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網籌金融:哪些理財產品具有保本功能

網籌金融:哪些理財產品具有保本功能

1、國債

很多人以為國債是銀行發行的,但實際上銀行只是承銷商,國債的發行方是國家,是以國家的信用為擔保的,所以它的安全級別在所有產品中都是最高級的。即使銀行倒閉了,還有國家擔著,國債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安全程度僅次於國債,受保險條例保護。也就是說,如果發生金融危機,或是銀行自身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這種情況下,儲戶在銀行50萬元以下的存款是要得到全額賠付的,超出50萬元的部分不是說賠不了,而是要按照清算程序按比例來賠償。

所以有的儲戶說,那我有100萬存款,分到兩個銀行存不就好了。話是沒錯,但實際上銀行存款利率太低,真有100萬,很少會有人全部都存到銀行。

3、銀行保本理財

銀行理財指的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按照發行數量來看,只有3-4成是保本的,按照存續金額來看,只有2-3成是保本的。保本理財又分為兩類,一是保證收益,就是本金和收益都能保證,二是保本浮動收益,就是本金能保證,但是收益不一定。現實之中這兩種產品差別不大,都能拿到本金和收益。

不過根據銀監會的說法,銀行能保證的收益並不是產品的預期收益,而是不低於本行同期存款利率。比如說一年期保本理財的預期收益率是4%,銀行的一年期掛牌利率是1.95%,銀行能保證給你的是1.95%,而不是4%。

另外,去年11月央行牽頭出臺了資管新規意見稿,銀行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而很多保本理財就屬於表內理財,所以以後銀行還能不能發行保本理財是個問題。

在公開市場,老百姓能買到的真正能100%保本的產品其實就是這些。不過有兩類產品也保本,之前能買到,但是現在買不到了。

4、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利用利息或是很小比例的資產從事高風險投資,大部分資產從事低風險的固定收益投資。一般大部分都投資於固定收入債券,10%-20%投資股票等工具來提高回報率。由於高風險部分投資比例很小,保證投資人不會虧損。保本基金的鎖定期一般為3年。

不過自2017年2月開始保本基金就要逐漸消失了。證監會將保本基金更名為“避險策略基金”,以後將不再有保本的說法,市場上現存的保本基金到期一隻就少一隻。

5、萬能險

萬能險是保險公司發行的,本質上屬於壽險,兼具保障與投資理財功能,由於繳費靈活、保額可調整、保單價值領取方便等,所以會說它“萬能”。萬能險有保底收益率,一般在1.75%-2.5%之間,所以也可以說它是一款保本產品。

不過,由於前幾年保險公司大肆發行萬能險,脫離保險公司的本職業務,大量資金投向高風險領域,保監會連下政策,叫停一年期以內的中斷存續期產品,且萬能險也不能作為附加險形式存在,所以目前在各大渠道萬能險幾乎不見蹤影。

除了以上幾種產品,有一些產品雖然名義上不保本,但實際上基本上不會虧,或者從來沒虧過。

6、貨幣基金

餘額寶之類的寶寶理財產品就是貨幣基金,當然,寶寶產品都是貨幣基金,但貨幣基金不限於寶寶。貨幣基金現在採用的計價方法是攤餘成本法,不是根據資產價格實時變動的,虧的時候基金公司會為你兜底,賺的時候基金公司再把之前給你墊付的拿回來。

在我國曆史上,曾經出現過貨幣基金單日萬份收益為負的情況,但很短暫,長期來看還沒有虧損的貨幣基金。

所以,實際上貨幣基金是有可能虧的,只不過沒體現在投資者的賬面上。不過1月份有一隻新的基金要採用市價估值法,這種情況下貨幣基金虧了就是虧了,賺了就是賺了。

綜上所述,不僅是銀行理財,以後所有的資管產品,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信託等機構投資管理的理財產品都不能承諾保本保收益了。雖然真正保本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少,但這對投資者來說並非是壞事。如今提前告訴你產品不保本,給你打了預防針,能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提升自身的理財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