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邢臺:保春耕、抓生產、促就業 看第一書記們的“硬核”擔當

在鄉村、在基層,有這樣一群人,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第一書記”。防控需要時,他們時刻戰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生產需要時,他們又出現在田間地頭、企業廠房、雲端洽談會,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用責任與擔當推動基層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貢獻力量。

抗疫不缺位,扶貧不放鬆

“當前,我們不僅要做好村裡防疫工作,也要為企業開復工做好保障。”日前,平鄉縣西尹村第一書記閆文龍佈置著當天的工作。

西尹村有1400多口人,外出打工返鄉人口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自接到疫情防控任務起,扶貧工作隊成了疫情防控隊,駐村第一書記“變身”疫情防控隊員。駐村工作隊隊長兼村第一書記閆文龍把辦公地點設在了村路口監測點,他和村裡的扶貧工作隊、黨員幹部組成抗疫突擊隊,在村口值守、入戶排查,講解防疫知識,代買代購生活物品……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淘寶店開起來了,銷售渠道寬了,以後我的產品不愁賣了!”43歲的肖朝磊盯著電腦屏幕前的淘寶店,高興地合不容嘴。肖朝磊是西尹村扶貧小院戶主,他的小院生產加工著檔案盒製品,日前,他接受了網絡淘寶開店培訓後,順利開啟了淘寶店。

“開店只是起步,今天上午9點半在APP上還有講解淘寶店進階教學,一定要準時參加。”閆文龍在微信中對肖朝磊叮囑道。

據他介紹,抗疫不缺位,扶貧不放鬆。防疫期間,他們為全村7名扶貧對象開展了網絡就業培訓,讓他們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擴寬就業渠道。

邀請農技專家,助力春耕生產

眼下正值春耕忙碌時。2月29日一大早,在廣宗縣東莊村的蔬菜大棚裡,一場農技蔬菜專家現場把脈問診活動正在開展。市農業農村局駐廣宗縣東莊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孫元軍一直在忙前忙後。

聽說有農技專家要來,村裡的種棚大戶早早就來諮詢孫元軍。他耐心記錄下每一家的情況,帶著這些問題,和農技專家一個棚一個棚地查看指導。

“專家給俺們現場指導了蔬菜管理。澆水、施肥、室溫都是有講究的,不能盲目配比,聽了真是受益不少。”種植戶劉正霞說。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市農業農村局駐東莊村扶貧工作隊積極積極配合縣鄉村的安排部署。孫元軍在得知村裡有200米的防滲管道年久失修後,為了不誤農時,他立馬聯繫施工方,開始挖溝整修管道。

為了減少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駐村工作隊還制定了錯時分散春耕生產工作方案,實行個人申報備案制度,由村委會根據不同的種植品種和農時要求,科學安排耕種地塊,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確保疫情防控不缺位,脫貧攻堅不斷檔。

第一書記“搭橋”,企業、村民雙贏

2月29日,邢臺市住建局駐新河縣白楊林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陳志軍,聯合村兩委班子,來到該村區域內瑞田塑業有限公司和珠峰線纜有限公司,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和村民就業做好服務工作。

他在與兩個企業的負責人交談中,詳細瞭解了企業在復工復產和工人招聘上所遇到的問題。

當從企業負責人口中得知“用工短缺”時,他提議將村中閒置勞動力,通過培訓方式變為產業工人。

這一提議得到了企業負責人的認同,並現場表示“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他們將為白楊林村預留20餘個工作崗位供村民選擇,待全面復工後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招聘。同時對今年計劃中的“百企幫百村”相關事宜及幫扶措施進行了商討。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白楊林27戶貧困戶41名貧困人員雖然都已脫貧,但駐該村工作隊在入戶摸排時,仍不忘關注每一個脫貧戶的動態信息,及時掌握他們的生活狀況,防止返貧。通過送政策、送物資上門,盡最大努力在特殊時期保障脫貧戶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務實工作隊,項目謀劃不放鬆

隨著全市復工復產復市工作的有序推進,市人社局駐鉅鹿縣王虎寨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國平在配合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協調村內各機件加工戶、個體戶,鼓勵他們儘快復工復產,幫助他們查閱文件、複印證件,幫助他們到鎮政府跑辦有關手續。截至目前,該村已經提交復工復產手續5家。

疫情防控不放鬆,促進生產志要堅。工作隊審時度勢,提前謀劃,與村“三委”幹部一起對照去年的項目謀劃,逐項進行落實,鼓勵貧困戶積極參與特色種植項目,由村裡幫助流轉土地。

截至目前,村裡已完成流轉土地10畝,用於發展克瑞森葡萄種植;完成流轉土地540畝,用於和山東魯花集團合作種植優質花生品種,魯花集團負責全部回收。

“春暖花開,疫情過後,王虎寨村將是一副嶄新的姿態!”工作隊第一書記黃國平自信地說,截至目前,工作隊已經和村裡謀劃了特色種植、道路硬化、街道綠化、工業區建設等多個幫扶項目,有些已經開始了前期準備和實施。

對此,該村支書宋雲廷說:“市人社局的工作隊,是我們村群眾公認的真心幫扶的工作隊,實在辦事的工作隊,認真務實的工作隊。”

不回家“爸爸”,讓“家人”家門口掙錢

“爸爸,讓我看看你的家……”每天晚上,剛滿3歲的女孩妞妞(化名)都要跟爸爸常振剛視頻通話。常振剛是邢臺市國資委駐新河縣白神首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因駐村時間長,回家少,妞妞一直覺得爸爸的“家”在村裡。

疫情來襲,扶貧工作隊又成了防疫“急先鋒”,與村裡黨員幹部一起,築起維護群眾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眼下,村民出村不便,影響了收入,常振剛便鼓勵村民做家庭手工,守著家門口掙錢。村民付振宇會木工,這一段時間做起了皮墩,一天能做10多個,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渠道銷售,賣得還挺火。

“最近,我和村幹部正跟一位投資商洽談黃牛養殖項目。今年秋天,村裡的首批40畝軟棗獼猴桃就能收穫……”常振剛望著眼前長勢喜人的果園說:“等疫情結束,我就把閨女接到村裡來,讓她好好看看爸爸的‘家’。”(來源:邢臺日報 編輯:肖延昭 青媒編輯:周佳博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