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一 產後要儘早下床,多活動,更利於身體恢復,一直躺著不動,可能會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二 頭三天不是沒有奶,只是奶太少,看不到,擠不出(手法不對),但一定要給寶寶多吸,銜乳姿勢也要正確。

三 每天通過大小便和體重情況判斷寶寶攝入是否充足

雖說哺乳是媽媽的天性,絕大多數媽媽只要哺乳方法正確都會有奶,但不能排除有一些寶寶掛在媽媽身上吃奶,但就是沒吃到的可能性。

所以產後每一天都要密切觀察寶寶攝入是否夠。

因為頭三天乳汁太少,寶寶吃奶時看不到明顯的吞嚥,觀察大小便和體重就尤為重要。


大小便

寶寶出生後頭一、兩天可能只尿溼一、兩片尿布,第三天至少三片溼尿布,第四天至少四片溼尿布,第五天至少五片溼尿布,第六天開始,每天最少應有六片中等重量的一次性尿布。重量相當於將二至三湯匙的水倒入一片一次性尿布裡。(尿布重量標準摘自國際母乳會)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出生後的頭一、二天,寶寶排出黑色或墨綠色膏狀胎糞,從第三天開始,每天的排便次數將會增加到最少兩到三次,顏色慢慢過渡為金黃色。


看體重

判斷乳汁是否充足的金標準是體重。

出生後頭幾天,因為胎便等的排出,還有剛開始幾天的確吃到的奶不多,寶寶體重會略有下降,稱為“生理性減重”,一般下降小於7%都屬於正常,超過10%算異常,7-10%之間需要諮詢評估哺乳情況以及媽媽生產時有沒有使用大量補液等。

一般出生後的減重在第五天就應該回升,在2周內恢復至出生體重。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警惕寶寶可能攝入不足,需要找專業母乳指導評估母乳餵養狀態,適時做出調整:

生理性減重超過7%-10%

大小便次數未達標

第4天后出現結晶尿

第5天體重繼續下降

第5天大便未變為黃色


四 產後可以刷牙、洗澡,用軟毛牙刷,注意保暖就好

很多媽媽在孕期和產後初期都會感覺牙齦敏感,容易出血,這是因為激素水平改變導致的,此時更要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否則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口腔疾病。

可以選用軟毛牙刷來緩解“牙齦敏感,容易出血”的問題。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產後媽媽如果身體狀態好,可以儘快洗澡,注意保暖,在惡露乾淨以前都是淋浴。

剖宮產的切口大概要一週左右才能癒合,之前如果洗澡需要做好防水保護,儘量不讓傷口碰到水,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水,洗澡結束後要擦乾水跡以及消毒傷口。

五 可以吃常溫水果、涼水,甚至冰水(只要媽媽沒有不舒服就行)

很多人會說中國人體質不同,不能吃冰的,別說是在月子裡,就是平時也從來不吃冰的涼的。我們尊重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對於產後就想吃冰的涼的媽媽,我們更是打10086個電話。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只要媽媽沒有覺得不舒服就行,並不會留下什麼所謂的後遺症——月子病。水果也不需要加熱後再吃,維生素都被破壞了。也不用擔心吃了冰的東西影響乳汁,冰的東西到胃腸道後早就不冰了,乳汁也是恆溫的。


六 新生兒乳頭凹陷很正常,不需要擠乳頭

小寶寶出生後乳頭凹陷很正常,大多數以後都能長出來,給小寶寶擠乳頭不僅不會讓乳頭凸出來,還可能造成乳房損傷,一旦乳芽被徹底破壞,這個孩子以後就會沒有乳房,對於女孩子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七 產後頭1-2月,母乳親喂真的很辛苦

絕大多數產前學習班,只會教給媽媽哺乳方法,而很多媽媽學習後就覺得胸有成竹了,產後只要頻繁餵奶,喂完寶寶就睡覺,睡醒再吃就好。

等寶寶出生後才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寶寶一吃就睡,吃一次一個多小時,一放下就醒,半夜經常不睡……

這些其實都是產後頭1-2月母乳親喂的常態。

有研究發現,產後頭5周母乳餵養需要付出的努力是超過配方奶餵養的。但5周後母乳餵養會越來越容易,而配方奶還是一如既往地需要做那些事情。所以,媽媽們,產前瞭解母乳餵養的常態,產後堅持吧~守得雲開見月明。

八 雞湯、豬蹄湯、甲魚湯,統統不發奶

奶是寶寶吃出來的,不是媽媽吃出來的,如果媽媽產後不頻繁有效哺乳,而只是靠所謂發奶的湯來催奶,只會把自己吃成一個大胖子。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循證醫學證明沒有特殊的發奶或回奶的食物,當媽媽心情放鬆時,即使喝一杯溫開水也很容易刺激媽媽產生奶陣,各種發奶湯的原理其實就跟喝溫開水差不多。

油膩湯水不僅沒什麼營養,而且高脂肪、高嘌呤,對身體健康有害,容易導致體重增加、血脂升高、尿酸升高等等。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更重要的,還可能導致媽媽反覆堵奶哦!

不想變成大肥媽,就從產後拒絕油膩的湯水開始。


九 寶寶的臍帶不需要常規消毒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臍部發生感染,但研究發現如果每日使用消毒劑消毒臍部,可能殺死幫助臍帶乾燥和脫落的細菌,反而不利於臍帶脫落。

孩子是正規醫院出生,家庭衛生狀況良好,孩子的臍部沒有受到汙染,就不需要常規消毒,保持乾燥,等待自然脫落就行。

保持尿布摺疊在臍部之下,從而將臍部暴露於空氣中,可能有助於臍帶乾燥。


十 在產後第二晚,寶寶會哭得撕心裂肺,不是沒吃飽,而是沒有安全感

寶寶原來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有子宮緊緊包裹,溫暖的羊水,還有各種血管雜音,媽媽的心跳聲,這是一個他熟悉了9個月的環境。

但是產後他離開了媽媽的子宮,來到了人類世界,第一晚,他還在昏昏欲睡中,沒有發現周圍的變化,但是第二晚他卻猛然發現這是一個陌生冰冷的地方,他覺得不安全,他想找媽媽。

​很有必要知道的產後常識有哪些?

如果離開了媽媽的乳房,他只能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無助害怕的心情。他真的不是餓了!

要應對這種哭鬧,寶寶一整晚都可能是趴在媽媽胸部度過的,想吃奶就吃,想趴著媽媽睡就睡(看護人清醒,注意安全),如果一離開媽媽乳房就哭鬧,那就再讓他回來,如果媽媽太累,也可以趴著爸爸身上。

想要產後純母乳餵養,第二晚的哭鬧這一關一定要扛住,否則就很可能誤以為寶寶是沒吃飽而加了奶粉。

十一

不要給小寶寶喂水,不管是母乳餵養、奶粉餵養、還是混合餵養,都不需要喂水啊!

你們還遇到過什麼產後誤區,想要馬醫生科普的,可以留言哦~

☆ END ☆

圖 | 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