,已十三代。國桂於康熙間從宜黃杭英遷固厚安角排。全縣今有5600多人。

範:高平郡。《高平範氏重修族譜》載,少直於明萬曆從福建上杭遷劉坑上枝坊,子茂從寧化遷固村土倫排,已十九代。蘭英從永豐石榴坑遷黃陂礫子下。

伍:安定郡。《安定伍氏重修族譜》載,文重於明成化從寧化遷劉坑賴坑。《安定福建伍氏三修族譜》載,子勝於明天啟從寧化伍家坊遷長勝龍窩底。田埠牛牯崬伍氏從石城高車遷入,已十一代。

伊:陳留郡。《綠水伊氏九修族譜》載,明天啟間家財從福建遷劉坑賴源,遠有從石城橫江遷固村田背,已十代。遠進從寧化遷固村園坑,已十七代。

唐:晉陽郡。《建寧唐氏族譜》載,如勝於明崇禎從建寧通溪遷田埠羅家斜。《魯國唐氏重修族譜》載,有卿於明崇禎從廣昌塘坊遷黃陂梘田。

過:高平郡。《高平過氏八修族譜》載,良吉於明弘治間從新城遷固厚東坑。興邦於清順治從南豐漢口遷田埠龍吉坑,後裔分居長勝果子園。

高:渤海郡。《渤海寧都東關高氏四修族譜》載,爾財於明天啟從建寧遷固厚裡屋,蔚牙於雍正間遷固厚老洋坑。

鄢:范陽、太原郡。《梅江鄢氏六修族譜》載,朝達從樂安雲蓋鄉上舍遷寧都仁義鄉馬頭(今屬田埠鄉)已傳二十一代,英傑從上舍遷寧都清泰鄉四都上坪(今屬東韶鄉芒冬坑村)。長勝通天鄢大三先輩由閩會同東坑遷入,於明崇禎間遂轉徙通天定居。

闕:下邳郡。《闕氏三孟公族譜》載,繼池於明洪武從峽原五金嶺遷固厚鐵樹坳。

董:隴西、濟陰郡。《董氏重修族譜》載,彬初於明天啟從福建郡武遷固厚段上。據《寧都直隸州志》載,明成化五年探花及第董越,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其子董天錫,明弘治九年進士,累官南京太理寺卿。董氏乃田頭王坊人,後居縣城董屋巷,迄今後裔徙居何地待考。《永寧董氏重修族譜》載,太緯於雍正間從枯桐壩遷青塘北風洞。明正統年間董姓從樂安雲蓋流坊遷洛口金竹上庵。

柯:濟陽郡。《寧都下西關柯氏七修族譜》載,紹峰於明嘉靖從建寧三都隘遷長勝塘尾。《濟陽柯氏七修族譜》載,思潭從三都隘筆架地遷固厚東排,已十三代。《何氏元壽公墓碑》載,元壽於清乾隆間從福建遷興繼遷會同松山背。

侯:上谷郡。《宜黃侯氏九修宗譜》載,就習於清康熙間從宜黃侯坊遷固厚下湖田。

梅:汝南郡。《建寧梅氏重修家譜》載,上壽從建寧白沙塘遷固厚大坑(生於明萬曆戊午)。

詹:河間郡。《詹氏三修族譜》載,文富於清康熙間從瑞金九堡遷固厚珊瑚嶺。有仁從廣昌茶林窠遷洛口老虎段,已八代。

湛:豫章郡。《寧化湛氏重修族譜》載,華庭於清雍正間從寧化桂花遷田頭樟坑。

歐陽:渤海郡。《歐陽氏十四修族譜》載,叔行從崇仁歐陽坊遷長勝楓樹嶺,已二十代。《渤海寧都半逕歐陽三修族譜》載,南喬(生於明正德壬申年)從寧化清流遷長勝半逕定居。

江:濟陽郡。《寧都江氏七修族譜》載,而美於明正統從寧化遷長勝水南。廣昌羅家地江姓於清代遷湛田東家排。國憲從興國江口遷青塘大壩,已十一代。

上官:天水郡。《寧都上官氏四修族譜》載,文崇於明萬曆十二年從寧化泉上裡遷平陽鄉五十四都上門(即固村上曼),庭近於明天啟二年從瑞金瑞林寨遷長勝新安。天彩於清順治間從汀州遷固厚庵背壟。

童:雁門郡。《雁門童氏五修族譜》載,童姓早期居中原,因金兵犯境,南宋初避禍逃閩、粵,敬如(生於明天啟丙寅年) 從興寧圍志壩遷長勝竹馬寮。

萬:扶風郡。《寧都懷德漣溪萬氏七修族譜》載,文紹於明成化從福建遷固村白泉排。《撫樂萬坊十修大成譜》載,大倫從樂安萬坊遷東韶坑頭及釣峰、小布,已二十一代。跡三從樂安下坊遷員布謝坊,已十二代。德祥從永豐遷小布田羅礫,已二十二代。

巫:平陽郡。《巫氏十一修族譜》載,志班於明崇禎間從寧化昆崗遷固村上楊梅坪。千四郎從廣東大埔遷固村九田,已十一代。子祥從寧化坤江遷長勝躍子排,已十代。宜潛於清康熙間從廣東程坊遷固村上黃。

俞:河間郡。《俞氏五修族譜》載,萬英從上杭桃源坑遷固村新屋裡,已十七代。

蘇:武*****郡。《竹山下武*****蘇氏三修族譜》載,新豪從福建焦坑遷黃陂樟坊,已十六代。《陽都蘇氏九修族譜》載,始祖百二郎系蘇東坡後裔,宋末由永豐蘇家巷遷寧都東關,已十七代。二世依德居長汀任知縣。

連:上黨郡。《連公捷翁墓碑》載,公捷從寧化案湖遷田埠寨下,已二十代。子昌從福建山潭坪下遷固村坳子上,已十一代。

呂:河東郡。《呂氏重修族譜》載,聯魁於清康熙間從興國燕子窩遷洛口三礫其。

沈:吳興郡。《吳興沈氏五修族譜》載,先世居上杭沈家坊,《連城吳興沈氏族譜》載,宋末湖州吳興沈氏隱居清流豐山,復遷連城,明崇禎年問,仲仁、道仁因避亂遷居寧都。十三郎於宋嘉定十年由興國三寮遷寧都會同裡迎坑。

傅:清河郡。《寧都衙背傅氏初修族譜》載,少一郎官居中書舍人,後避寇居寧化招賢裡。應培於明萬曆從福建白沙嶺遷對坊鳳排。瑞州從寧化遷劉坑湖底,已傳十代。

章:河間郡。《章氏重修族譜》載,先祖發源河間,後遷閩南安,再遷浦城,轉徙撫州柵欄門。三十一世福星(歿於明萬曆間),從樂安與兄福明徙湛田平步嶺。

孔:東魯郡。《寧都孔氏十一修族譜》載,宋高宗初傳從開封遷臨川,復徙建寧。貞通於明弘治從建寧西源遷寧都縣城,遂復徙會同朱莊塘背嶺。

蔡:濟陽郡。《寧瑞濟陽蔡氏十二修族譜》載,五代時九承事浚濟由長安調任虔州教授,後遷居石城,遷葬虔化松上裡。後裔恭公次子襄公遷閩仙遊,宋天順八年登進士第,官至端明殿大學士。襄公之子旬公遷居虔化北郭蔡。

項:遼西郡。《雩邑項氏十一修譜》載,項孔明於南宋從湖南遷吉水帶源,再徙龍泉縣,繼遷寧都縣田頭南龍,又從田頭遷雩都西坑。項一忠(生於明嘉靖戊戌年)從雩都汾坑(西坑)轉徙寧都葛藤坳,項自採於清初定居對坊丘田。

嚴:天水郡。《天水嚴氏十三修族譜》載,天明於唐景雲年間從浙江桐廬縣徙洛口厚田。《對坊嚴氏五修族譜》載,嚴安與弟嚴卯於明萬曆間從廣東長寧中和(今尋烏晨光鄉)遷寧都平陽鄉劉屋增高山(今屬對坊鄉)定居丘田。龍邦於清初從石城河斜遷居對坊上坪山。

尹:天水郡。《尹氏贛東南聯修譜》載,尹明於元至正遷居固村下河。

柳:河東郡。《河東郡柳氏族譜》載,柳益信於明朝萬曆間因動亂遷居固村湖坊。

白:南陽郡。《南陽郡白氏族譜》載,自從(生於民國二十六年)從石城桐坪下礫隨母遷入田埠金錢壩。

封:渤海郡。《渤海封氏八修族譜》載,封原佑於清康熙三十七年因做手藝遷長勝街上。

武:太原郡。《太原武氏六修族譜》載,武大盛於元至正十七年因做手藝從樂安遷長勝街上定居。

聶:河東郡。《河東聶氏宗譜》載,友偉於民國十八年隨母遷賴村新民。

姚:吳興郡。《吳興姚氏源充世系》:姚應逵於清康熙甲午年因經商從廣東梅州遷入對坊王坑。

樂:南陽郡。《南陽樂氏族譜》載,樂國慶於清雍正元年因經商遷居賴村鄉郵村。

程:安定郡。《安定程氏續修族譜》載,庭剛於清乾隆間隨母改嫁從寧化遷入黃陂高圳。

翁:鹽官郡。《翁氏八、九聯修族譜》載,翁顯俊於清道光二十九年遷居黃陂鄉大湖。

凌:河間郡。《河間淩氏家譜》載,啟祥於清康熙庚申年遷居黃陂鵝公。

沙:汝南郡。《寧都沙氏四修族譜》載,伯祥於元泰定三年從錢塘江因官職遷調定居劉坑七里。

易:太原郡。易德榮於1928年因戰亂遷居黃陂鄉龜莊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