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2月26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天主教第266任教宗,在活動中出現咳嗽、聲音沙啞等症狀。隨後的兩天,他取消了一場在拉特朗聖若望大殿與羅馬神職人員共同出席的彌撒,並缺席了一場會議。這引發了多方猜測。


據意大利《信使報》報道,羅馬教皇方濟各接受了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檢測結果呈陰性。方濟各3月1日出席傳統佈道會時宣佈,因患感冒自己將無法參加即將到來的傳統精神靜修周活動,這是他自擔任羅馬教皇7年以來首次缺席該活動。


儘管教皇無恙,意大利的疫情卻並不樂觀。


目前,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經超過兩千例,成為歐盟疫情最嚴重、確診人數世界第三的國家。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人數暴增的源頭

2月21日前,意大利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僅3名。其中兩名是1月23日抵達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中國遊客,他們在八天後確診患新冠肺炎,成為意大利首宗確診病例。然而,20多天過後,確診人數開始直線上升:


2月21日,意大利境內才出現第四位確診患者;

2月24日,意大利全境確診病例增至229人;

2月26日,病例突破400個;

2月29日逾1000例。


由此,意大利成為全歐疫情中心。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2月22日意大利出現首例確診病例的小城科多尼奧的當地醫院


被媒體稱為“一號病人”的是一位38歲的意大利男子,他在洛迪省科多尼奧聯合利華公司擔任研究員。


2月14日和2月16日,這名男子分別在卡斯蒂廖內達達和科尼奧多醫院接受流感治療,使得未做防護措施的醫生和護士均感染新冠肺炎。據悉,在發病前,他在多個地區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小鎮跑步比賽、足球比賽等活動,還參與過紅十字會培訓以及多次聚餐。據估計,他已接觸超過五萬人。


他於2月21日確診新冠肺炎,隨後該患者的妻子、朋友均被檢測出陽性結果。這是意大利首個非輸入性確診病例。同日,意大利全境新增16個確診病例,其中14個來自倫巴第大區,2個位於威尼託大區。該名男子被當局確定為意大利兩個“病灶”——倫巴第大區和威尼託大區的病源。


隨後,疫情以這兩個大區為中心開始向周邊擴散,意大利北部成為重災區。不僅如此,意大利鄰國瑞士、奧地利相繼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捷克、丹麥等歐洲國家均出現來自意大利的輸入性病例。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南美的巴西也均受意大利疫情的波及,出現首個病例。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阿爾及利亞2月25日宣佈該國發現首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一名意大利人。這是3月3日,在阿爾及利亞卜利達省,醫務人員在定點收治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布法裡克醫院工作


國內因應受到影響。3月1日,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確診首個輸入性確診病例。患者為31歲意大利華僑,在意大利貝加莫一家餐廳工作,在中國境內的戶籍地為青田縣甌南街道。3月2日,青田縣再確診7例輸入性確診病例。該7例病例與首例境外輸入病例為密切接觸者,在意大利貝加莫同一家餐廳工作,無湖北武漢接觸史。


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宣佈隔離措施早已落實,其他國家也早已相繼隔離治療確診病患,意大利卻仍處在疫情高發期。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紅區以外,不停工不停學

意大利總理孔特稱:“我們一直很擔心,沒有低估疫情。”


2月25日,意大利6個北部地區政府已決定將學校至少關閉一週。倫巴第和威尼託自當週週一起禁止一切公開活動,包括文化、體育和宗教活動在內。首個病例出現當天,意大利當局就宣佈了停止來往意大利和中國的航班。可實際上,中意之間直飛航班只佔10%左右,90%的航班需要通過周邊國家轉機。


“航班停飛是政府的一場政治秀,作為他們已採取措施的辭令。”在利古里亞大區工作的中國人劉克如此評價,他於2月底從家鄉返回意大利,目前在熱那亞居家隔離。


在他所在的大區,居家隔離的不到1000人,多數是來自中日韓的亞洲人。食品生活類的基礎物資十分充足,儘管自疫情之初就搶購不斷,但補貨一直很及時。現在,當地衛生局(ASL)每天會打電話到劉克家中詢問他的身體狀況,並要求上報每日體溫。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3月1日,意大利米蘭聖西羅球場的標牌上顯示AC米蘭對熱那亞的比賽推遲至5月13日進行


“街上除了外來遊客少一點外沒什麼變化,也沒見過意大利人戴口罩。”劉克說。地方政府幾乎沒有宣傳倡導過防範新冠肺炎,對Covid-19這一新型病毒也並未詳細介紹過。


“唯一(見到戴口罩的)一次是在街上,兩個戴著口罩的意大利人面對面走著,走到對方面前居然摘下口罩開始聊天。”劉克不無驚訝,“他們摘口罩就是為了方便聊天,明顯是完全不懂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的。”


像劉克這樣選擇居家隔離的居民極少,熱那亞大部分居民仍正常生活、正常上班工作。“除了‘紅區’以外,幾乎就沒有停工。”劉克說。


“紅區”指的是意大利當局2月24日前後封鎖的倫巴第和威尼託兩個大區的十座小城鎮,其中屬大區首府米蘭城郊的城鎮居多。當局為避免疫情在威尼斯和米蘭大規模爆發,讓許多非封城地區的商戶都暫停營業,學校停課企業停工,意大利足球甲級聯賽(意甲)賽事被部分延期,年度盛事威尼斯嘉年華遭到腰斬。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意大利政府發佈公告要求市民不要外出(圖源:RFI)


但網絡上流傳的意大利已採取“武漢式”封城並不符實,封鎖的僅有交通要道,行人仍可從小路在各地之間穿行。“2月底米蘭要求酒吧不能開到18:00以後,但現在也基本上恢復正常了。”劉克說。


就讀於米蘭馬蘭歐尼學院的歐樂則深感擔憂,城郊多已“封城”,但地方政府卻沒有更多舉措。“起初為了避免恐慌,意大利當局曾考慮過只公佈重症患者,最終沒有這麼做。”歐樂說,“但是,即便疫情已經這麼嚴重了,政府既沒有宣傳也沒有提供身體檢查。”


米蘭的中國留學生們走在街道上甚至會被本地人豎中指、被大罵“中國病毒”。就在當地3月1日凌晨,歐樂準備前往住所斜對面的家樂福購買水和食物。


走到十字路口處,突然有一輛黑色小車在她旁邊停下,幾個意大利人從車上走下,對著她大罵“中國病毒”。她被嚇得即刻奔回住所,那幾個人則繼續尾隨,直到她進入屋內。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比歧視更令歐樂害怕的是學校的通知。3月2日,馬蘭歐尼學院宣佈從3月9日開始,學生需返校上課。歐樂班級上有一半都是中國人,她和同學們原本都已打算在最近兩天買機票回國。


卡拉拉美術學院裝飾系教授明確告知中國留學生:“戴口罩就別來上課,戴口罩就代表生病。”使留學生陷入兩難。


“我們不停地給教務處發郵件要求停課,收到的卻只有教務處的自動回覆郵件。上面寫了諸如‘我們會以學生的安全為重’一類的話,但學校好像以為只要消毒做到位了就不會有傳染。”


“我們真的很怕開學會讓學校變成下個鑽石公主號。”歐樂說。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自由與安全的博弈

直至今日,意大利官方對外的宣傳口徑仍是“健康人無需戴口罩”。意大利衛生部長斯佩蘭薩的顧問沃爾特·裡恰迪日前在新聞發佈會上強調說:“口罩只用於保護病人和醫護人員。”意大利衛生部頒佈的10條新冠防疫指南也規定:“在沒有呼吸道症狀的情況下一般人群不需要戴口罩”。


唯一的解釋是,目前口罩在意大利乃至整個歐洲的供應都已陷入短缺。政府如此宣傳,是為了避免民間搶購囤貨,保證本就匱乏的物資都能被用到一線。意大利護士工會則向意大利媒體表示,醫院的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防護服嚴重缺乏,很多地區早已用完。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3月3日,意大利佈雷西亞,醫務人員在醫院外搭建的帳篷中工作


除意大利以外,法國政府宣佈,口罩將被列入處方藥。英國當局也表示,將釋放部分存量口罩,以緩解市場需求壓力。德國政府此前也已經向藥店發出通告,優先保障醫護人員的口罩需求。


新冠肺炎高發時期,歐洲應急衛生系統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口罩缺乏只是一方面,在普遍追求個人自由、難以統一管理和調度資源的歐洲社會,政府的政策落實也極受民眾意願的掣肘。3月1日,威尼託大區沃鎮的居民聚集在廣場,手拉巨大橫幅要求“歸還自由”,抗議政府全面關停娛樂場所,大部分集會上的居民未戴口罩。


“不戴口罩”、“追求自由”或許是當下意大利對疫情防控採取自由派立場的縮影。

在新冠肺炎爆發的緊急時期,自由與安全的博弈會給意大利人民帶來怎樣的收益和損失,仍是對意大利社會、乃至整個歐洲的的考驗。


意大利成為歐洲疫情中心

2月28日,在意大利米蘭加里波第火車站,工作人員給車廂消毒


經濟方面的考量也存在著。


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和威尼託的經濟產出近佔意大利經濟產出的三分之一,出口約佔總出口的40%,是大量中小企業所在地。倫巴第則是歐洲三個最富有地區之一,人均GDP高於意大利其它地區百分之三十。


意大利總理孔特稱,意大利北部爆發的新冠疫情可能對意大利經濟產生最為嚴重的影響。在歐洲各國普遍經濟衰退,財政赤字的當下,徹底停工停學對意大利甚至整個歐洲的經濟衝擊是無法估量的。


確診人數還在不斷上升,截至3月4日下午15時,意大利的確診病例已經達到2502例。


意大利國家衛生研究所傳染病部門負責人喬瓦尼·雷扎表示,預計未來幾天確診病例數還會以較高速度增長。意大利的疫情發展和防控措施,遠不是外界所能想象的。起碼在目前,所有人都不能以樂觀的心態看待。


(文中劉克、歐樂為化名)


作者 | 黎璇

排版 | 阿麗菜

圖片 | 新華社

南風窗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