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年報造假 4年淨利為負 千山藥機或因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千山藥機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總經理劉祥華因夥同其胞弟劉華山操控公司資金往來,決策和組織實施千山藥機公司發生金額巨大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及利潤造假等事項,千山藥機及其實控人劉祥華等24名高管被警告,並被處以5萬元-90萬元不等的罰款。劉祥華、劉華山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另外,公司2015年-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為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12月2日晚間,千山藥機發布公告了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告知了上述內容。深交所新聞發言人表示,如中國證監會最終對千山藥機作出上述行政處罰決定,深交所將按照規定正式啟動千山藥機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而根據《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一旦千山藥機被依法依規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將不能重新上市。

連續兩年年度報告造假

據中國證監會調查確認,千山藥機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年度報告造假。

其中,2015年年報中,違規確認與華冠花炮的設備銷售收入,虛構客戶銷售回款、虛減壞賬準備,導致2015年度利潤虛增7950.53萬元,佔當年年度報告披露利潤總額的 95.76%。

2016年,未如實對解除與太平洋證券的應收賬款保理業務進行會計處理,虛減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虛增利潤,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虛增在建工程,虛減壞賬準備和利潤,導致2016 年虛增利潤總額3.57億元,佔當年年度報告披露利潤總額的 160.05%。

劉氏兄弟以三種方式佔用公司資金

2017年,千山藥機未按規定對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履行臨時報告義務。經查,劉祥華、劉華山主要通過3種方式佔用公司資金。一是直接將千山藥機及其子公 司的資金轉移至其實際控制的個人或單位賬戶;二是將千山藥機通過民間借貸所融得的資金直接從出借方賬戶轉至其實際控制的個人或單位賬戶;三是通過支付工程款、貨款等名義將千山藥機的資金轉至其實際控制的個人或單位賬戶。

經查,2017年,千山藥機轉入劉祥華、劉華山實際控制賬戶資金額高達19.4億元,二人實際控制賬戶轉回千山藥機資金額8.03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劉祥華、劉華山控制本人及陳順華、湖南康都製藥有限公司祁陽分公司、湖南新五洲醫藥包裝有限責任公司、湖南新中製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銀行賬戶,實際違法佔用千山藥機資金餘額 10.12億元。直至2018年6月9日,千山藥機發布2017年年度報告時才披露了公司與劉氏兄弟等關聯自然人發生的交易情況。

處罰:24名高管被罰 劉氏兄弟終身禁入市場

中國證監會認為,劉祥華凌駕於公司內部控制之上, 夥同其胞弟劉華山操控公司資金往來,決策和組織實施千山藥機公司發生金額巨大的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及利潤造假等事項。同時,為掩蓋公司上述問題,公司財務總監周大連、財務部長姜純領導公司財務部違規進行相關賬務處理,導致公司2015 年、2016 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另外,千山藥機20名董高監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被認定為千山藥機年度報告虛假記載的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針對上述違規違法行為,中國證監會做出決定,對千山藥機責令整改,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劉祥華和劉華山給予警告,分別處以罰款90萬元和30萬元,並終身禁入證券市場。其餘20名董高監被給予警告處分,罰款5萬元。

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超4億元 公司或面臨強制退市

千山藥機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注射劑生產設備供應商,曾因身披“基因檢測”、“精準醫療”等諸多光環,短短几年時間股價暴漲近22倍,一度高達109元/股。但2015年6月開始,公司股價放量下跌,隨後便爆出了年報造假等問題。公司股票於2019年5月13日起被深交所暫停上市。

據千山藥機10月29日發佈的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減少32.77%,淨利潤虧損4.0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4.15億元。而根據第三季度報告,公司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陳龍暉稱不能保證報告的真實準確。原因在於其對公司樂福地原股東應收業績補償款3.88億元全額計提壞賬準備變更為按賬齡計提壞賬準備,按5%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1937.58萬元是否準確不能確定。

與此同時,由於千山藥機上述違規違法行為,目前公司不斷被股民起訴,要求公司賠償損失。今年5月17日,千山藥機舉辦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面對中小股東詢問血汗錢能否拿回來時,劉祥華拋出了“賭博論”怒懟中小股東,稱“你們本來就是來賭博的,而我們公司的股票正好符合你”,引起一片譁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