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安徽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省“兩院”專項工作報告專題詢問

法院“執行難”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11月28日,安徽省人大常委會舉行聯組會議,審議省高院關於全省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的報告、省檢察院關於全省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和刑事執行監督工作情況的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

省高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銀保監局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省高院、省檢察院分管負責人接受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省人大代表的問詢。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省“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

專題詢問現場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省“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

專題詢問現場

問:在新的形勢下,我省法院將如何進一步健全解決“執行難”的長效機制?

答:一個著眼點、兩個層面、三個路徑

“近年來,全省法院發起‘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戰,解決‘執行難’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請問在新的形勢下,我省法院將如何進一步健全解決‘執行難’的長效機制?”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洪禹候十分關心如何下一步我省法院如何解決“執行難”問題。

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董開軍回答了洪禹候委員的提問,經過三年的努力,安徽法院同全國一樣,“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已經如期實現,今年開始向切實解決執行難邁進。“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是一項根本性的緊迫任務,在這方面我們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概括起來,就是‘一個著眼點、兩個層面、三個路徑’。”

董開軍介紹,一個著眼點,即著眼於“切實解決執行難”這個新目標。兩個層面,即“內”“外”兩個層面。“內”主要是法院自身需要建立的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外”主要是法院之外,需要各有關方面建立的支持執行工作長效機制。三個路徑,即如何推進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建設的三個方向性抓手:一是抓貫徹落實,即貫徹落實好中央及最高法院最新部署要求;二是抓鞏固發展,即鞏固發展安徽法院“江淮風暴”執行攻堅成果;三是抓改革創新,即改革創新執行工作機制。

董開軍表示:“安徽法院一定能儘快建立起成熟穩定的執行工作長效機制,踏平坎坷成大道,早日在江淮大地切實解決執行難,為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貢獻。”

問:我省檢察機關如何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紮實推動我省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工作?

答:強化使命擔當、研究找準破題路徑、強化建議剛性、加強跟蹤監督

“對人民法院民事執行活動實施法律監督,是憲法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的職責。我們從檢察院專項工作報告和我們的調研工作中瞭解到,近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在民事執行監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同時,也還存在著監督剛性不強等問題。我省檢察機關如何進一步補短板、強弱項,紮實推動我省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工作?”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石德和就下一步我省將如何推動檢察機關民事執行監督工作提出詢問。

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薛江武回答了石德和委員的提問:民事執行難曾經被稱為“天下第一難”。長期以來,中央、“兩高”都十分重視。這幾年通過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完善立法,開展為期三年“基本解決執行難”專項活動,取得了顯而易見的工作成效。但成績不能高估,執行難仍沒有從體制機制上得到根本解決,存在反彈的可能性。

“我們將主動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需求,嚴格按照高檢院‘切實加強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推動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工作要求,在國家治理大格局下,推進謀劃執行監督工作,助力法院解決執行難問題。”薛江武說。

薛江武表示,首先要貫徹中央決策和部署,強化使命擔當,主動作為,通過提高辦案質效,促進民事執行活動更加規範高效。暢通案源渠道,加大對執行行為監督力度,堅持監督案件與查辦司法腐敗問題並重。同時,研究找準破題路徑,強化建議剛性。在開展立法研究、提出立法建議上下功夫,在提升建議質量、增強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在加強跟蹤監督、強化實效性上下功夫。此外,全面優化隊伍建設,強化監督能力。

問:如何進一步深化信用聯合懲戒?

答: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加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各類信用信息歸集共享

“解決‘執行難’要深化與聯合信用懲戒部門的懲戒聯動,全方位形成打擊合力。”省人大代表翟培敏提問:我省發展和改革部門在推進失信聯合懲戒中,做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深化信用聯合懲戒?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說,近年來,按照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聚焦執行難問題,加強省市和部門聯動,建立和完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以來,全省有7.6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償還債務或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認真落實國家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和要求,深入開展失信聯合懲戒工作,助力解決執行難問題。”張天培說省發改委將進一步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充分發揮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主樞紐作用,加強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各類信用信息歸集共享;進一步開展失信問題專項治理。

問:在辦理刑事、民事執行監督工作中,如何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利益和民營企業家權益?

答:強化平等保護、強化對怠於執行的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時強調,要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健康環境,切實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經營。”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蔣厚琳提問:我省檢察機關在辦理刑事、民事執行監督工作中,如何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利益和民營企業家權益?

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張棉表示,在刑事、民事執行監督環節,全省檢察機關根據高檢院的部署,先後開展了非公經濟立案監督、涉民營企業案件羈押必要性審查專項活動,民事執行監督推進年活動。2018年以來,辦理涉民企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104件,提出變更強制措施建議94件,被採納92件。對影響非公經濟發展的案件提出民事執行檢察建議47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

張棉說,下一步省檢察機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的“健全支持民營經濟、外商投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營造各種所有制主體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的市場環境”精神要求。在刑事執行監督中以專項活動為牽引,強化平等保護,繼續深入開展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專項活動,繼續深入開展偵查監督,聚焦查封扣押凍結民營企業財產不當等情形;全面履職為保障,強化綜合保護,強化刑罰執行變更監督,強化財產刑執行監督,強化對監管場所安全的監督,強化社區矯正監督。在民事執行監督中,強化對怠於執行的監督,強化對違法違規執行的監督,強化對執行程序違法的監督。(記者 汪喬 符秀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