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下首家旅遊電商倒閉,行業開啟“雲遊”模式自救,近期西安酒店預訂量增長全國第一

近日,首家旅遊電商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疫情成壓死部分在線旅遊平臺的最後一根稻草。業內人士認為,或引發連鎖反應,眾多中小平臺不可避免地退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酒店業已率先開始回暖,其中西安近期酒店預訂量增長居全國第一。

疫情下首家旅遊電商倒閉,行業開啟“雲遊”模式自救,近期西安酒店預訂量增長全國第一

有旅遊電商啟動破產清算 阿里是其“二股東”

旅遊電商北京百程國際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百程旅行”)近日稱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無法運轉,決定關閉並啟動清算準備,成為首家在疫情衝擊下倒閉的電商。

公開信息顯示,百程旅行成立於2000年8月,為出境遊服務平臺,主要從事在線簽證辦理業務、旅遊度假服務、目的地服務,以及企業國際商務旅遊業務,總部設立在北京,並在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瀋陽、武漢設立六個分公司。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百程旅行曾被阿里看好。據公開資料,百程旅行於2008年3月獲得富達亞洲、銀瑞達千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3月曾完成由阿里牽頭的近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5年底,百程申請掛牌新三板,證券簡稱為“百程旅遊”,主要股東包括天津睿恆順、杭州阿里、瑞元資本、百程科技等。其中阿里持股16.47%,是百程網的第二大股東。

根據百程旅遊招股書,其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8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85億元、1.80億元、1.9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760.91萬元、-3662.60萬元、-2479.34萬元。對於連年虧損事實,百程旅行曾指出,主要是因為公司處於互聯網行業公司生命週期的前期,即業務拓展期,線上簽證辦理平臺的運營維護、百程旅行網品牌的培育以及IT系統開發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疫情前,百程旅行的資金情況已不是很好,而疫情影響給了其‘致命一擊’。”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買票潮”變“退票潮” 資金壓力致大量中小平臺退場

據悉,百程旅行倒閉,這也是疫情影響下,繼“途家”面臨現金流挑戰隱憂,CEO楊昌樂“下馬”之後,又一起旅遊電商“鉅變”。

自疫情暴發以來,旅遊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機票、車票、酒店等遭到大量退訂,銷售量不容樂觀。景區關門,活動取消,酒店封閉,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停止收客,國內旅遊業全面按下暫停鍵。

“元旦前後,我們針對寒假和春節黃金週,專門做的一波推廣營銷全白費了。”西安一家旅遊景區的營銷負責人嘆息道,受困疫情,整個景區停業。往常忙碌的春節,今年變得清閒。

對於此次疫情將會對國內旅遊業帶來的影響,中國旅遊研究院做了測算,預計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分別負增長56%和15.5%,全年同比減少9.32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分別負增長69%和20.6%,全年減收1.18萬億元。

文旅智庫專家周鳴歧認為,傳統知名景區關門歇業後日常運維支出較低,影響面不算太大。較慘的是B端渠道商、代理商和線下旅行社。有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原本預計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和收入會創新高,全都因疫情泡湯。

陳禮騰說,春節本是一個旅遊高峰期,但受疫情影響,旅遊業首當其衝,“買票潮”變為“退票潮”。此次因疫情造成的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退改,數億元級別資金需求受影響。這對於攜程、同程藝龍、飛豬、馬蜂窩等OTA體量較大的平臺來說,尚能從容應對。但對於大多數中小旅行平臺來說,大批量旅遊訂單的退訂與營業缺口或造成較大的資金壓力,因此將不可避免造成眾多中小平臺退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旅遊平臺主動蓄水 紛紛開啟“雲遊”模式

除了倒閉情況之外,在線旅遊平臺的裁員、調整等問題頻現。但旅遊企業在這個“蟄伏期”沒有消沉,而是積極尋找新出路,多種嘗試,主動蓄水。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各家在線旅遊企業使出渾身解數開啟“雲遊”模式:景區的線上遊覽、達人開闢雲直播、為旅遊從業者們開闢免費的“雲課堂”……採用多種手段進行行業自救,而新興的直播、虛擬VR技術基本成了各家的標配。

據悉,“雲旅遊”是疫情期間旅遊業的一次全新嘗試。目前國內已有至少20個城市、1000多家景區開通線上遊覽服務,給予眾多渴望出遊的人們提供了一次不同的體驗。

攜程旅遊專家魏黎明對華商報記者說,在線旅遊企業利用自身互聯網技術進行雲遊直播,一方面可以增強用戶粘性,另外一方面也實現了對旅遊城市在線“種草”,最終完成蓄水過程,“經此一疫,技術引擎也將成為在線旅遊未來的發展方向”。

“疫情倒逼行業和商家思考,如何變被動等待為主動蓄水。而直播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積極做旅行直播的商家能夠保持著跟粉絲的聯繫,有的已鎖定了一批疫情後的出行需求。”飛豬相關負責人認為。

回暖指數增強 西安酒店預訂量增長全國第一

隨著國家和各地相繼出臺文旅企業復工復產方案和幫扶舉措,部分景區陸續恢復開放,意味著旅遊業重啟復甦之路。不過面對危機,旅遊業的轉型之路已經開始。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日發佈《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N0.12)》,業界對國內旅遊市場信心足,26%認為疫情後會迅速恢復,66%認為會延遲1-3個月恢復,70%表示疫情後將全面恢復生產經營。

各旅遊景點景區相繼開業。攜程最新數據顯示,西安有230家景區正通過平臺進行網絡售票,截至目前有西安城牆、曲江海洋館等售票景區開放。

回暖指數明顯增強。據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中國國內(不含港澳臺地區)酒店超過9成恢復營業,西安預訂量增長全國第一,也就是說以酒店為首的旅遊業開始復甦。截至2月底,廣州、深圳營業酒店數量恢復到1月初水平,上海、成都等熱門城市恢復營業的酒店也超過95%。而在過去的一週,酒店預訂量較前一週上漲34%,增速上漲11%。顯然,旅遊行業已處於復甦初期。


疫情下首家旅遊電商倒閉,行業開啟“雲遊”模式自救,近期西安酒店預訂量增長全國第一

掃一掃,關注“長尾市場”,我們是經濟要素的推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