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威尼斯“水城”為何怕水?

據新華社報道,連日來,受極端天氣影響,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遭遇了50多年一遇的嚴重洪災。威尼斯海浪預測與監控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次洪災中威尼斯最高水位曾達到1.87米,這是自1966年以來該地區出現過的最高值。目前威尼斯水位有所回落,但仍將保持高水位,威脅居民和建築安全。

威尼斯“水城”為何怕水?

災情:房屋與旅遊景點受災嚴重

據報道,受暴雨和潮汐影響,威尼斯發生嚴重洪水,85%的面積遭到侵襲,不少古老的廣場和街道遭水淹沒。截至目前,洪水已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

水災給威尼斯帶來嚴重損壞,大量房屋和旅遊景點遭洪水侵襲。威尼斯著名歷史地標聖馬可大教堂也受到洪水侵襲,教堂地板被水淹沒,洪水還破壞了教堂玻璃並湧入地下室。

意大利總理孔特將此次水災稱為“打擊意大利心臟”。威尼斯市市長布魯尼亞羅說:“這次洪水將給威尼斯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當地市民恩齊奧·託弗盧迪表示,他從來沒有見過類似情景,威尼斯大運河附近的許多商店和超級市場受損尤其嚴重。他說,這場災難猶如一場戰爭,“十分糟糕”。

據悉,威尼斯人口超過5萬,平均每年接待遊客量3600萬人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87年把這座城市和潟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目前,因水災原因,當地許多旅遊景點閉門謝客,原本打算前往威尼斯的遊客也紛紛取消房間預定。據估計,威尼斯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達數億歐元。

“兇手”:海平面上升與土地沉降

威尼斯城建於威尼斯潟湖的灘塗之上,潟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每當遭遇大風、暴雨天氣,亞得里亞海的海水就會灌入威尼斯,形成洪水。

布魯尼亞羅稱,此次水災歸咎於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導致地中海的海平面上升,時刻威脅著威尼斯城市安全,也會加劇海岸和建築物侵蝕。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威尼斯歷史上每100年左右都會發生一次極端的高水位水災事件。預計到21世紀中葉,發生頻率將增加到每6年一次,到2100年為每5個月一次。

克羅地亞薩格勒布大學地球物理系前主任、海洋學家米爾科·奧爾利奇教授說,氣候變化已使威尼斯面臨被淹威脅。由於氣溫升高,最近幾年當地頻遭風暴潮和洪水襲擊。

除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所處土地的沉降也讓古城“雪上加霜”。自20世紀20年代起,威尼斯周邊工廠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大面積地區沉降。近百年來,亞得里亞海的海平面上升了33毫米,同時威尼斯城每年平均下沉5毫米。

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大型工業港口的擴建使威尼斯城區面積縮小了1/3,重度汙染的化工廠出現在城市附近。工業廢水和周圍農田的殺蟲劑隨著雨水流出,導致潟湖裡的半水生植物大面積死亡。

沒有了植物固定,潟湖湖底的沉澱物被衝到海里,從而使潟湖底部不斷被侵蝕。為讓大型油輪停靠在港口而開挖的航道,也加大了水流衝入潟湖的強度,加快了洪水湧入威尼斯的速度。

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1966年11月4日,威尼斯暴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水位最高升至海平面以上2米。地下油罐破裂,洩漏出的黑色石油漂浮在水面上。洪水肆虐20個小時後退卻,可古城已一片狼藉,藝術品和建築物遭到無法修復的損壞。

應對:劃撥資金與加快建設“摩西工程”

為應對洪災,意大利政府宣佈威尼斯市進入緊急狀態,併為這座“水城”劃撥緊急援助資金。

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說,內閣會議批准威尼斯申請進入緊急狀態的請求,同時下令劃撥2000萬歐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緊急援助資金。房屋受損的居民每戶可以申領至多5000歐元(約合3.9萬元人民幣)補助,商店、餐館等商戶可以申領至多2萬歐元(約合15.4萬元人民幣)補助。

與此同時,孔特呼籲先前推遲工期的“摩西工程”儘早竣工。2003年,意大利政府啟動了一項旨在抵禦海潮侵襲、拯救威尼斯的“摩西工程”,計劃在威尼斯潟湖東部與亞得里亞海相連處建成數座“浮動水壩”。平時鋼筋混凝土牆沉入海底,當海潮襲來,這些活動水壩就可以通過壓縮空氣泵控制,升出水面形成堤壩,從而減少海潮對“水城”威尼斯的侵蝕。然而,多重原因導致“摩西工程”進展緩慢,至今仍未確定最終完工日期。

報道稱,此次威尼斯水災再次敲響了氣候變化的警鐘。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從2020年起,意大利學校將要求每個年級的學生學習與氣候有關的課程,學生們將瞭解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社會的相互關係。意大利或將成首個將氣候變化設為必修課的國家。

意大利教育部部長髮言人溫琴佐·克拉馬羅薩表示,開設氣候變化課旨在讓未來的公民做好應對氣候緊急情況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