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東北區玉米旱情調研

積極提出抗旱應對措施,支撐保障玉米安全生產

——玉米產業技術體系東北區玉米旱情調研

4月以來,東北大部分地區持續少雨,部分地區旱情持續發展。當前正值玉米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乾旱給玉米生產帶來不利影響。2018年5月20日,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組織對北方春玉米區近期的乾旱情況開展調查,研究提出解決措施,力求最大程度減少損失。玉米體系東北區綜合試驗站及所屬示範縣迅速行動,積極開展調研及減災的有關工作。5月20-22日,東北區哈爾濱、克山、綏化、佳木斯、齊齊哈爾、黑河、吉林市、通化、洮南、遼源、瀋陽、鐵嶺、營口、通遼、赤峰、興安盟等16個綜合試驗站聯合示範縣技術骨幹,對所轄的80個市、縣、旗示範區進行旱情調研工作,並針對當地實際情況開展了減災指導性工作。具體彙總如下:

一、旱情調查

1.黑龍江省情況

黑龍江省總體為南部地區、西北部地區、中部地區都呈現不同程度的乾旱,部分地區播種後沒有明顯的有效降水,旱情較為嚴重。東北部地區(黑河)、西部部分地區(克山)降雨較充足,播種時商情好,出苗情況好,無旱情發生。

哈爾濱綜合試驗站的5個示範縣受播種後持續乾旱影響,主要表現為出苗率低,出苗時間長、整齊度差、葉色發黃、植株矮小、個別地塊出現落幹、芽乾和粉籽現象。出苗率在54%(蘭西縣)—88%(肇東市)。其中,蘭西縣210萬畝玉米,旱災面積113.8萬畝,其中乾旱面積95萬畝,嚴重乾旱面積6萬畝,已補種面積11.7萬畝,毀種面積1.1萬畝。齊齊哈爾地區的龍江縣、泰來縣、富裕縣春播至今基本無有效降雨,旱情較重。黑河試驗站的5個示範縣五月初偏乾旱,五月中旬多數地區迎來降雨,對旱情有一定緩解。截至5月20日,佳木斯綜地區、克山、拜泉、訥河、慶安示範縣降雨較充足,沒有旱情發生。鐵力示範縣5月份降水少,出現旱情,崗地中度乾旱。綏化地區的富錦縣、綏濱縣、北林區旱情因5月中旬有降雨,對旱情起到了一定的緩解,望奎縣連續20多天無有效降雨,旱情逐漸蔓延,呈加速擴大趨勢,出現了缺苗斷苗現象,旱情嚴重。

2.吉林省情況

吉林省東部通化、中部吉林市、中南部遼源、西部洮南自播種期至今仍沒有有效降水,僅局部地區有少量降雨,風力較大,耕地土壤失墒加快,各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

吉林試驗站所屬示範縣受乾旱影響,出苗率在10%-50%之間;公主嶺市出苗率不到10%;通化試驗站所屬的5個示範縣玉米播種後無有效降水,旱情比較嚴重。截止5月20日,柳河縣全縣出苗率在50-60%左右,個別播種較早的鄉鎮(4月15左右開犁)玉米出苗在20-30%,50%的地塊需補種或重播。東豐縣4月20日前播種的地塊出苗較好,4月24日以後播種的幾乎沒有出苗,山地玉米田出苗不到60%,目前旱情較為嚴重。

3.遼寧省情況

遼寧省中部地區部分縣市春播後無有效降水,旱情較嚴重;南部地區土壤墒情適宜,無旱情。

瀋陽試驗站所屬的彰武縣、阜蒙縣、黑山縣旱情較重,近一個月沒有明顯有效降水,土壤水份蒸發量較大。新民市土壤墒情條件臨近乾旱邊緣,建平縣4月21日普降透雨,玉米播期整體墒情較好,農民在雨後進行了搶墒播種,玉米出苗情況普遍較好。鐵嶺試驗站所屬的5個示範縣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旱,其中鐵嶺縣、昌圖縣春播作物出苗率較差,缺苗斷壟現象普遍。康平縣個別播種淺芽幹、缺苗較多的地塊已開始補種或毀種,目前全縣玉米還有10萬畝未播種。營口試驗站所屬的撫順縣、大石橋、瓦房店、普蘭店4個示範縣4月10日至5月20日期間降雨量在37.5mm-78.9mm之間,土壤墒情適宜,無旱情。海城市自4月10日以來一直處於乾旱狀態,部分地區土壤相對溼度在40%-60%之間,土壤墒情嚴重不足。

4.內蒙古自治區情況

內蒙古東南部赤峰試驗站所屬的5個示範縣玉米基本種植在有水源的地塊,出苗情況較好。通遼地區自入春以來,雖然沒有有效降雨,但墒情較往年大致相同。通遼地處半乾旱地區,玉米主要種植區均有水澆條件,所以春季乾旱一般不會對玉米生產造成影響。內蒙古東北部興安盟地區受旱情影響較嚴重,現已完成播種1100萬畝,其中玉米種植面積佔90%左右。

二、抗旱措施

黑龍江省。哈爾濱試驗站指導農戶及時查田,勘查出苗情況,及時補種、補栽、補墒。對出苗率不足50%的地塊果斷毀種;對出苗率60-80%或缺苗斷條地塊採取早中熟品種催大芽及時坐水補種或就近借苗挖大坑帶土坐水移栽;對出苗率達80%以上的地塊可以不採取措施。5月15日後坐水種地塊,種子未發芽或剛發芽的,應馬上再鎮壓一次,最大程度保墒;免耕播種未坐水地塊,如出苗率低於80%應立即噴灌,或採用水桶扎眼苗帶濾水法及時補墒。防治地下和苗期害蟲,玉米齊苗後噴施葉面肥補充營養,促進發根,提高玉米苗期的抗旱能力。綏化試驗站所屬望奎縣採取的抗旱措施有:一是在玉米苗帶上濾水,儘可能保障出苗;二是有噴灌設施地塊採用節水噴灌;三是催芽坐水補種等。齊齊哈爾試驗站所屬示範縣採取了坐濾水種保障出苗,充分利用現有的抗旱設備及水源井、河流、溝渠等水源,因地制宜進行噴灌、滴灌等,避免和減少乾旱造成的影響。加強田間管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從而提高土壤的通氣、透水、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吉林省。吉林市試驗站組織和指導廣大農民開展查墒、查種、查芽“三查”工作,準確掌握地塊墒情、出苗、種子萌發等情況。根據各縣實際情況,廣泛開闢水源,積極採取噴灌、滴灌、漫灌等有效措施應對旱情。通化試驗站所屬示範縣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塊,調查旱情、苗情、蟲情,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對能正常發芽的種子,應及時採取重鎮壓的措施,保水、引墒、提墒;對壞種或芽乾的地塊,採取育苗移栽或催芽補種。洮南試驗站動員農戶採取播前灌、播後灌以及坐水種方式進行旱田搶墒播種,自春耕開始播種,各示範縣所有機電井已全部開閘放水,保證了玉米的順利播種。

遼寧省。瀋陽試驗站所屬示範縣啟動抗旱水源井、移動灌溉設備等對受旱田地進行澆灌,根據天氣情況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鐵嶺試驗站對於未播種的地塊建議立即採取有效措施搶時播種;對旱情嚴重地區採取人工造墒播種,實行膜下滴灌節水栽培技術或採取“坐水”播種;對旱情特別嚴重地區調整種植耐旱早熟作物;加強田間管理促進長、防病害。營口試驗站指導旱區及時抗旱保苗,有條件的地區坐水種植或播後灌溉,加強管理促生長促壯苗。

內蒙古區。通遼試驗站在玉米主要種植區,採用淺埋滴灌、膜下滳灌、低壓管灌等方式,山沙兩區種植玉米的地塊,播種後啟用小型灌溉設備如小型噴灌、噴帶、“小白龍”等進行澆水,截至目前,乾旱未對玉米播種和出苗造成影響。受乾旱影響的非玉米主要種植區,等雨搶墒播種高粱、穀子、綠豆等抗旱作物。赤峰試驗站所屬示範縣中翁牛特旗乾旱相對較重,已採取膜下滴灌抗旱節水措施,到目前全旗實施膜下滴灌玉米播種15萬畝,玉米覆膜抗旱播種35萬畝,玉米坐水種5萬畝。結合小型噴灌、搶墒播種等措施,截至5月15日,全旗全面完成了160萬畝的玉米播種,至今已經全部出苗。興安盟試驗站動員組織農戶,採取以噴灌、壟灌、隔壟澆灌、間歇灌溉等方式為主對已播種和已出苗的地塊,利用現有水源,積極進行補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