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初識社群營銷,每週實戰經驗分享(第一集)

作者:紅聘網(ID:hongpinwang)專業淘寶直播人才服務機構自媒體號

初識社群營銷,每週實戰經驗分享(第一集)

社群通文章的安排

社群通未來主要對社群營銷以及相關領域的案例收集歸納,實戰經驗分享,行業觀察動態的乾貨分享,其中案例我們分為通用社群營銷和細分社群營銷兩種,通用社群營銷的案例會偏向於廣泛性普適性,細分的就會有侷限性,行業觀察的篇幅也會插入,方便更高層次的讀者閱讀;未來也會根據實際進度拆分;

紅聘網文章安排

目前我們有紅聘社論、紅聘快評、淘寶直播入門、淘寶直播機構四大板塊的內容,專注於電商、網紅、直播、新媒體內容營銷領域,為讀者提供更多實戰乾貨和思想碰撞,讓創業者在新媒體領域少走彎路。

一、老調

社群是什麼:本來我想說去百度,但是想想為了湊字數還是用我自己的白話總結一下;

1、社會群體

社群作為社會群體的簡稱剛剛開始讓我抓不住重點,後來我想了想,應該叫“社會的某一群體”,“某”代表了無數的可能,原本以為互聯網讓我們的世界扁平化了,可是最近幾年我們才發現,互聯網的充分發展其實讓我們分得更開了。過去我們通過電視、紙媒、雜誌接收信息,大家的信息面差距是非常小的,但是現在我們發現,做互聯網的根本不知道互聯網外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我們關注的絕大部分都是互聯網大V,像紅聘網搞電商直播的只是關注了網紅、電商兩個領域的大V。正如世界如此喧囂,我們卻不知道前任3是什麼火起來的;

2、鏈接載體

互聯網社群的鏈接載體有論壇、QQ、微*信、微博、直播、豆瓣、知乎等APP,於此對應的還有我們日常生活能夠接觸到的公司、學校、行會/商會等等,關於社群營銷就是基於這些載體下不同人群的精準營銷;

3、社群營銷現狀

社群營銷玄乎?其實一點也不玄乎,目前80%的社群營銷都是以廣告轟炸為主,後面這個會以案例的方式詳細講;

二、社群的意義

1、社群一點都不重要

過去我們對社群並不重視,實體店時代我們只要把店鋪開到最旺的地方,成功率就提高了80%。互聯網時代發展至今,我們開淘寶店也是把直通車做到最前面,銷量就會有質的改變,而生意盈虧最後只需要看產品和定位對不對消費者胃口;當然這個說起來簡單最後大部分商家還是都死在了產品和營銷費用上,但是社群在這個時候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們還是可以賺錢;

2、硬廣時代在落幕

過去的幾千年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時代,其100年的發展速度和財富積累幾乎相當於過去所有時間的總和,我們也沒有經歷過“一鋪養三代”剛剛興起不到30年,一代都沒過實體旺鋪幾乎已經墜入深淵,我們更想不到淘寶08年一個UV一分錢,現在已經漲到幾塊錢,靠砸錢買旺鋪、買淘寶首頁第一個廣告位、買央媽新年冠名就能大賣特賣的時代過去了;這裡推薦吳曉波寫的兩本《大敗局》,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怎麼靠硬廣輕鬆發家致富的傳奇近代商業史;

3、社群時代才剛剛開啟

如果過去的時代幾乎是硬廣打天下,那今天似乎已經到一個拐點。實體店流量沒有了,現在做個飲食店前兩年靠美團,現在已經改成靠外賣了,日常進店的人數已經屈指可數;網店開直通車,鑽展就可以過的日子也快到頭了,商家推廣費用佔營業額的比例年年攀升,似乎已經到了一個零界點。而社群時代似乎已經到來。

三、初代社群營銷——與硬廣無異的群轟炸

以騰*訊的幾個社交軟件為基礎的初代社群營銷由來已久,未來也將長期存在,這些營銷方式幾乎成了用戶的噩夢,但是卻成就了無數個月入十萬的互聯網搬運工;我們今天講的可能很多都不在容易切入,但是為了更好的體現營銷價值,我們將會以營銷思路的方式展現,以便讓後來者“有機可乘”;

1、小數據的重要性

今天大家高喊大數據,可是有這麼一群人卻專注於做小數據,比如今天做電商軟件服務的一個朋友,自己開發了軟件開始賣不出去,怎麼辦呢?這裡如果靠廣告,一個幾十塊錢的軟件估計得話上百塊廣告費才賣出去,那麼定向客戶的小數據就是他的目標了,哪裡有電商賣家呢?答案是群,過去的操作就是群信息提取軟件批量採集群號碼和群成員信息,這裡主要是說Q/Q;有意識的保留數據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習慣,比如一個銷售內衣的商家,如果有一天有要轉行做微*商,那麼導出所有銷售數據後,這些數據是不是就是他的潛在客戶群呢?答案是沒有比這個更精準了,因為外面如果有更精準的也比不上你實實在在握在手裡的,而從起步你就比那些隨便採集手機號碼的要高級很多;再比如你做微博自媒體可以定向人群,這批號碼就可以作為你定向的人群去營銷,比那些定向某大V強不止百倍,擁有的小數據價值越高,對於未來創業只會是一個強助力,特別是現在有關部門對數據的把控越來越嚴格,今天還能做小數據你不做,很快也沒有機會了;

2、老土而繁複的工作

批量採購了幾百個小號,技術好的用虛擬機,沒有技術的就採購二手手機,大概一部手機在50-80元,安裝群控軟件批量添加群和群好友,怎麼養號我就不說了,變得太快,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是起步階段獨立網絡,正常的操作,小編弟弟現在就有200多部手機養著幾百個號,養了兩年現在都是用WiFi也沒事,這個養號似乎是很老土的一個時期,但是他們用四層小樓懟了你們這些眼高手低的運營;

3、技術的重要性

按鍵精靈幾乎是必學的一門技術,群控的技能能夠為這些互聯網搬運工省去了大量人力支出,而往往只有這樣的團隊或者個人最後才賺錢;

4、無視的精神

很多時候是這樣,明明你開著直通車做廣告,100個98個跑了你不可惜,但是到了這種群營銷上面,發100條廣告有10個人罵你你就覺得是無效的工作。事實上群營銷的真諦也是看幾率成交,無視的精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基本上只有理解了這一點的才堅持下來了,所以為什麼微*商大部分都賺不到錢,外行的為什麼不願意做,這裡深層次的就是腦子問題了,思維固化比什麼都可怕;

總結:有人說這不算社群營銷,這就是硬廣,這裡小編我不會否認初代社群營銷除了人群的精準度稍高外,其營銷的方式幾乎就是硬廣,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可以看到這樣的營銷方式和過去到央媽投廣告是有本質區別的,或者說整個互聯網上不管是擁有大數據的平臺還是擁有小數據的商家,只要有數據就已經是一種營銷的進步,也是社群營銷的第一步,只是進步似乎不盡如人意,但是卻不妨礙我們研究,梳理,學習其發展軌跡和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