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暴跌的地產和銀行,是機會還是風險?

本文由華安證券投資顧問羅賢龍主筆

更多精彩內容,可微信搜索Huaanzhq。

暴跌的地產和銀行,是機會還是風險?

上圖是上證金融指數的走勢,其成分股代表了大部分的銀行股、保險股和部分券商股,可以說是較為準確的反應了整體金融股的走勢。

從圖中可以看出,本輪上漲的是從2017年5月份開始的,主要推手是銀行和保險,也就是在2017年四月份金融監管引發銀行股大跌後的反彈。而一波較快的上漲出現在今年的1月份,之後便走出了連續四個月的回調了。截至目前,下跌幅度已經超過了20%。而今天盤中再次出現了一波回調,臨近收盤,銀行股強勢拉起,再避免了整體市場的大幅回調。

除了金融股的大幅回撤以外,今年下跌幅度較大的要數地產股了。也是在1月份出現了一波瘋狂上升,尤其是泰禾集團,一個月內漲幅達150%,而截至目前已經跌去了大部分上漲空間。除此以外,龍頭萬科A,因為寶能系的減持,股價已經進入了25元的空間。

有時候,如此的下跌,也再度驗證了我們經常說的:山頂的風險,坑裡到機會。

早在2017年因為金融監管引發銀行股大跌,跌出深坑的時候,銀行再次出現了大片破淨,甚至部分個股已經跌倒歷史最低PB,但就是吸引不了市場的關注。而到了5月份,以四大行和招行為首的銀行股,走出了犀利的上攻行情。其實邏輯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宏觀經濟向好,銀行壞賬將會大幅減少,整體業績應該是向好的。所以出現了持續的震盪攀升走勢,直到今年1月份的最後一次瘋狂。

而下跌,一方面是因為中美貿易戰引發經濟前景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是經濟整體去槓桿化,尤其是影子銀行的監管,以及地產調控,引發信貸市場趨嚴。還有就是,美聯儲不斷加息後,對於國內利率的傳導效益和對匯率市場的影響。

暴跌的地產和銀行,是機會還是風險?

這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上面的是周K線圖。

上面的6.963是2016年12月30日出現的,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在2016年年底到2017年初,人民幣曾經出現了一波非常快的貶值趨勢,一度引發了場外資金大幅做空人民幣,只是任何膽敢做空中國的勢力,都不會有太好的結局。於是乎,人民幣自2017年後不斷升值,直到2018年的3月份,升值只6.2409的新高後,近期又開始出現了攀升,也就是貶值趨勢。目前匯兌價格是6.4199,還是出現了一定的上漲。這也是今天金融股和地產股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

道理很簡單,人民幣貶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將會同步貶值,同時也會出現部分外資的撤離,這一幕已經不是第一次上演了。

至於未來人民幣是否還會攀升,進一步貶值呢,趨勢也是有可能的。至少這種貶值有利於推動出口,尤其在中美貿易博弈的時候,還是有利的。但是整體貶值的速度和幅度應該是不會太大的。因為畢竟目前中國的消費對於資源的需求量是極大的,太大幅度的貶值,進口的成本自然會提升,另一方面,也會引發部分外資的撤離。所以,適度的貶值倒是有可能,或是一籃子貨幣的波動是可能的,持續的貶值可能性不大。

所以,因為匯率走高而大幅看空銀行為首的金融和地產,也有一點冒險,尤其是在目前極低估值的情況下。

暴跌的地產和銀行,是機會還是風險?

目前上市銀行26家,15家已經跌破淨資產。甚至部分銀行的市淨率已經低於0.8,比如說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個人認為,雖然金融去槓桿,對銀行有一定的利空,但中期還是有利於提升銀行的整體資產質量,壞賬的減少,仍會提升韓各樣未來的收益預期。鑑於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依然是A股中較好的,所以深坑的形成的中期低配的機會正在形成。

而對於地產股,可能很多人依然不看好行業的整體趨勢。為什麼呢?地產調控嚴了,買房人自然是少了。但實際上,買房人真的減少了嗎?我們看到的是很多是想買買不到現象,比如近期成都出現了萬人搶房的現象。

地產行業的暴利時代可能是過去了,但這不代表地產公司盈利時代就此終結了。尤其是龍頭地產公司所具備的規模、資金和土地儲備的優勢。剛性需求以及生活改善後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提升,必然會提升對於更具品牌價值和優質房產的需求。這將持續推升具有全國性規模優勢的品牌房產公司的盈利能力。

逆勢投資,或許被很多人理解為對於大盤的逆勢投資,而實際上,能否在一些行業或是公司不被看好時,以較低價格買入,也是一種逆勢投資,而且經常能夠產生超額回報。只是選擇上還需要謹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