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組老照片:手工上色晚清人像,很會表演的晚清那些戲子漂亮美女


手工著色技術的起源,跟人們的生活習俗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

在攝影術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習慣將逝者的遺像畫成黑白畫像安放在家中,所以當單色攝影術傳入中國之後,很多中國人都會產生一種不吉利的心理,當時也有‘攝像機會攝取人的魂魄’的說法,也反射出人們不接受,牴觸的心理狀態。

在這種心理狀態的情況下,催生了照片手工著色技法。

照片著色在中國的發展初期,許多從業者都是從畫像師轉行,他們利用自己的繪畫才能給黑白照片手工著色,照片著色水平的高低和著色師傅的技術和審美以及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中國不同地區的照相館,著色水平也有著明顯差異。

“近之如京滬杭京津,遠之如川貴甘陝粵桂等地,每年由影迷服務社總銷售彩色照數近七千五百萬幀,雖然歸功於影迷服務社聘請專家著色,色彩無不鮮豔奪目,但究竟還是大眾嗜好有色照相的緣故。”

晚清民國時期的手工著色照片主要以還原當時的社會場景以及人物肖像為主要目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照片可以更好的瞭解當時的民俗與人們的生活環境;

通過這些照片,我們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真實氣質,他們的生活環境。

這些珍貴的手工著色照片,不僅體現出當時從業者的審美水平,也為我們完美的呈現出晚清老百姓的生活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