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8首寫給母親的古詩,催人淚下,你知道幾首

8首寫給母親的古詩,催人淚下,你知道幾首

家教智慧

你關心的教育問題,在這裡都能找到答案!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點評】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一直陪在自己身邊,但每個孩子最終都要離開父母,獨立面對生活。母親也是知道這一點的,她不會阻攔,卻時時擔心你能不能照顧好自己。擔心你有沒有按時吃飯,身體健不健康,過得開不開心。孩子長大了,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能力給予你需要的一切,只能盡最大的力量,給你她的所有。

8首写给母亲的古诗,催人泪下,你知道几首

《別老母》

清 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點評】孩子要獨立面對生活的時候,往往母親也老了。看著母親漸生的白髮,誰能不為之動容呢?誰又忍心離別呢?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母子之間,終有一別。很多人會有所愧疚,會覺得是自己力有不逮,才不得不離別老母去討生活。詩人也就此發出了“此時有子不如無”的感嘆。

《憶母》

宋 陳藻

上綴珠璣為屋蓋,旁堆翡翠作屏風。

醉翁不見身貧賤,臥向涼飈清露中。

【點評】離別母親,外邊的世界固然精彩,也伴隨著壓力和孤獨。還有誰能像母親那樣理解和包容自己呢?

而自己離開後,母親過的有如何呢》午夜夢迴,輾轉無眠之時,不免思之淚下。但其實,母親恐怕思念孩子的時刻更多,落淚的時候也更多。

8首写给母亲的古诗,催人泪下,你知道几首

《歲暮到家》

清 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點評】母親時常牽掛著孩子,孩子回家,見到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會覺得孩子瘦了,擔心孩子在外面受委屈,牽掛著孩子過的好不好。而回家的遊子,面對這樣的情景,即使外面壓力再大,委屈再多,他能向母親訴說麼?他只能說:一切都好。讓母親不要擔心。“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詩經•凱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點評】這大概是中國最早歌頌母親的詩。“母氏聖善,我無令人”,也恐怕是無數子女的心聲。我有一個好媽媽,如果我不能盡孝,怎麼對得起她

《步虛》

唐 司空圖

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點評】無論是教孩子蹣跚學步,還是學知識學做人,母親都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老師。所以《三字經》中毫不猶豫地先講孟母三遷的故事,後面才講竇燕山怎樣做個好父親。而《千字文》則乾脆不提父親的教育,只說“外受傅訓,入奉母儀”,在外聽老師的,回家只要好好聽母親的話就行了。

8首写给母亲的古诗,催人泪下,你知道几首

《送母回鄉》

唐 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點評】的確,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孔子說,父母唯其疾之憂。父母漸漸衰老,我們最要擔心的就是他們的身體。如果為人子女,卻不能報答母親的恩情,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詩經·蓼莪》

周 無名氏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點評】母親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但人世間最無奈的事情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在剛有能力能好好回報母親之愛的時候,卻沒有這個機會了,遂成永遠的遺憾。對母親的愛是不需要等待的,也不必非等到有如何的能力,要如何的報答。不是這麼個理。要知道,母親養育你的時候,可沒有等條件好了再養育你。

這週日就是母親節,小慧智教機器人祝願天下所有母親健康長壽。也請你一定要對母親表達出你的愛,哪怕是一句輕聲地問候,或用心地一次廚,別讓你的母親節只在朋友圈過節。

8首写给母亲的古诗,催人泪下,你知道几首

點擊“閱讀原文”瞭解小慧機器人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