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重構“四方五港” 發力臨港經濟

11月27日,海口市秀英港碼頭,“新黃埔”號輪鳴笛起航。這標誌著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港航)完成重組工作,正式開始實質性運作。

“港口和航運是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重要支撐力量,也是對接‘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全球物流供應鏈和產業合作的基礎性資源。”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黃小文表示,海南港航作為海南省最重要的港口平臺公司,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重組完成後,中遠海運集團成為海南港航第一大股東。海南將可藉助中遠海運資源聚集、產業帶動、航線佈局和資本實力等優勢,重構“四方五港”新格局,加快港口、航運和臨港經濟發展。

央地攜手整合港口資源

歷時6個多月的“磨合期”,海南港航正式完成重組工作,啟航運行。

海南港航原為省國資委旗下控股的省屬國有企業,下轄秀英港、新海港、馬村港和洋浦小鏟灘四個主要港區,其中所轄港區集裝箱吞吐量約佔全省港口89%。今年5月18日,海南港航重組工作正式啟動,重組完成後,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企業通過股權劃轉方式取得海南港航控制權,成為海南港航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中遠海運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航運公司,也是全球排名第一的港口運營商,經營集裝箱國際航線達291條,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29個港口。海南將可以充分藉助中遠海運的航線、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資源對海南港航進行賦能,推動海南港口資源整合,構建定位清晰、分工合理、功能互補、經營協同的新格局。

“對於中遠海運來說,這次海南港航重組,也是中遠海運依託海南特殊地理區位和戰略區位優勢,謀劃打通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進一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佈局。”中遠海運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重構“四方五港”新格局

“我們將積極推動海南‘四方五港’港口資源整合,並在這個基礎上開通更多航線,實現物流自由通暢流通。”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善和表示,海南港航將根據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需求,儘快細化和完善海南港口建設總體規劃。

海南各港口定位、功能和提質升級計劃已基本明確——

洋浦港,將分階段推進小鏟灘碼頭擴建,建成後共可形成3.2公里碼頭岸線,年設計通過能力可達到650萬TEU以上,船舶最大靠泊等級可提升至15萬噸級;

馬村港,將統籌秀英港集裝箱搬遷、南海油氣資源勘探服務基地建設和海工裝備製造等岸線需求,與相關需求方合作,合力推動馬村西部港區建設;

新海港,將探索政企聯動建設新模式,加快完善輪渡口岸接待服務設施,為海南依託新海港打造陸島運輸交通門戶和進出島口岸監管體系奠定基礎;

秀英港,計劃利用現有秀英港集裝箱碼頭岸線,推動瓊北國際郵輪碼頭建設,完善海口郵輪旅遊客運接待和聯檢設施,為海南發展郵輪旅遊,推動國際旅遊島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中遠海運集團將加快以洋浦為中心的航線網絡鋪設,強化海南港口作為區域物流鏈的節點地位,積極通過多樣化方式推動馬村東部岸線、東方八所港、三亞南山港和文昌清瀾港等港口資源整合或合作,重構海南“四方五港”新格局。

臨港經濟前景可期

“今年前10個月,中遠海運集團依託洋浦港已經開通了3條內貿、6條外貿集裝箱航線。在既有東盟、南亞等國際航線網絡基礎上,未來還計劃佈局面向新澳、日韓、印巴等地區的國際航線。”王善和介紹,這些內外貿航線的搭建、網絡的佈局,帶來了大量中轉貨,為本地企業節約了大量的物流成本。

省國資委主任倪健也認為,大量的航線在海南中轉,對海南港航做強做大、對海南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都會有新的推動。

依託港口發展臨港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海南臨港經濟也被業內看好。中遠海運旗下泛亞航運已於今年9月18日與洋浦管委會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將我國最大的內貿航運電商平臺正式落戶洋浦。

海上旅遊產業也正在拓寬新的發展領域。中遠海運充分利用自身郵輪船隊資源優勢和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政策優勢,佈局島礁旅遊基礎設施及其特色資源開發,構建海上旅遊全產業鏈。

此外,中遠海運旗下重工、船燃、物流、客運和博鰲等板塊也積極謀劃佈局船舶維修基地、低硫油加註中心、臨港物流園區、輪渡資源整合及博鰲亞洲論壇新會址等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