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一開口就知道,老二次元了。”


雖然日本動漫在製作時往往以青少年作為受眾,但也會在偶然間吸引一些高年齡段的“老二次元”。


據日媒報道,一位 87 歲的老奶奶愛上了漫畫《鬼滅之刃》,尤其鍾愛其中對親情和家庭的描寫。她不僅十刷了自己喜歡的回目,還繪製了主角炭治郎的插畫。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沒有她硬核吧。


無獨有偶,日本知名綜藝節目主持人田村淳,在看完《Lovelive Sunshine》之後也被動畫所吸引。《Clannad ~ After Story》、《輕音少女》、《魔法少女小圓》等“阿宅不得不看的”動畫名作被他翻了個遍。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這位 47 歲的綜藝主持並不是一開始就對動畫感興趣的。相反,他以往總是帶著主流文化對動畫的偏見。在偶然接觸動畫《LLSS》之後才真正體會到了日本動畫的魅力。反過來他甚至做了一檔節目來講宅文化的內容。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而商業公司吸引這群“老二次元”的策略,甚至造成了一段饒有趣味的商業佳話。


眾所周知,日本國民級偶像木村拓哉是漫畫《海賊王》的鐵粉。他也經常參與《海賊王》的官方活動,甚至在一檔節目中來到作者尾田榮一郎的家中烤肉。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顯然作為統治了全亞洲 30 年的傳說級藝人,這位“老二次元”接下這麼多《海賊王》相關活動並不只是因為個人興趣。一方面他與富士電視臺多年來合作密切,而《海賊王》恰好在富士臺首播。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受眾裡有一批海賊王的“老”粉絲。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像木村這樣以少年感起家的偶像,往往有一大批“媽媽粉”。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這些媽媽粉可往往是真正的母親。


她們往往年紀較輕,孩子大概七八歲,正是在家長陪同下看《海賊王》的年紀。這些媽媽雖然不一定是《海賊王》的粉絲,但至少說得上十分熟悉。


木村參加這些活動,既發揚了自己的興趣,又拉近了與粉絲的距離,還用自己的流量幫《海賊王》打廣告。


真是皆大歡喜..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但動畫畢竟是面向青少年的,像前面的 87 歲老奶奶這樣半路出家的老二次元還是少數,更多的老二次元則是從青少年開始就將自己的愛好保存到了現在。


日本“宅王”岡田鬥司夫就是其中的傳奇。


他從小喜歡科幻小說、動畫、漫畫、特攝劇這些“御宅”的興趣,加上自身又是富二代,導致積累頗深。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在參與承辦第 20 屆日本科幻大會時,結識了來自大阪藝術大學的庵野、赤井、山賀等一行人,製作了大會的開場動畫。幾年後,製作團隊原班人馬集結成動畫公司,這就是日後在動畫史上如雷貫耳的 GAINAX。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岡田在 1992 年脫離 GAINAX 後,深感社會對宅群體抱有嚴重偏見。他利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可能其中金錢佔了很大一部分),在東京大學開了一門叫《御宅學概論》的課,還自稱“宅王”。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注:這是臺灣御宅團體“傻呼嚕同盟”復刻的《御宅學概論》)


雖然這個稱號實在傲慢,但畢竟資歷和創作擺在那裡,確實也沒多少人敢和他叫板。於是這門課也開起來了,他也被作為宅文化的代表,到各大綜藝節目上發聲。


而在中國,這樣出身優越的“老二次元”也不少。


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早期只有大學才能上網,大學 BBS 自然就成為全中國最早討論新鮮事物的場所。而這些新鮮事物自然就包括日本動畫。


這些當時的“天之驕子”們逐漸聯合起來,開始為他們的愛好發聲。他們建立的論壇和雜誌,是中國宅文化的第一份火種。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從這些人中,走出了許多現在仍然戰鬥在文化界一線的工作者:


北電客座教授、前 Acfun 總編、《24 格》總編劉炎焱老師,是 NEWTYPE 論壇和《夢幻總動員》等雜誌的創始人;


優酷土豆動漫中心總監葛仰騫老師,曾擔任《夢幻總動員》等雜誌的主編,現在仍在網上維護一個宅文化電臺;


知名作家馬伯庸,則是 2001 年創辦的 Stage1st 論壇動漫板塊首任版主,他當年模仿《銀河英雄傳說》的寫作幾近以假亂真;


《年華是無效信》作者、《悲傷逆流成河》導演,知名青春小說作家、導演、編劇趙佳蓉(落落),曾在《夢幻總動員》中擔當編輯;


而另一位編輯 jedi 則一直深耕雜誌領域,現在幾乎碩果僅存的硬核 ACG 雜誌《二次元狂熱》就是由他進行監製;


愛活網現任總編天蒼零,建立了國內首個《翼神傳說》的粉絲站,也曾長期在《夢總》等雜誌撰稿,她現在還在維護著一個界面稍顯古老的日本文化資訊網站;


……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注:劉炎焱老師在《今日影評》談《阿麗塔:戰鬥天使》)


回到“老二次元”這個詞上來。


前面列舉的這些前輩,在“二次元”一詞流行之前,就已經在日本宅文化方面深耕多年,他們“老二次元”的名號,也是我們處於後輩視角的附會。


前面提到的岡田鬥司夫,似乎就不願意與日本現在的“二次元”為伍。早在 2007 年,他就出版了一本名叫《阿宅, 你已經死了!》的書,感嘆宅風日下人心不古。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而當年的“萌二”變成了前輩之後,也對過去的自己展開了清算。從“二次元語錄 bot”的羞恥狂歡,到“吶”字當頭的嘲諷與解構,再到“老二次元”這樣不帶惡意的戲謔,一代阿宅最終與自己的中二往事達成和解。


別一口一個“老二次元”了,看看這些人,你可能有些自愧不如


當然,不論時代怎樣變化,熱愛與鑽研永遠是宅文化的精神所在。即使對自己的中二往事感到羞恥,即使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脫宅”,這兩者也將成為被我們永久銘記的精神財富。


擁有這種精神財富的,不論年齡大小,它總能保持一種看上去有些中二,但又並不羞恥的青春活力。


上一代的二次元愛好者已經用行動證明了他們對這個文化行業的熱愛。同樣的問題也繼續留給了我們:


你仍然保有這種對二次元的熱愛與鑽研嗎?


你會與你的中二往事和解了嗎?


你會成為,或者你希望後輩們真正尊敬地稱你叫“老二次元”嗎?


---- End ----

關注公眾號 情報姬(paperji),得到ACGN更多有思想有意思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