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阿里巴巴=騰訊+1萬億港幣

如果說企業之間競爭是一場比賽,那麼就永遠會有第一第二。

10年前,BAT三家互聯網巨頭並駕齊驅。十年後,只有騰訊和阿里市值突破萬億,它們成了互聯網界的前兩名,幾乎難分伯仲。

騰訊和阿里的關係就像是小學時候班裡的前兩名似的,經常是交替領先的。

阿里巴巴=騰訊+1萬億港幣

可就在最近兩天,一切都變了。不知不覺阿里已經晉升到了4萬億港幣俱樂部,而騰訊還在3萬億港幣附近徘徊。

怎麼突然之間阿里就比騰訊多了1萬億港幣呢?

這充分說明了市場對於阿里的期待還是蠻高的,甚至高過了港股的定海神針騰訊控股。

就在阿里在香港上市之後,騰訊昨日就在小程序裡上線了QQ小程序。

馬化騰準備搞大動作了?

1

八年河東,八年河西

“咳咳”這是我對QQ最初的印象。

因為剛開始手機上登QQ的還比較少,大部分都是在網吧登陸。在網吧裡我們會詢問同學的QQ號碼是多少,然後趕緊通過號碼查找添加。

在加好友邀請發送過去的時候就會出現“咳咳”的聲音,待對方通過後,可能會聊一些輕易說不出口的話。

阿里巴巴=騰訊+1萬億港幣

那時候的QQ簡直打開了人們彼此溝通的另外一扇門,簡單、美好!

開心了,我們會發條說說分享一下;不開心了,也會發條說說發洩一下。

現在再去回首翻看十年前的說說,你會發現怎麼那麼矯情呢?

即便這樣,這也是我們這代人的青春。

2011年,騰訊公司誕生了QQ的衍生品微信。只要登錄QQ就會推薦下載微信,慢慢地人們轉向了微信。

殊不知,那是騰訊歷史上偉大的戰略轉移,這樣保證了騰訊繼續引領互聯網潮流。而有的巨頭沒有跟上,錯失了後來的八年。

八年後,微信已經超越QQ,成為我國社交軟件的老大,QQ只能屈居第二。而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還在持續增加,而QQ則有所下降。

截止目前,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接近11億,而QQ只有6億左右。就我個人而言,我也只是偶爾會登陸QQ,而微信則是每天必看。

更為重要的是,阿里在市值上的大幅超越讓騰訊略顯不適,必須想辦法來扭轉局勢,而QQ則是一個比較有力的武器。

曾經是QQ給微信導流,如今則是微信給QQ導流。

阿里巴巴=騰訊+1萬億港幣

真的是八年河東,八年河西。

2

QQ價值最大化是主要問題

早在推出微信之時,騰訊也故意給QQ做了一些差異化的功能。

比如說QQ上是可以傳送200M以上的文件的,而微信則不行。因此很多公司文件在傳送的過程中還是會選擇QQ的。

阿里巴巴=騰訊+1萬億港幣

另外,QQ的郵件功能還是可以用的。不過在公司與公司之間,使用QQ郵件功能的較少,一般適合於親戚朋友之間。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QQ相冊,想必很多人在裡邊都藏著你最美好的年華吧?

這些差異化的功能正是可以與微信差異化的資格。

不過目前在微信搜索到QQ之後只能看到一些QQ消息,在我看來這個功能略顯雞肋。

為什麼這樣說?

相信我們大多數人的手機上都是有QQ的,只是我們很少用。因為我們與朋友們交流早就轉移到了微信上,QQ則成了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如果我們經常用QQ交流的話,也根本用不上微信小程序提醒的。

所以這就很尷尬了!

那該如何讓QQ喚起我們的當初的熱愛呢?

這就需要騰訊多多動腦思考了!

我個人建議騰訊可以搞一個QQ空間留言活動或者QQ相冊活動,只有重新喚起老的用戶,QQ才能重回巔峰。

在此請注意,QQ復興的同時不能影響微信的月活躍用戶數。因此,QQ就不要突出它的聊天功能了,而是其他微信上沒有的功能。最好是可以與其他的競爭對手形成對標的產品,這樣可以無形之間增加QQ的附加價值。

雙管齊下的騰訊,依舊強大的可怕!

創業小貼士:

競爭對手總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就超過你了,如果你還在不屑地鄙視,那麼自己可能就要面對失落的未來了。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只有這樣才可以永打勝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