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新冠疫情後—蛋雞產業如何健康持續發展

自新冠疫情以來,各地封路、封村,阻斷了生產資料運輸及交易,雛雞、雞蛋運輸難;飼料、燃料、蛋託及週轉箱等漲價,蛋價驟降,資金週轉困難,招工難等,對蛋雞產業造成較大影響。為降低新冠疫情的影響,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國家多個部委、河北省陸續出臺支持農業生產的文件,疏交通、籌資金、促生產;廣大畜牧獸醫工作者獻計獻策,提出了“衛生消毒、飼料資源開發及營養調控、強制換羽”等應激措施。

為了幫助廣大蛋雞養殖企業更好開展工作,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保定綜合試驗站站長、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鄭長山製作了“新冠疫情後—蛋雞產業如何健康持續發展”培訓課件,點擊下載認真去學習一下吧!

概述:自新冠疫情以來,各地封路、封村,阻斷了生產資料運輸及交易,雛雞、雞蛋運輸難;飼料、燃料、蛋託及週轉箱等漲價,蛋價驟降,資金週轉困難;顧工難等,對蛋雞產業造成較大影響。為降低新冠疫情的影響,儘快恢復農業生產,國家多個部委、河北省陸續出臺支持農業生產的文件,疏交通、籌資金、促生產;廣大畜牧獸醫工作者獻計獻策,提出了“衛生消毒、飼料資源開發及營養調控、強制換羽”等應激措施;蛋雞養殖場開展生產自救,併為抗擊新冠疫情第一線的醫務、公安等工作者捐獻雞蛋、消毒防疫物品,譜寫了新時代的絢麗篇章。

河北省是蛋雞主產區,蛋雞養殖已成為農民增收,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助推劑,其產值佔畜牧業產值的半壁江山。同時,蛋雞養殖逐漸向西部丘陵貧困區發展,助推2020年實現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攻堅戰。疫情過後,因春雛減少,一批老雞要淘汰,會消減過多的存欄量;以及此期的封鎖,也會降低疾病傳播風險;同時,人們會審視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適度規模、生態養殖、種養結合、可追溯體系、合作平臺等會迸發出勃勃生機,促進蛋雞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蛋雞產業面臨的問題——蛋品安全、環保、效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嚴禁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汙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

據報道,雞蛋中氟苯尼考、恩諾沙星、環丙沙星、阿莫西林等偶有檢出。追溯根源:一是人為(開產前投藥殘留等);二是誤入(未詳看說明或使用假藥,某些生物製品,汙染的水源、原料或拌料灌);三是非孵化種蛋(蛋雞、肉雞);四是汙染(殺蟲劑等)。

藥殘(獸藥、農藥、殺蟲劑等)、重金屬(鎘、鉻、鉛、砷、汞等)、微生物(大腸桿菌、沙門氏菌)。

——整理中

來源:陽光畜牧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