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一般來說,孩子在上了初中之後才會進入青春期變得叛逆,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家長反應在孩子上幼兒園、小學的時候就已經進入“青春期”變得叛逆了。為了孩子著想,有的事是不允許孩子去做的,可是越不允許孩子越會去做!其實這是孩子被自己腦海裡的“白熊”綁架了,我朋友張琳的孩子就是如此。

張琳本身非常的優秀,可是她的孩子卻從小就調皮搗蛋,和張琳自己沉穩有禮的性格完全不同。因為張琳自己本身很優秀,她也從小就嚴格地要求孩子,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張琳制止孩子做這做那。本意是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教導變得優秀,可孩子的行為卻和張琳的要求背道而馳——孩子調皮搗蛋的行為都不知道讓張琳向別的家長道歉多少回了!

其實張琳不斷的禁止孩子做這做那會讓孩子被自己腦海裡的“白熊”綁架,從而做出和要求相反的行為。那麼孩子腦海裡的白熊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緣於心理學上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白熊實驗。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著名的白熊實驗

在進行這個實驗時,心理學家會要求大家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但是參與者在聽到這個要求之後,思維馬上被激活了,很快的大家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了一隻白熊的樣子,這就是“白熊效應”,也被稱為“反彈效應”。

孩子就好像參與白熊實驗的參與者,越是制止他做什麼事反而讓不能自控的他越會去做。其實,有很多父母日常會做的行為都會助長孩子腦海裡“白熊”的氣焰,導致孩子被腦海裡的“白熊”綁架!那麼有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被他腦海裡的“白熊”綁架?家長又該嘗試做哪些行為讓孩子遠離“白熊”呢?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被腦海裡的“白熊”綁架?

第一,經常批評、抱怨孩子

相信很多的父母會經常批評孩子、抱怨孩子做的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很多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能夠在父母批評了一遍之後就不再犯,這就有了張口閉口就批評孩子的父母。另外,現在的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學業成績,所以也經常可以聽到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這就像白熊實驗的結果一樣,越是想要忘記,反而記得越是牢固;越是不讓做,越會想做。父母口頭上的責備對於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且還會在孩子的心裡深深的留下自己不如別人的印象。

這個時候孩子很可能就開始自我放棄或者產生逆反心理,依然做著那些讓父母暴跳如雷的事情。其實這種情況很好理解,相信身為父母的你也不會喜歡有人一直在責備自己、否定自己。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第二,不斷的禁止和說教

從孩子還不能聽的懂大人的話開始,父母們就已經開始不斷和孩子說哪個能做,哪個不能做;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孩子已經知道了各種利害關係,父母還在不斷的說教,或者說完全不顧孩子的想法,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而禁止孩子做各種事情的話,就會收到反效果。

完全可以理解各位父母的心情,但是要真正、更好的達到目的的話,父母不應該一意孤行的禁止孩子做有的事,次數多了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而被腦海裡的“白熊”綁架。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第三,不鼓勵孩子或者敷衍的肯定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後通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在責備,而孩子做好了事情之後卻鮮少有見到父母充分鼓勵或者肯定孩子,常見的只有父母告誡孩子不要驕傲。這本沒有錯,謙虛可以更好的促使孩子進步,但是別忘記了,孩子也需要肯定和鼓勵。

如果孩子做好了某件事,而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鼓勵和肯定或者說沒有得到正反饋,那麼孩子可能就沒有動力再去做好類似的事情,下次做出的行為很可能就是父母眼裡“不聽話”的行為!而這並不是父母想看到的,試問哪個父母會不希望孩子事事都做得好、做的棒呢?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如何讓孩子遠離腦海裡的“白熊”成為聽話的孩子?

第一,直奔主題,高效解決問題

很多父母確實發現了孩子的問題,也想要孩子進行改正,可是他們採取的措施卻是百年不變的責備、抱怨;在孩子眼裡父母就是在自己耳邊不停的碎碎念,可對於解決問題一點實際的幫助也沒有。

其實孩子自己也很想要解決問題,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解決;為了避免孩子因為聽了自己喋喋不休的責備和抱怨而被腦海裡的“白熊”綁架做出逆反的行為,父母應該停止採取這樣的方法,應該直奔主題,和孩子一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該怎麼做

強硬的說教也會使得孩子被腦海裡的“白熊”綁架,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做出相反的行為,父母應該更好的採取實際行動,以身作則;長此以往,不用父母說什麼,孩子就已經被父母的言行舉止所影響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了。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第三,相信孩子,和孩子做約定

強硬的禁止命令或者囉囉嗦嗦的牢騷都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做出父母不願看到的行為。父母需要相信孩子,和孩子平等的相處,通過和孩子制定公平的約定來約束孩子的行為,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讓孩子自發、主動的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平等的和孩子相處、相信孩子也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肯定,這可以在不硬碰硬的情況下就很好的避開“白熊”。


越不答應娃越想做?不想孩子被腦子裡的“白熊”綁架,試試這樣做


為什麼父母越不允許孩子做孩子越會去做呢?並不是孩子不曉得利害關係,也不是孩子不聽話,因為父母經常性的責備、強硬的命令等使得孩子被他腦海裡的“白熊”綁架,有逆反心理從而做出父母不願看到的行為。父母們可以通過以身作則、高效解決問題以及平等的和孩子做約定讓孩子遠離“白熊”!大家有沒有讓孩子遠離“白熊”的方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