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一部劇刷了n遍,很多細節問題便喜歡問個“為什麼”,對《琅琊榜》即是如此,總想通過表面的一些現象去猜想它背後的深意,例如那封假冒聶鋒筆跡的求救信。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那封署名聶鋒、實際出自教書先生李重心之手的書信,在赤焰案後成了坐實林燮謀逆的唯一實證,也成了夏冬十幾年揮之不去的傷痛。案子由師父夏江一手查證,不容她有絲毫懷疑。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夏冬為自己的夫君不值,半世英名的一代“疾風將軍”,忠心耿耿,熱血男兒,本是國之棟樑,前程無限。孰料一朝別離,意氣風發帶兵出征的赤焰大將左前鋒,回京時只剩半幅殘骸,恩愛夫妻從此竟成春閨夢裡人。更令她心傷的,是聶鋒不是倒在禦敵廝殺的戰場上,而是“為主帥林燮所害”,這讓她焉能不恨?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帶著這種“恨”,夏冬孤苦地熬過了十幾年。雖與霓凰軍中結交,卻始終帶有一絲成見,更與靖王多年交惡,只因為這兩個人,對師父查實的“鐵案”從未認同過。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直到那一天,她親耳聽到了寧國侯謝玉,承認了夏江要李重心模仿聶鋒筆跡、偽造書信誣告赤焰軍謀反的真相。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那一刻,夏冬的理想世界轟然坍塌,所有的忠義正直、鐵面無私、潔身自好、不涉黨爭都是假的,她自幼仰慕、敬重的師父,欺瞞、利用了她十幾年。走出天牢大門,一向心腸剛硬、武功卓絕的懸鏡司女掌鏡使,竟然神思恍惚,一個趔趄,險些支撐不住。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小心!”一隻有力的大手穩穩地扶住了她。

是靖王,那個十幾年來為了當年舊案不惜觸犯天威,立下屢屢軍功卻依舊被冷落、被放逐的皇子。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想起自己多年來對他的敵對與冷漠,面色蒼白的夏冬吸了一口氣,低低地說出了三個字:對不起。

心如明鏡一般清澈的景琰回了一句:小殊不會怪你的。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夏冬怔住了。

自己對他的誤解,他從未放在心上,他十幾年來心心念唸的,是小殊,是祁王兄,是赤焰軍身上揹負的汙名。

那麼問題來了,赤焰軍上下七萬人,夏江為什麼一定要以聶鋒的名義寫這封無中生有的誣告信,真的僅僅是因為他是夏冬的夫婿,比較容易拿到他的筆跡嗎?

當然不是。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其實在赤焰案之前,祁王廣有賢名深得人心,朝中的文武官員臣子,看上去也是和平共處其樂融融,並不像目前這般分庭抗禮勢不兩立。夏江與林帥、言侯都是梁帝身邊最受寵信的人,謝玉也曾在赤焰軍中任過職。後來言闕因為宸妃的事心灰意冷淡出朝堂,謝玉娶了蒞陽長公主地位提高身份尊貴,威名素著的林家與雲南穆府結了兒女親家,而深受林家擁戴的祁王,卻屢屢與父皇政見不合,甚至提出要裁撤掉懸鏡司這家直屬御前的辦事機構。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所有這一切都讓皇帝心中不安。夏江一為保自己前程,二為解君上心憂,與野心勃勃的謝玉一拍即合,設計了這個完美無缺的行動計劃。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可是,真要把赤焰軍扳倒了,只怕多疑的皇帝最後也不會放過懸鏡司,因為夏江的徒弟,掌鏡使夏冬是赤羽營大將聶鋒的妻子。他們夫妻恩愛,夏冬與赤焰軍中將士自然相熟,而夏秋是夏冬的兄長,大家自然也都不是外人。一旦坐實赤焰之“叛”,這株連九族的大罪,夏冬與夏秋勢必被牽連,而懸鏡司在皇帝的眼中恐怕再也不是鐵板一塊,日後的倚重和信任,必定大不如前。

琅琊榜:當初夏江誣告赤焰“謀反”,為什麼一定要假借聶鋒之名?

要想避免這一切,唯一的辦法,便是擇清懸鏡司與赤焰案的關係。

所以,聶鋒,必須是無罪的。即使他和他的主帥一樣,是死在謝玉的屠刀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