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印度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擁有極度自信的國民

要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必須滿足幾點條件,擁有足夠的國土面積,擁有一定的人口數量,擁有獨特的文化優勢,具有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在經濟,軍事,政治,科學技術等領域佔據世界主導地位。

世界上能夠達到這些標準的國家並不是很多,有的技術很強,有的文化也很獨特,但人口與國土面積便限制了其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然而當今世界有195國家,超級大國只有一個,在未來有些國家很有機會能夠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其中中國是當前最有希望的一個,除此之外還有印度,起碼很多西方人與印度人都很看好印度。

印度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擁有極度自信的國民

相對於中國,印度在諸多領域裡都是落後的,然而人口超越中國已成定局,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印度人似乎比國人做的更好,那就是自信。

也許與印度的文化有關,印度人的自信彷彿是與生俱來的,只要自己國家各層面取得一點很小的進步,都能激起其強大的自信心,這讓國人有些無法理解,有的人甚至稱之為“迷之自信”,很多人覺得印度人只取得了這點成就,就沾沾自喜,看起來有像井底之蛙。

的確,這種說法並沒有錯,然而每一種事都要從兩方面來看待,自負與自信之間從來都沒有邊界,美國的很多國民也相當自負,美國人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面對指責與影響不是置之不理就是嗤之以鼻,美國的社會也是如此,充滿著民族中心主義,他們什麼都希望嘗試一下,這造就了美國的創新能力,如果你去做一件事,很多人或者是權威告訴你,你做的事永遠不會成功,於是你理智地放棄了,也許這種放棄是對的,但也使你失去了一次成功的希望,然而很多自負的美國人選擇了堅持,雖然他們成功的也不多,但只要有一個就會引領全世界的發展,喬布斯如此,比爾蓋斯也如此,他們都是自負的人,同時他們也是自信的人。

印度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擁有極度自信的國民

印度也不缺乏這樣的人,在美國500強企業當中,外籍CEO有75人,印度人就佔了10位,除此之外,谷歌,微軟,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標準普爾,Adobe,萬事達卡等等,這些公司的高管都是印度人,那麼此刻你還覺得印度人是井底之蛙嗎?誠然很多印度人經常發表言過其實的言論,但事實上這與其所受的教育很有關係,直接影響了他們的認知能力,但不可否認即便是這些人,也不缺乏自信或者是自負。

很多國人包括我在內也經常採用西方的數據,以證明自己的觀點,這種做法也不能說錯,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外來的和尚其實未必會念經。

謙虛是一種美德,然而這種美德並不適合超級大國,超級大國需要的是自信的人,眾所周知,印度人的英語帶有濃重的口音,一直被很多國家的人所嘲笑,然而這並不影響印度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很多時候,與中國人不同,印度人更敢於大聲用英語展示自己的能力,我想這就是那麼多美國大公司選擇印度人做CEO的原因之一。

印度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擁有極度自信的國民

每每中國取得了什麼成就,評論區都會出現諸如,“還與某某發達國家有很大的差距”,“不要自鳴得意,任重道遠”之類的話語,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北京大興機場修建的規模與速度讓外國人驚歎的文章,結果有人更我說做豆腐還快呢?這兩者有什麼可比性?我並沒有否認這些人說的是對的,畢竟中國此刻還不是超級大國,與美國還有巨大差距,然而取得了一些方面的成就,我覺得就應該被稱讚,提那些差距的人,也許是為了鞭策或者警示,

然而我倒是覺得在其意識裡還是認為中國不如某些西方發達國家,即便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一。

與這些人相比,印度人絕不會這麼做與說,你可以說他們自負,他們沒見識,他們說假話,他們更傲慢,然而他們與美國人更相似,那種捨我其誰的自負說不定正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前提條件之一。

印度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擁有極度自信的國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