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C28A試航照片)

2015年8月,網絡上流傳出一張中國新銳護衛艦試航的圖片。這是一艘很漂亮的戰艦,外形簡潔大方,艦體基本沿襲了053H3型護衛艦的造型、線條舒暢,上層建築為長橋樓造型,電子設備多而不亂、錯落有致。

 

  與中國海軍護衛艦“5”、“6”字頭的編號不同,這艘戰艦的編號是“920”。如果說近日圈粉無數的“網紅”054A,是展現新時代中國海軍走向遠洋雄心壯志的大國之劍,那麼這艘護衛艦就是展現中國製造在軍艦外貿領域也要有所作為的新銳之劍。

  沒錯,這就是中國和阿爾及利亞簽訂的3艘輕型護衛艦建造合同的產物——C28A型護衛艦。關於這款戰艦,你想了解的都在這兒了。

  

  (一)武備多樣,被稱為中國“最強出口護衛艦”

  C28A護衛艦一出,隨即被國內外眾多媒體稱為中國“最強出口護衛艦”。事實上,C28A護衛艦的裝備也確實擔得起這一名號。

  C28A型護衛艦長約120米,寬14.4米,排水量約2800噸。有媒體認為“C28A”中的“C”是“China”,但實際上這裡的“C”指代的是“corvette”,即“護衛艦”。

  在現代海軍中,“corvette”指的是比“frigate”低一級的中小型水面作戰艦隻。中國原本對這兩個艦種不作區分、統稱為“護衛艦”,在056型面世後,開始使用“輕型護衛艦”一詞稱呼之,對應“corvette”,而054A型等仍稱為“護衛艦”,對應“frigate”。“C28A”所指代的,就是“出口阿爾及利亞(Algeria)的2800噸級輕型護衛艦”。

  該艦主炮為國產H/PJ-26型單管76毫米隱身艦炮,射速達每分鐘120發,和近日在《紅海行動》中大放異彩的054A主炮是同款產品。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H/PJ-26型艦炮射擊畫面)

  在導彈方面,C28A採用了一具八聯裝法制“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發射裝置,備彈24枚用於防空,兩具四聯裝C-802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用於反艦。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國產C-802型反艦導彈)

  近防武器上,C28A採用了國產出口型730B型7管30毫米近防炮,每分鐘射速4600~5800發,也是054A同款。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國產730型近防炮開火畫面)

  在反潛方面,C28A搭載了一架意大利的“超級山貓”反潛直升機,以及兩具三聯裝意制B-515魚雷發射管,發射A-244魚雷,備雷共18條。

  C28A型護衛艦在2800噸的艦體上,容納了種類眾多、數量合適的成熟武器產品,不僅保證了作戰能力和多用途能力,也保證了艦員的居住舒適性和戰艦的適航性、自持力。中國製造的戰艦,毫無疑問,在總體設計方面已經可以做到舉重若輕的水平。

  (二)集多國設備於一身,展現強大整合能力

  C28A型護衛艦平均每艘船工期在3年左右,其中國內工期2年出頭,隨後國外交付還需1年左右時間,這個建造週期看起來顯得較長一些。

  可能有人會奇怪,所謂“國外交付”是什麼意思?其實,在C28A的設備中有大量國外生產的設備,需要到阿爾及利亞進行安裝調試。

  而工期稍長的原因,除了這是中國有史以來出口的噸位最大、最昂貴、系統最為複雜的軍艦以外,中國的“隊友”們的不給力也是因素之一。畢竟,“中國製造”的速度可不是那麼容易跟上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生產的MTU-1163型高速柴油機。阿爾及利亞海軍選擇這款柴油機作為C28A的主要動力,是因為同樣在阿人民軍中服役的德制MEKO A200型護衛艦同樣採用了這種動力裝置,便於維修與保障。這款柴油機十分先進,然而,C28A的建造過程中,它卻掉了最多鏈子。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德國生產的MEKO護衛艦族,是戰艦製造“模塊化”概念的先行者)

  C28A的排煙設計十分特殊,叫做“舷側排煙”,是一種取消煙筒的設計。在3號艦的測試過程中,因為主機程序出廠參數設置有誤,而導致排煙口擋板意外開啟,主機進水報廢,不得不重裝。

  除此之外,1、2號艦的建造過程中德國方面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拖延、質量不達標等問題。想想這種事情得虧中國能救回來,要是放在印度,估計這船直接沉了都有可能。

  除了德國製造的主機外,C28A還採用了荷蘭三座標搜索雷達、意大利的“超級山貓”直升機、法制“海響尾蛇”艦空導彈等多國設備。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代表了中國製造不能搞定這些裝備,才需要藉助國外力量。事實上,這些裝備中國都能造,很多還比國外同類型產品性能更優越,而多國裝備的整合,才真正彰顯了中國製造的強勁整合實力。

  在軍艦製造中,不同裝備的整合能力、尤其是不同頻段的電子設備的兼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好,輕則像我們北面的鄰居一樣,船上的天線密密麻麻,戰時一損俱損;重則像英國的42驅逐艦,由於雷達與衛星天線的頻段衝突,無法同時開機,導致漏過了來襲的飛魚導彈,最終釀成慘劇。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馬島海戰中被擊中的英國皇家海軍42型驅逐艦)

  然而,面對來自多國的不同種類的設備,中國製造很好地完成了它們的整合工作。請看這漂亮的一體化桅杆,完美融合了來自各國的電子設備。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可以說,中國製造不僅能造出好東西,更能用好別人的好東西。

  (三)“舷側排氣”,兼顧隱身與空間的巧妙設計

  前面說到,C28A型採用了現在新潮的“舷側排氣”方式,這是近年來首先在歐洲被提出的設計,其實就是把柴油機產生的廢氣導致水線附近排出,取消了上層建築中巨大的煙囪。

  在21世紀,隱身設計是艦艇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了達到隱身,設計師們往往需要犧牲一些別的方面的性能。

  譬如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因為使用了全隱身的“穿浪式”船身設計,上層建築大角度內傾,可以說是為了隱身付出了巨大代價。即使是局部隱身的一體化桅杆設計,也會帶來船體重心變高、增重等問題。

  中國C28A型護衛艦受海外青睞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CG,科幻是科幻了,代價也是巨大的)

  然而,“舷側排氣”的設計就能夠兼顧空間與隱身,煙囪的取消使得上層建築可用空間大大增加,水線處排出的氣體會被海水冷卻,更難以被反艦導彈末端紅外探頭所捕獲。這種設計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排氣的效率不是那麼高。

  不過,對於這種需要長期承擔經濟航速下巡航任務的多功能艦艇,最大航速的微小損失可能真的算不上是缺點了。

  說到這裡,可能你會有疑問,既然“舷側排氣”技術這麼好,為什麼中國海軍不採用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中國海軍志在大洋。

  對於中國海軍新一代主戰艦艇055、052C/D來說,其採用的都是燃氣輪機,通風量較大,排氣量、可靠性要求比柴油機高許多,一旦廢氣排氣不暢,工況就會迅速惡化,導致艦艇失去動力;而對於054A、056這樣的中小型艦艇來說,相比於追求這些可有可無的微小性能提升,成熟、可靠、穩定、能“下餃子”才是真正的重點。

  “舷側排氣”的設計確實巧妙,但也只適合那些把小船當主力的國家使用,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結語

  三艘C28A護衛艦的交付,為21世紀的軍貿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有什麼賣什麼”到“要什麼賣什麼”,弱化軍貿中的政治控制因素,把軍貿品看作普通的商品,像普通的服務業公司一樣,為客戶提供價格合理、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055、052D是“大國之劍”,那麼C28A型護衛艦同樣也是中國新時代鑄就的、為外貿而生的新銳“大國之劍”,其不僅在於“中國製造”的劍刃之鋒利,更在於其蘊含著中國製造崛起、乃至於中國崛起背後的精神內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