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樓市“解凍”後的深汕合作區:僅一個項目在售 購房需搖號

本報記者 鍾廣蓮 趙毅 深圳報道

12月2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深汕管委會”)發佈《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關於啟動深汕特別合作區過渡期商品房銷售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宣佈深汕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啟動過渡期商品房銷售工作。

對於《公告》出臺的原因,深汕管委會解釋稱,是為妥善解決好2017年5月16日合作區房地產市場凍結以來產生的遺留問題,推動合作區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促進合作區經濟社會建設。

家庭限購兩套 個人限購一套

《公告》稱,居民家庭在合作區持有的商品住房、商務公寓總套數不得超過2套,成年單身人士(含離異)在合作區持有的商品住房、商務公寓總套數只能1套。

在合作區購房,經深圳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決議通過,執行深圳住房信貸政策。對此,深汕管委會方面告訴記者,目前在合作區購房的信貸政策比深圳其他區(新區)寬鬆一些,購房者不需要滿足5年社保或個稅等條件,均可貸款。

然而,當地某中介人員告訴記者,需要深圳戶籍或深圳社保滿5年方能貸款,不滿足其中任何一個條件的,要求全款購房。

另外,在合作區購買的商品住房不計入購房者在深圳市其他區(新區)購買商品住房的套數限購範疇;在深圳市其他區(新區)購買的商品住房、商務公寓不計入購房者在合作區購買商品住房、商務公寓的套數限購範疇。

對此,深圳市中原研究中心總經理鄭叔倫表示,此次政策對深圳戶籍客戶有巨大吸引力,在深汕買房不佔深圳的名額。合作區目前價格處於絕對窪地,預計在1萬多元/平方米,明顯低於臨深片區,而跟臨深片區相比,在合作區購房,房產證屬於深圳。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從限購方面來看,此次合作區出臺的購房政策比深圳現行的政策要嚴格。“深圳只是住宅限購,但公寓並不限購。”

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區購買的商品住房和商務公寓,自取得不動產權利證書之日起5年內禁止轉讓。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法人單位不得在合作區購買商品住房、商務公寓。

在售樓盤項目僅一個

據瞭解,目前合作區商品房存量中,只有兩個樓齡較老的小區,不到1000套房源,且產權屬於汕尾。

記者注意到,《公告》提到:“從振業時代花園和輝煌花園中抽取30%房源(不含公寓和商鋪)用於解決合作區企業員工的居住需求,其餘70%的房源面向社會公開銷售。”

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顯示,“振業時代花園一期項目”在12月2日當天正式取得預售許可證,預售商品房為543套,銷售價格大約為1.1萬元/平方米。這是目前合作區唯一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項目。

鄭叔倫向記者透露,《公告》中提到的輝煌一號花園有1476套房源,其中住宅887套,公寓589套,振業時代花園共2206套房源,均為住宅性質。這兩個項目預計均在12月開盤入市。

上述中介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合作區在售項目僅有振業時代花園,但購買該項目需要先交15萬元認籌金,搖號購買。“現在要參加搖號的人很多,大半是深圳客戶。”該中介人員表示。

發展再提速

對於土地開發強度超過50%的深圳來說,擁有大量未開發土地的“飛地”——合作區無疑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相關資料顯示,合作區位於廣東省汕尾市境內,下轄鵝埠、小漠、鮜門、赤石四個鎮,陸地總面積468.3平方公里。

日前,深圳市面向全球推介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其中,涉及合作區3個地塊、共計5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面積在深圳市各區(新區)中位居前列。

2019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發佈《深汕特別合作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50億元以上,城市人口達25萬人左右,常住人口實現全部城鎮化,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顯著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建成粵東沿海經濟帶新中心、深圳自主創新拓展區、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

“合作區產業的發展會帶動人口流入,隨著人口增加,購房需求也隨之增長,對於房企來說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李宇嘉表示。

鄭叔倫表示,經過兩年多的凍結期,合作區劃歸深圳,產業規劃、交通規劃等逐步完善,人才保障房供應大大增加,未來兩年將供應近2萬套。整體規劃完善後,放開房地產交易是必然的選擇。

據瞭解,目前已有華僑城、華潤、綠地振業等房地產企業在合作區佈局。其中,華僑城小漠文旅小鎮正在規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