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漳州:讓工業製造“聰慧過人”

  漳州臺商投資區宏泰打造智慧製造基地,平均每30秒可產出一臺POS機,每天可貼裝近8000萬個電子零件。

  



漳州:讓工業製造“聰慧過人”

  宏泰智慧製造基地自動碼垛系統 盧慶華 攝


  智能製造是先進製造、信息、技能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的集成和融合,體現了製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要求。漳州臺商投資區宏泰智慧製造基地就是智能製造的“先行企業”。如今,宏泰平均每30秒可以產出一臺POS機,每天可以貼裝近8000萬個電子零件,這是宏泰智慧製造基地自動化生產線的生產效率;用機器人代替人力生產,企業整體自動化率達60%以上,部分車間已經實現“無人工廠”的生產模式。

  轉型

  打造智慧製造工業4.0基地

  宏泰智慧製造基地位於漳州臺商投資區。2015年底,宏泰集團董事長曾琦與時俱進,走在企業轉型升級的前列,和企業高管一起打造宏泰智慧製造工業4.0基地。目前,基地設有電子廠、塑膠廠、模具廠、自動化廠、裝配廠、樂器廠和現代物流中心等配套設施,產品包括移動支付、通訊產品、網絡、醫療電子、汽車電子、電子樂器等50多個品種,成為臺商投資區乃至全市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之一。

  雖然這是一個工業製造基地,但基地的“構造”與一般工廠大不相同。因為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聰慧過人”,是企業優秀的“生產總管”,負責各個生產車間、每道生產工序之間的協調工作,讓冰冷的機器具有感知、思考能力,可以進行分析、判斷、構思和決策等。

  精準

  體力活“自動化”腦力活“智能化”

  走進廠房,只見繁忙的不是生產工人,而是機器人和機械手。近百米的流水線上,不同的機械手一起開工,飛舞旋轉著手臂,將一個個零碎、小巧的零部件安裝到電路板上各個點位;地面上,來回穿梭的AGV自動導航物流車,根據服務平臺的指令,準確地從倉庫裡拿出所需要的配件原料,把原料送到對應的工位上,再將成品送到倉庫入庫。當前方有人或障礙物時,AGV自動導航物流車會很“靈活”地停下避讓……“我們的生產線上,產品製造都由機器人、機械手‘主導’完成,自動化率達到了95%。”電子一廠總經理卓麗萍告訴記者。電路板生產工序多且複雜,在自動化改造前,這條生產線大約需要五六十名員工,通過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進行管理控制後,如今只需要10多名員工就可以完成操作,組裝合格率也高出了不少。

  在SMT車間,每天要確保零誤差、有序地貼裝近8000萬個電子零件,除了有自動化的設備,還要在智能的生產系統控制下才能實現。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將“互聯網+”應用到智慧工廠的客戶端、物料供應端、智慧製造、質量控制、人力資源、實施成本與銷售、中央倉儲與配送全過程,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智能製造與智能供給的服務平臺。這讓生產設備不但能幹“體力活”,還能自主分析數據,發出指令,承擔“腦力活”。當客戶下單要訂製一批款式獨特的產品時,他可以登錄平臺選擇產品原料、款式、品牌、設計等信息。訂單生成後,平臺會根據客戶定製要求自動引入生產,實現訂單至交付全流程可視,做到從下單到出貨“無人化”,極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拓展

  “智能化”延伸整個行業

  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帶來的變化,不僅僅是企業自身成本降低、效率提升,其“影響力”還可以擴展到整個行業。曾琦博士表示,中國大部分中小企業工業規模不夠大,要達到工業4.0標準是很困難的。而宏泰打造的服務平臺,可以通過雲端,為入駐的中小型企業提供資訊服務,物料控制、物資控制、中央貨倉、生產管理、品質管理以及工業自動化的升級等服務。在保證企業彼此之間的信息安全,互不干擾、互不洩露的前提下,幫助他們提升工業製造能力,快速實現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目前,在宏泰漳州智慧製造基地的智慧工廠,是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上的一個樣板工廠。曾琦滿懷信心地說:“未來,宏泰製造要從製造商轉變成為‘服務方’,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在宏泰智慧工業4.0+智能製造服務平臺的服務下提升製造品質與效率,為國家制造業強國戰略和‘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實施,作出新的貢獻。”(本報記者 楊奕)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漳州:讓工業製造“聰慧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