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聚焦“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市政協協商議政取得新成果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羅曉靜)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正式開幕,市政協主席吉林代表十三屆市政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吉林在報告中稱,去年,市政協聚焦“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協商議政取得新成果。

聚焦“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市政协协商议政取得新成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北京正在向著“國際交往中心”的定位前行。去年,市政協圍繞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消費樞紐型城市,組織專委會與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聯合調研,召開常委會議深入協商,提出建立國際消費樞紐型城市發展指標體系、提升北京國際教育消費影響力、打造國際文化藝術之都、增強高端健康醫療消費供給能力、營造國際一流消費環境等建議。

北京也在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市政協去年圍繞懷柔科學城建成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對照國際著名科學城進行比較研究,充分吸收科學家意見,召開主席會議進行協商,提出儘快建立大科學裝置開放運營機制、出臺先行先試政策、加強對領軍人才及團隊的支持等意見建議。

在促進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方面,市政協去年也做了大量工作。吉林表示,圍繞推進“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市政協協同組織4個區政協、10個街道鄉鎮開展實地調查和研討論證,召開常委會議進行協商,提出加強“12345”平臺建設、強化改革決策部署落實、推進街道綜合執法等建議。

吉林在報告中稱,市政協著力推動民生福祉改善提高,圍繞“迴天地區”三年行動計劃落實情況開展居民滿意度問卷調查,通過迴天社區微信公眾號徵集居民意見,召開主席會議進行專項監督,提出補齊補好民生供給硬件短板、加強對跨地區多部門協作項目的協調、推進基層治理改革等監督意見。

圍繞完善預約診療和改善院前醫療急救服務,連續跟隨急救車開展調研,訪談一線醫護人員,召開主席會議開展協商,提出增強預約診療服務能力、明確全市急救資源整合時間表、加強急救隊伍建設等意見建議。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羅曉靜 協作記者 王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