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戶,再多補貼也白搭

一家拼購式社交電商平臺淘集集昨天凌晨宣佈破產

,公司發佈正式公告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賬,不得不宣佈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其實10月份的時候,淘集集就陷入了因為挪用貨款被商家集中上門擠兌的風波,資金鍊緊張的問題初見端倪,當時給出的辦法是尋求併購重組。淘集集去年8月上線,一度擁有上億的註冊用戶,獲得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然而從當初創業,到資本寵兒,再到如今破產的消息,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問題出在哪裡?資本寒冬下,淘集集只是個案嗎?12月9日晚《央視財經評論》節目邀請互聯網行業專家包冉財經評論員萬喆共同解析。

一年就破產 只因燒錢太快了?

包冉:社交電商必然會告別“低價低質”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互聯網行業專家 包冉我覺得淘集集最大的問題是完全錯誤地理解了社交電商的精髓,它把超低價加上超慷慨的用戶補貼,作為了社交電商所謂的不二法寶。那麼什麼叫社交電商?它原本是一種拼購或者團購,通過社交網絡方式組織用戶,就成為了所謂的社交電商。最開始這麼玩的是拼多多,在拼多多成功之後,出現了一大堆的模仿者,包括淘集集也跟上來了。如果打開看一下這個App,就會發現裡面一元、兩元商品遍地都是。但是有很多用戶投訴,因為東西很便宜,但收到以後質量非常低劣。社交電商絕不意味著低價、低質,而應該是物美價廉。所以如果只盯著價廉而放棄了物美,把價格壓到遠低於成本價之下,這樣用戶就沒有體驗,整個的運行模式無法形成良性的閉環。這遲早要出問題,公司永遠燒不到自己保持現金流為正或者盈利的那天。

萬喆:規模擴張已經趕不上燒錢的速度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財經評論員 萬喆:我們說淘集集比拼多多還要拼,那它為什麼會這麼拼呢?是因為過去的模式基本都是認為, 新企業最大的目標就是獲得新用戶,只要獲得流量,就能夠獲得一切。因為只要不斷獲得流量,公司就能夠告訴其他的投資人說,未來是有可能變現的。像淘集集一度有上億的註冊用戶,月活達到4000萬以上。所以它在A輪獲得4200萬美元融資,估值從2.5億美元到8億美元,在這麼短時間內飆得這麼高,無非是它向大家展示了非常強的獲客能力。互聯網過去很多成功的企業,走的都是這樣一條路。但是現在這種運營模式正在受到很大的挑戰。獲得的用戶到底能不能轉化成合理的利潤?一旦規模擴張的速度,趕不上燒錢的速度,這種模式就難以繼續下去了。

資本寒冬下 燒錢模式不靈了?

包冉:留不住用戶 錢燒得再多也白搭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互聯網行業專家 包冉燒錢方式絕對是錯誤的,燒錢效率完全是背道而馳。什麼是真正會燒錢的公司?有的公司也燒了不少錢,但他們燒出了自己的物流體系,燒出了全世界最大的雲計算中心。這種商業成長潛在想象力巨大無比,這不是吹泡泡,而是勾勒一個公司發展的遠景和願景。像淘集集這樣簡單粗暴地燒錢,只是滿足於公司今天的日活漲了多少、明天月活漲了多少。註冊用戶可能是過億了,但這個用戶能不能留得住?有沒有復購?是不是來了就變成沉默用戶?公司都不管了,完全是把所有的企業發展寄託在能融到更多錢,至於用戶想擼公司羊毛就去擼吧。這種燒法,錢燒得再多也白搭。

萬喆:投資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財經評論員 萬喆:過去投資人願意燒錢,但問題在於現在投資人自己日子也不好過了。如果我們看數據也會發現,2017年實際上是一個募資高點,但2018年的時候寒冬就已經到來了,投資人現在變得更理性,把自己的荷包看得更嚴。而且大家也看到了,曠日持久的所謂燒錢戰,到底能不能帶來利潤的回報?其實現在已經存疑了。所以在這種時候,不如還是把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裡,投一些能看懂的項目更合適。

主播收評:

淘集集“突然死亡”!留不住用户,再多补贴也白搭

一家擁有1.3億用戶、急速擴張的社交電商“猝死”了,令人唏噓,更引人深思。曾幾何時,藉助人口紅利,用“免費”甚至“現金贖買”的手段圈佔用戶,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業的不二法則;但硬幣的另一面就是粗暴複製、簡單跟風,試圖用不計成本的砸錢式碾壓,掩蓋核心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匱乏。但是天下沒有燒不完的錢,也沒有不見頂的流量,簡單粗暴的燒錢模式,在資金成本變高、融資窗口收窄的今天,是否還玩得轉,是時候在這個寒冬冷靜反思一番了。

戶,再多補貼也白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