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文|西紅柿媽媽

還記得一度刷爆朋友圈叫《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番茄炒蛋》的廣告視頻嗎?一位美國留學生為了在國外同學面前露一手,在美國時間下午4點多發微信問媽媽番茄炒蛋怎麼做。最後在爸爸錄製的媽媽做番茄炒蛋的視頻指導下,炒出了一盤美味佳餚,獲得了外國友人的稱讚,滿屏的“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

廣告視頻的最後,外國友人說起中國和美國的時差,男孩才意識到爸爸媽媽是在凌晨四點多給自己拍視頻示範怎麼做番茄炒蛋。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對於這個視頻廣告,有網友表示:但凡懂事一點,都不會因為一盤番茄炒蛋,把正在深度睡眠中的父母吵醒。更有網友發問:為了在外過朋友面前秀一盤番茄炒蛋,三更半夜吵醒熟睡中的父母求助,不是媽寶男是什麼?

媽寶男,簡單通俗點講就是男孩子任何事情都要依賴媽媽詢問媽媽的意見和看法,凡事都要媽媽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常聽到一些家長的抱怨:自家男娃,膽小不愛說話,動不動就哭,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男孩的男子氣概,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需要家長在養育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引導和培養。尤其是媽媽,在日常帶娃中,一定要避免這幾種行為,不然會毀掉兒子的男子漢氣概:

1、媽媽過分強勢,總要求兒子乖乖聽話

男孩小的時候處於探索階段,對身邊一切事物都非常的好奇,所以會表現得並沒有像父母要求的這麼乖。很多媽媽為了減少帶孩子的功夫和精力,會主觀意識上向孩子發出“不行”指令,要求他們乖點。當兒子依舊不按照媽媽意思聽話時,媽媽就會發出更加強勢的阻止語言和動作來要求孩子。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長期的強勢要求,很容易導致男孩對媽媽言聽計從,使得孩子慢慢喪失了自主意識,性格懦弱,變得沒主見,養成了一個極度依賴媽媽的“媽寶男”。

2、媽媽過分嚴厲,總用責罵的方式教育兒子

秉承女弱男強的觀念,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對女孩會偏向溫柔,對男孩總是嚴厲糙養。當男孩闖禍或者犯錯時,為了磨鍊男孩變得更強大,媽媽會刻意嚴厲批評訓斥:你怎麼老說不聽!你怎麼又闖禍!你怎麼又錯了!你怎麼這麼笨…

過分嚴厲或者經常給孩子定下他根本無法力所能及的目標。日積月累,孩子的自信心會一點一點地被消滅,過分的嚴厲也會逐步削弱孩子對事物的積極性,最後只剩下自我懷疑,畏畏縮縮,無法獨立,更別說培養出男子氣概了。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3、媽媽過於溺愛男孩,包攬所有事情。

孩子都是父母愛不釋手的小可愛,有些媽媽因為疼愛孩子,明明是孩子犯錯了捨不得責罵,卻把所有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孩子摔倒了說:對不起,都是媽媽沒看好你才讓你摔倒了;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時打架哭了說:不哭不哭,都是媽媽不好,媽媽應該跟你一起玩;當孩子闖禍時說:沒事沒事,媽媽的錯,都怪媽媽沒有事先告訴你…

為了保護孩子,為了快速哄好孩子,為了疼愛孩子,一味地把孩子的闖禍或者是遇到的所有小插曲或者攬到自己身上。久而久之,男孩從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問題,無法清晰地判斷問題和認識自我,從媽媽的包攬做法中學會了推卸問題,遇事不懂得看問題根本,難以獨立。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男孩的男子氣概不是家長特地教出來的,而是從家庭成員尤其是媽媽,從自身言傳身教和自我改正中帶動的。而爸爸作為家庭中男孩子重點模仿和學習的男性榜樣,在教育過程中尤其不能缺席。

當男孩顯得過於陰柔安靜,遇事膽小沒主見,容易哭掉眼淚,媽媽必須要開始審視自己在日常帶娃中或者自身言行舉止是否給孩子潛移默化傳遞了不好的影響。

都說女孩富養男孩要散養窮養,其實男孩的日常教育比女孩要難得多,需要父母的男性和女性角色相互配合去引導孩子在成長中慢慢把男子氣概從小培養起來。孩子從小帶好了,長大後父母可以少操很多心,媽媽們一定要警惕日常無意識把男孩養成了媽寶男。

今日話題:你有以上三種行為嗎?

注: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有男孩的,媽媽不要有這三種行為,不然兒子將來很沒“氣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