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7家中國企業成2018世界盃贊助商

中國企業廣告支出或將位列全球第一

□ 陳夢竹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於6月14日開幕,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發佈的最新數據,2018年世界盃期間各國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總計達24億美元(約合154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最多,達到8.35億美元(約合53.5億元人民幣),是美國(4億美元)的兩倍,更遠高於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本屆世界盃的贊助商有7家中國企業,分別是: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指點藝境以及帝牌。其中,萬達在2016年斥資1.5億美元(約合9.6億元人民幣)拿下國際足聯一級贊助商,在連續4屆世界盃(2018、2022、2026、2030)裡,享有國際足聯旗下所有賽事的全部廣告權與營銷權。海信、蒙牛、vivo則成為二級贊助商,佔據了這一級別贊助商總數的60%。

其實,早在8年前,就有中國企業贊助世界盃。2010年,英利以首家新能源企業、首家中國企業的身份亮相南非世界盃,並在4年前的巴西世界盃上第二次亮相。英利連續兩屆贊助世界盃,不僅在世界範圍內打響了中國品牌的知名度,還享受到世界盃平臺為企業帶來的現實收益。據悉,南非世界盃期間,英利官方網站點擊率增長了5倍,股價上漲3.8美元,一個月內漲幅近40%,總市值增5.6億美元。英利集團總裁特別助理梁田曾公開表示:“2009年英利的銷量是525兆瓦,2010年贊助世界盃,銷量升至1.06吉瓦,2011年就達到1.64吉瓦,增長50%。2012年我們宣佈贊助2014年世界盃,當年完成銷量2.3吉瓦,2013年又完成3.2吉瓦。”

不只世界盃能為企業提供品牌效應,所有重大體育賽事對於品牌影響力的提升都舉足輕重。2016年海信成為歐洲盃的贊助商,對其品牌知名度的拉昇效果顯著。據瞭解,藉助歐洲盃的影響力,海信這一中國電器品牌一夜之間成為歐洲人關注的焦點。益普索數據顯示,海信在歐洲5國的品牌知名度大增,帶動銷量大幅提升,僅法國市場銷量就增長了3倍。

期待中國品牌在本屆世界盃大放異彩,利用足球營銷熠熠生輝地走向世界。

《中國質量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