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社論】著力發揮監督保障執行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特別是把監督工作、反腐敗工作納入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作出頂層設計,為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打開了新的視野、部署了新的任務、提出了新的要求。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貫穿紀檢監察工作的主線來抓,著力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站在戰略高度認識和履行監督職責。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沒有監督的制度是靠不住的,沒有監督的治理不會有善治。四中全會強調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並上升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制度,上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的與時俱進、日臻成熟。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作為反腐敗專門機構,一定要站在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自己所承擔的重要政治責任。準確把握紀檢監察工作與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的內在關係,找準定位、提高站位,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紀檢監察工作融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堅持和完善之中,融入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之中,突出政治監督,強化日常監督,有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深刻把握監督保障執行和促進完善發展內涵。監督保障執行與促進完善發展相輔相成、互促互進,體現在推動黨的領導等13方面制度建設、紀檢監察機關履職盡責的全過程。監督保障執行,重在督促制度執行,保證國家治理各項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鞏固;促進完善發展,重在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推動整改、深化改革,推動各項制度規定日益健全、不斷髮展,促進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要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緊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執行情況,緊扣本區域、本系統、本單位的治理開展監督檢查,使黨和國家各方面的制度優勢充分發揮、治理優勢充分彰顯。聚焦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方面問題,通過監督促進制度完善,推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著力構建全面覆蓋的制度執行監督機制,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把決心和行動落實到推進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之中。高質量發展是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實踐要求。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同正在做的事情結合起來,形成一體推動、一體落實的有效工作機制。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加強上級紀委監委對下級紀委監委的領導,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有機貫通。著力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推動重點領域監督機制改革和制度建設,持續深化標本兼治,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完善發現問題、糾正偏差、精準問責的有效機制,壓減權力設租尋租空間。堅持依規依紀依法,強化紀法思維、制度意識,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工作規範化、法治化水平,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錘鍊擔當盡責真本領,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以制度建設保障隊伍建設,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使命面前,唯有擔當。聯繫實際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不斷賦予新的內涵,不斷提升自身本領,我們就一定能以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的工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社論】著力發揮監督保障執行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


(本文刊載於2019年第23期《中國紀檢監察》,作者:本刊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