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中國式教育”的悲與哀

教育乃國之大計,搞好教育就是在振興一個國家的未來,每個國家的教育方式不同,西方的“放養式教育”培養出了許多人才,著名畫家達·芬奇的父親彼特羅培

養孩子的信條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培養自己的興趣”。”彼特羅近乎“放養式”的教學給了達芬奇最大的空間去發展自己,從而成就了一個世界級畫家的璀璨未來。那麼“中國式教育”又是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中國式教育”的悲與哀。

“中國式教育”的悲與哀

關於教育,可分為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到中國的社會教育,人們腦海裡都會浮現五個字“填鴨式教學”。是啊,中國學校的教學的確是“填鴨式”,不管孩子有沒有接受,一味地都塞給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如此。

此外,中國的家長們還“流行”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葫蘆絲、鋼琴、跳舞、拳擊等等完全佔據了孩子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空閒時間,令許多孩子叫苦不迭。

“中國式教育”的悲與哀

家庭教育更是令人頭疼,有許多家長抱怨;“孩子都不聽我的”、“孩子太叛逆了,總是跟我對著幹”等等令家長“苦不堪言”,在這悲哀的背後,完全是孩子的原因嗎?你可曾想過,是你的控制慾太強,孩子幹什麼你都要管,時間一長,孩子當然會煩。

教育應該人性化、生活化,而不是一味地控制。

“中國式教育”的悲與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