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世界經濟論壇:區塊鏈技術的三個常見誤區

世界經濟論壇:區塊鏈技術的三個常見誤區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原文標題:觀點:區塊鏈技術的三個常見誤區

世界经济论坛:区块链技术的三个常见误区

作者 Rajesh Dhuddu(Tech Mahindra 區塊鏈全球實踐主管)翻譯 陳達鏗

區塊鏈於2009年首次推出,併發布了其首個應用程序——比特幣。如果按照最簡單的應用方式來解釋,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記錄系統,令不受信任的交易各方可以共享數字歷史記錄,並且無需中介即可達成共識。區塊鏈由一系列帶時間戳且無法篡改的數據記錄組成,這些記錄由不屬於任何單一實體的計算機集群管理。這些區塊中的每個數據均使用加密技術保護並相互綁定。在區塊鏈中的每個區塊都包含前一個區塊的哈希加密值、時間戳和交易數據。通過精巧的設計,區塊鏈可以抵抗數據修改所帶來的交易風險。

在與全球各地的諸多首席經驗官(CXO)們進行過多次對話後,我意識到,他們中的許多人對自己關於區塊鏈的理解並不完全自信。以下是決策者們在考慮將區塊鏈應用到各自業務內容時,最常見的一些誤解和陷阱:

1.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有關,尤其是比特幣或以太幣。我們無法將自己業務中的加密貨幣內部化。”

這種普遍存在的看法是不正確的。區塊鏈有多種形式,如公鏈和私鏈,公鏈最著名的例子是比特幣和以太坊,公鏈中的每個人(節點)享有同等權益,能夠平等的創建和驗證交易、訪問數據以及產生新區塊。

加密貨幣的流通依賴於“無許可型”公鏈。但公鏈還有其他形式,如“許可型”公鏈,即滿足某些預定義標準的任何人都可以下載協議並驗證交易,但加入此種區塊鏈網絡的各方都需要得到事先許可。

就隱私而言,“許可型”私鏈可能與企業應用程序的相關性最高。預先選擇並驗證區塊鏈網絡中的每個節點或參與者,這一功能通常在聯盟鏈中實現,並用於需要企業間協作的情況。在這一應用場景下,加密貨幣和算力挖礦(proof of work,簡稱pow,計算機算力工作證明,用於驗證區塊)都是無關緊要的。

例如,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私鏈網絡來實現網絡效應,並在其供應商,合作伙伴和客戶之間建立起業務合作關係完成商品的採購和交付。屬於另一個企業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則無法加入該私鏈。

2. “區塊鏈是新興技術,這很酷。出於技術進步的考慮我們要採用區塊鏈!”

一些公司純粹出於技術崇拜而採用區塊鏈,這正是導致其失敗的原因。區塊鏈技術的實施應以業務產出為主導。軟件和平臺產業不斷髮布版本更為先進的產品,並不斷強調其技術特點,這助長了科技崇拜的氛圍。實際上,當企業希望藉助區塊鏈實現以下目標時,公鏈和私鏈都能夠獲得成功:

  • 為終端客戶提供新的體驗;
  • 滿足當前無服務或服務不周的客戶需求;
  • 實現全部或部分的去中介化;
  • 通過信任機制的數據化,並保留經濟活動或材料來源的歷史信息,以減少交易中的不信任。
  • 這四個屬性可以解決當今任何交互形式中的數百萬個問題,無論是B2B,B2C,P2P,M2P或是M2M。

    人們傾向於將私鏈視為平面文件或數據庫——換句話說,都是些舊技術。公鏈使用了很多成熟的技術組件,例如C ++編程語言(比特幣所使用的語言,於1985年發明),非對稱加密(於1976年發明),計算機算力工作量證明(於1993年發明)和SHA 256哈希加密算法(於2001年發明)。當這些不同的技術融合在一起時,最終在2008年誕生了比特幣,並解決了自1980年代初以來計算機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解決的貨幣應用程序中的重複計算問題。

    實際上,在當前階段,當其他技術失效或次優時,私鏈技術需要被用於解決某些棘手的業務問題。否則,關於區塊鏈的宏偉計劃將會失敗,並阻止人們繼續使用或探索這一技術。

    3. “要使用區塊鏈技術,就需要一個覆蓋全行業的財團。我們需要等待行業中的其他人啟動一條新鏈,再加入其中。”

    一個普遍的誤解是,要讓區塊鏈落地,行業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參與其中,形成一個財團。企業認為,由於區塊鏈是一個財團,因此需要行業中的其他人帶頭,啟動新鏈並建立其行之有效的行為準則。一旦這些前期工作完成,企業就可以加入這個“區塊鏈財團”。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根據我們在全球多個行業實施區塊鏈的經驗,企業可以自己啟用私鏈並從中獲得巨大收益。這裡的方法是DIY而不是DIFM(Do it for me,為我而做),可以被視為私鏈或微鏈。這些自建鏈對於解決信任鴻溝非常有效,當公司、供應商、合作伙伴和客戶之間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受到相互影響時,信任鴻溝會進一步拉大。當企業的業務鏈條中涉及到遺留系統和非遺留系統的組合,從而導致信息孤島問題時,這種自建鏈對公司的價值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在數據及信息協調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幫助解決這一問題。這樣,自建鏈可以帶來巨大的協作效益並實現積極的網絡效果。

    我們已將這些鏈條部署到各種企業中,以解決業務問題,例如:

  • 減少在電子數據交換(EDI)上運行的採購訂單故障;
  • 改善涉及多方協作(企業團隊、訂單執行者、倉儲和其他人員)的客戶訂單的預期到達時間;
  • 跟蹤高精度工具的運動,並在原始設備製造商及其眾多供應商之間實現此類工具的共享;
  • 管理涉及多個利益相關者的非序列化庫存的正反向物流;
  • 在涉及多個參與者的系統中保護個人可識別信息及其交換,並防止此類信息被用於不正當收益
  • 本質上,企業現在有機會建立和使用自己的區塊鏈來推動轉型,無論是流程管理還是數字運營都能有所裨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