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最近,獨角獸寧德時代新能源CATL又是更新招股說明書, 又是上了《大國重器》。製造立國大背景下,“大國重器+獨角獸”寧德時代上市進入衝刺期,近期CATL 擊敗LG、三星、松下成為了大眾MEB 平臺的供應商。這也是動力鋰電池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幾年鋰離子電池行業也迎來了迅猛的發展,很多鋰電池生產廠家乘風而起,迅速發展壯大。但行業的快速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只有快速迎合市場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的公司才能不斷贏得市場份額,而質量、成本、交期跟不上節奏的企業卻舉步維艱。 總體來說,動力電池對產品的“質量安全、產品的一致性、後續的維護成本”有更高的要求,其產品質量需要更好的保證。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消費電子的配套電池以手機、平板、電腦為主,其發展趨勢是鋁殼電池快速萎縮、聚合物電池高速發展,產品向“明星機、旗艦機”的方向發展,客戶集中度也越來越高,手機市場份額基本集中在“蘋果、三星、華為、小米、Vivo、OPPO”等大客戶手中,這樣的局面導致電池的質量尤其重要,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很難打入一線的客戶供應鏈,即使進入了一線供應商,但如果質量出問題將導致嚴重的後果。比如說,一兩起電池鼓殼、漏液、起火、爆炸等嚴重質量問題都可能導致客戶的流失甚至索賠的後果,而外觀的凸點、黑點、劃痕、偏厚等質量缺陷也會帶來極大的客戶投訴。 總而言之終端產品對電池的要求就是“更安全、更高容量、更快速充電、更小更輕更薄”,所以電池生產企業必須有更好的質量管控、質量保證系統。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1產品質量控制的幾個階段

品質是設計製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好的品質首先要有好的設計團隊,設計出來的產品要經過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即面向製造的設計)。在DFM這個階段,產品設計需要滿足產品製造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製造性,使得產品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高的質量製造出來。每一款電池,從客戶需求VOC出發,必須經過QFD質量功能展開,把顧客或市場的要求轉化為設計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藝要求、生產要求。這樣正負極材料體系、隔膜品種、導電劑、電解液、極耳、外殼等材料及規格和製造工藝、參數的選擇、工裝夾具的設計必須在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選擇更適合本公司製造的方法、材料、工藝、工裝夾具。而過程能力指數CPK能否達到設計團隊的要求,這一點非常重要。

設計團隊在設計的時候,要通過DFMEA(設計失效模式分析),設計團隊要同公司跨團隊討論產品有哪種失效模式,從電池的一致性、可靠性、工作性能方面考慮來加強產品的設計。同時當設計團隊在設計的時候,與供應商也要討論DFMEA, 因為產品不是設計團隊設計出來,供應商過程能力就能達到,設計出來的公差或者餘量要供應商過程能力能夠達到,設計才能實現。當DFMEA確定下來以後,我們公司的團隊及供應商的能力都能達到設計要求,過程能力都沒有問題。

接下來我們用PFMEA(過程失效模式分析),當設計確定以後,公司的製造過程有哪些失效模式會影響產品,我們對製造過程能力做失效模式分析,對應的我們有改善措施。比如說,軟包裝電池外觀壞品經常有凸點,我們經過分析知道這是粉塵導致的,就應該把可能導致粉塵被捲進電池鋁塑膜可能的工位、原因、對應措施搞清楚。當DFMEA設計和跨部門PFMEA設計完成之後,我們會對產品在過程裡的失效模式和過程裡遇到的問題有了預防措施,接下來在IQC、PMP、CTQ、 OQC、MSA、ORT等都要做一個詳細的計劃。

接下來對產線的Layout要運用精益的理念對產線的線平衡、節拍時間、UPH、產線物流做優化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要有很多的防呆措施,對於產線設計、機械設備避免由於員工操作失誤造成的一些問題。在操作過程當中最難控制的就是員工,因為新員工、老員工的經驗的不同,難免員工會犯一些錯誤。在設計產線和機械設備的時候有防呆的措施,員工就會避免錯誤,即使員工犯了錯,機械設備會及時報警,提醒員工及時更改。 在過程分析當中,模具和設備公差分析也很重要,在每一個工站的設計當中一定要用流程的概念對輸入輸出做一些分析。當產線在設計的時候,每個工站的UPH是否匹配決定了產線是否順暢。每個工站的檢驗措施或者檢驗手段對於控制計劃裡的所有的檢測設備要有一個詳細的現場計劃。產線或者作業員工要100%的檢驗,如果有不良,要把它檢出來,防止不良流到下一個工站甚至流到客戶端。所以一個好的質量體系,不僅要有好的設計,在檢測體系裡面要有完善的檢出不良品的能力。

當產品的DFM、DFMEA、PFMEA、產線Layout之後,通過Prototype-EVT-DVT-PVT四個階段對產品的ORT、產線的UPH、設備的OEE等進行驗證和改善,當產品通過這幾個階段的測試以及改善,量產之時就可以順利的進行。 總結一下,歐美公司對現有的產品質量控制基於以下幾個階段:DFM-DFMEA-PFMEA-產線Layout –Prototype-EVT-DVT-PVT。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2質量體系的建立體系文件的建立:

按照ISO 的要求,體系文件分為一階文件質量手冊,二階文件品質控制程序,三階文件SOP,四階文件檢驗記錄檢驗指導書。不同行業對於四階文件都要有完整的設立。一個好的質量體系建立之後,公司每個部門的運作都根據質量體系來執行。不是說每件事情都找老闆或者經理去拍板。如果對質量體系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逐步的改善,質量體系文件是一個活的文件,是需要不斷的review不斷改善的。

體系文件建立之後,QA工程師或者系統工程師定期對公司體系文件執行做體系審核。當公司剛建立體系文件時,一般一個季度審核一次,看公司各個部門在體系文件運行時有什麼不符事項及時發現並做出改善;成熟體系一般半年甚至一年做一次體系文件審核,確保體系文件在各個部門良好的執行,對於沒有良好的執行能夠及時發現或糾正,以保證公司質量體系的良好運行。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3供應商質量管理

電池的主要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銅箔、鋁箔、隔膜、電解液、外殼(鋁塑膜,鋁殼等)、極耳、設備等,每一個都對電池最終的性能、質量、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同供應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可能有較大的差異,這就要求對供應商進行管理。供應商的質量、成本、交期、研發能力、反應速度和供應商的戰略定位都是考核供應商的指標,而質量管理是供應商管理的最重要的考核KPI之一。

供應商質量管理有一個重要理念win-win, 給供應商合理的利潤空間,有錢賺他們才能保證質量,一味殺價會出現供應商降低質量或者在人員培訓和檢測手段做一些偷工減料。所以在供應商報價時,應列出物料成本、製造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合理利潤空間。 供應商的定期審核及現場過程控制非常重要,在歐美企業或者蘋果公司裡,有很多的工程師負責供應商的管理、過程的監控,保證供應商的品質控制按照我們的品質要求去執行。從新產品開發到樣品製作到成品量產出貨,每個供應商定期有onside人員去監控質量。當供應商產品送到下一個供應商,下一個供應商會做IQC進料檢驗,如果發現物料不良要及時反饋,我們用8D的邏輯去找Root Cause, 閉環控制去關閉這個Issue,甚至會把8D的邏輯裡面這個產品或類似產品犯的錯誤,在相似的產品或者工序做預防和改善,在其他的產品或工序做徹底的改善,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 這就是我們講的供應商的管理,保證供應商有好的管理,保證供應商過程有監控,保證供應商來料符合要求,如果有問題及時改正。保證供應商的物料達到公司的品質要求。

4過程質量控制

4.1SOP和SIP文件的建立

針對每一道工序標準指導書要擬清楚,標準指導書裡會涵蓋標準操作流程,注意事項,如果有重大影響產品質量(CTQ)的項目要用感嘆號和星號標註出來,告訴員工不能違規操作,誤操作會造成產品的嚴重不良。作業檢驗指導書對檢驗的抽樣頻率、檢驗方法、檢驗的使用儀器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培訓檢驗員按照我們的作業檢驗指導書去檢驗,確保檢驗方法正確不會誤判,還有就是對於KPIV、KPOV以及輸入輸出要做出識別,對哪些過程的輸入會影響輸出做一個管控,要用DOE做一些設備參數和過程參數的優化。對於機器的輸入輸出做出管控,對於關鍵產品輸出做管控。

動力鋰電池公司如何構建一流的質量管理

4.2MSA量測系統

為確保檢驗能真實反映產品性能,必須保證檢驗系統 GR&R(測量系統誤差的重複性再現性)符合要求,當MSA GR&R<10%是好的量測系統,10%30%測量誤差太大,量測系統需要做改善,否則不能用於產品的檢驗。比如說,電池的稱重、極片的稱重、配料的稱重這類測量儀必須嚴格的校準。

4.3 CTQ

所有輸入輸出的參數影響產品質量的,必須在過程裡面識別出來。對於這些CTQ的項目,要做特別的監控,包括輸入參數,比如報警或者機器設備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對於實時的監控,如果過程能力參數CPK值能夠達到1.33,那麼可以採用抽檢的方式,所以CTQ的識別非常重要。 對於過程裡面CTQ的參數,要運用SPC過程統計技術去監控過程輸入輸出參數是否受控,SPC可以反應過程是否穩定,如果有異常會在SPC控制圖裡面反映出來,可以提前調查原因並採取預防措施去避免生產過程的失控。對於SPC如果有異常,那麼異常要及時處理,把過程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掉,保證過程是受控穩定的生產。

4.4、過程控制防呆系統(Shop Floor Control)

對於關鍵特性參數,在過程控制中,要用現有的MES做一些監控,如果上一個工站測試不良,那麼在下一個工站要把不良挑選或者攔截住,當產線有員工操作失誤,會有系統的防呆不讓不良品流到下一個工序或者流到客戶手上。在做PFMEA或者在做產品的關鍵特性控制的時候必須要有這個系統,否則不會允許供應商生產。過程控制防呆系統是蘋果審核供應商的必須條件,沒有這套系統是沒有辦法成為蘋果供應商的。

4.5、產品的追溯系統

如果生產有異常或客戶有投訴,方便對產品召回,快速確定產品影響的範圍,便於追溯、隔離產品,便於做質量調查。追溯系統至少要做到人、機、物料及生產時間,包括關鍵過程的特性參數,作業員,機器設備編號、物料批次號、生產時間、CTQ等,這些都要有系統去追溯,方便調查。 過程控制防呆系統和產品追溯系統是供應商管理和質量管理的兩大硬性條件,兩大系統缺少任何一個蘋果不會給他項目。目前國內企業這兩點做的非常不好,沒有這兩大系統,很多品質問題無法追溯和調查。

4.6、員工的自檢與複檢

要對員工進行培訓,每個員工必須明確當前操作的工位哪些是不良品,哪些是良品,哪些是合格,哪些是不合格。必須要進行培訓、認證,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當生產過程中反映出不良,員工會將不良檢驗隔離出來,不會流到下一站,甚至客戶手上。

4.7、IPQC巡檢

IPQC就像工廠裡面的警察,對生產線的機械設備參數、作業員的操作手法、作業員對作業流程的遵守、CTQ的參數、設備的input/output參數等按抽樣計劃做定期檢查。巡檢根據產品的過程穩定性,有可能2小時一次,有可能4小時一次,有可能一個班次一次。在做過程控制計劃的時候,對巡檢頻率、抽樣頻率、檢驗方法有一個清楚的定義。

4.8、過程質量記錄的保存

對於每一個過程的input/output關鍵的一些過程參數,必須有詳細的品質記錄保存下來,以保證在客戶端或者過程發現異常時,有充足的質量記錄證明去說明你的產品符合Spec,過程是受控的。當發生質量爭議或者客戶投訴的時候,過程質量記錄作為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你的過程控制是受控的,異常問題是special的,不是批量問題,生產控制是符合質量要求的。

4.9合格率的監控及改善

要有數據記錄下來生產過程每個工序合格率是多少,根據公司的持續改善或者過程的良率目標去控制過程的良率。對於沒有達標和不良率過高的項目要收集數據,用柏拉圖去分析做持續的改善。柏拉圖就是二八原則。根據統計學上的質量分析,往往20%項目造成80%的不良,那麼反過來說,我們用柏拉圖分析,往往80%的不良是由前兩項三項造成的,那我們就會把我們的精力、資源放在80%不良的前兩項三項,有重點的去改善。柏拉圖的好處就是對於過程的不良,過程的分析不會泛泛而談,而是有的放矢,這就是柏拉圖的應用。

4.10、Cycle time及UPH監控及改善

這兩個有什麼好處呢,當Cycle time去做分析做改善的時候那麼你的交貨週期, WIP運轉或者WIP庫存會減少,可以縮短你的交貨期,縮短產品的生產週期,可以快速響應客戶的交貨。UPH的改善在於你將設備的產能做改善和提高。

4.11、機械設備的預防保養

機械設備買回來,設備管理人員要根據設備的操作指導書擬定一個詳細的保養維護計劃,擬定設備點檢維護作業指導書。要清楚的羅列保養方法、保養頻率、備品備件更換的週期,對設備預防保養,保證設備處於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設備的保養類似於汽車的保養,對生產設備要做預防保養,不能等到壞了才去修,否則對設備的壽命及備品備件的利用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5成品的質量管理(OQC)

成品質量管理很重要一點就是抽樣計劃,根據不同的質量要求,抽樣計劃表需擬定不同的抽樣計劃、抽樣的頻率、抽樣的數量。當抽樣項目確定好後,量測系統,MSA(檢驗及測試設備的能力),GR&R要做評估,如果儀器設備或測量系統不符合要求需要做出改善。接下來是檢驗人員的培訓及考核,檢驗人員要培訓考核合格後才能上崗,對檢驗標準和要求如果把握不準對測量設備誤操作都會影響產品檢驗的公正性。如果當成品檢驗發現不合格時,Reaction Plan要有,當發現不良產品的時候,要通過物料評審委員會(MRB)及時處理,要麼降級接受、要麼重工還是要麼報廢,要有一個清晰的行動計劃及時處理。

6產品的ORT可靠性測試管理

ORT測試也非常重要,對產品性能進行抽樣測試,比如高溫、高溼、衝擊等測試項目,根據不同行業不同行規要求制定出不同的ORT測試項目,經過一些極端測試和模擬客戶使用中的極端條件,確保產品符合要求,有任何不良可以及時發現做一些改善。ORT的管理也很重要,你的抽樣計劃,測試的數量、頻率,測試的項目,測量系統,測試人員的培訓及考核。ORT不良的Reaction Plan,測試人員發現不良及時向上級報告,做及時的評估,做不良分析,做改善措施。

7質量意識如何提高

質量分為產品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 產品質量:即產品的優劣程度,也就是產品的性能和特徵滿足用戶要求的程度。那麼如何衡量產品質量的高低呢?我們是看產品滿足用戶的需要所具備的特性的要求,對於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產品有不同特性和要求。產品特徵達到使用的目的所必須具備的,那就是產品的特性,用來衡量產品質量的好壞。產品質量是產品對標準或者對規格的滿足程度。

工作質量:工作質量是企業為達到產品質量標準,管理工作的水平與組織完善程度,也就是工作的優劣程度。工作當中每一位員工要想確保自己的工作質量,必須幹好本職工作,把好每一個產品質量關,按照標準作業指導書來完成每一道工序,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不得自作主張或置之不理。品質是製造出來的,而非檢驗出來的;因此,工作質量的高低決定著產品質量的優劣程度,每個員工都必須意識到,次品和不合格品都是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不是QA或者IPQC把產品檢驗壞了,而是在生產過程中製造出來的不良品。,產品質量的好壞與生產過程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密切關係。員工的工作質量要求是熟悉檢驗標準、屬性操作規範SOP的要求,樹立“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的思想,嚴格遵守品質保證的三不政策和三不放過原則。 三不政策:1.不接受不良品—自檢,複檢.2.不製造不良品--自檢.3.不流出不良品--自檢和複檢三不放過原則:1.事件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過﹔2.事件責任者與群體未受到教育者不放過﹔3.事件沒有預防措施不放過。 服務質量:是產品質量與工作質量的結合,在今天的社會里,各行各業都以為顧客提供最好的服務為宗旨。客服部門要做好產品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提供讓顧客滿意的服務,讓顧客消費得開心。產品不可能做到100%,當發生產品質量問題時,那麼服務人員的態度和服務的質量將決定客戶對公司的評價,將影響公司的信譽,所以服務質量非常重要。
質量意識:要保證我們的產品是合格的,產品符合規格要求,生產過程控制按照標準作業指導書去執行。員工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更要不斷地提出改善意見,全體人員形成持續改善的理念,促進質量的提高。部門之間配合、分工協作。質量意識是一個企業從高層管理到中層管理到一線員工,對質量和質量工作的認識和理解。質量意識體現在每一位員工的崗位工作中,也體現在企業最高決策層的工作中。質量意識得到提高,能夠自覺地去保證企業所生產的交付顧客需求的產品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意識提高,企業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

質量意識是通過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質量教育和質量責任不斷的培訓去建立,通過高層和基層管理人員對員工的培訓施加影響去形成。作為公司的高層通過質量激勵機制,影響所有員工自我調節,逐步的行成;作為質量部門的負責人,要影響高層甚至老闆的質量理念;作為中層管理、質量經理、質量工程師主管在日常工作當中通過對工作相關的中層管理或者其他部門的主管影響、灌輸質量意識;作為IPQC、質量管理人員通過日常工作中對一線員工的影響、灌輸一線員工的質量意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提高,產品質量才會提高,工作質量才會提高,服務質量才會提高。 質量管理非常系統、非常複雜,需要所有人都參與到質量管理中來,才能真正提高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