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廚房綜藝”成為新韓流 滿足韓國人“一起吃飯”需求

“廚房綜藝”成為新韓流 滿足韓國人“一起吃飯”需求

“廚房綜藝”成為新韓流

“厨房综艺”成为新韩流 满足韩国人“一起吃饭”需求

“廚房綜藝”成為新韓流

“厨房综艺”成为新韩流 满足韩国人“一起吃饭”需求

“廚房綜藝”成為新韓流

作為韓國“廚房綜藝”的始祖,已播出5年的韓國JTBC電視臺綜藝《拜託了冰箱》25日迎來終映。254集節目中有257名嘉賓出演,誕生了1018道料理,節目時長達百餘小時。該節目一直保持較高收視率,為韓國民眾帶來許多熱議話題,也為“韓流”增加新內容。

滿足韓國人“一起吃飯”需求

《拜託了冰箱》最後一集中,主持人和廚師們一同回顧了過去5年節目中的種種趣事,還公開歷屆“傳奇特輯”。然而這檔曾經的韓國招牌綜藝的收官收視率卻有些“寒酸”。韓國收視率調查公司尼爾森26日稱,《拜託了冰箱》最後一集收視率為1.9%,要知道該節目最低收視率為1.7%,上一集的收視率也有2.3%,節目歷史最高收視率曾超過10%。

有韓媒分析,播出時間變動是影響收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2018年《拜託了冰箱》的播出時間從21時調整為23時後,節目收視率明顯下滑。此外,節目的參演明星也對收視率有決定性影響,例如韓國男子演唱組合BIGBANG中的權志龍和太陽,以及韓國歌手李文世等嘉賓參演時都將節目收視率推向高峰。

《拜託了冰箱》導演成喜成此前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稱,思考設計一檔綜藝節目的出發點其實非常簡單,即立足於觀眾。廚房綜藝的誕生和發展符合整個韓國社會潮流,而非暫時的、一時性的。如今,韓國最常見的家庭形式是單人家庭,佔整體的27.2%。雖然獨自生活或獨自吃飯的人不斷增加,但大多數人仍懷念全家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光,因此《拜託了冰箱》《家常飯白老師》等“廚房綜藝”應運而生。這些綜藝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想要一起吃飯”的需求,一時間成為爆款。

“吃播”匯入韓流

雖然《拜託了冰箱》已完結,但在韓國流媒體平臺或傳統電視節目上,各類美食節目依然讓人目不暇接。以本月13日的綜藝節目收視率排行榜為例,排名前五的綜藝節目中,有3檔節目是美食類綜藝,分別為《白鍾元的衚衕餐廳》《秀美家的小菜》《請給一頓飯show》。《拜託了冰箱》落幕後,後續播出的綜藝是一檔名為《意大利魷魚米腸餐廳》的美食節目,節目中3名外籍“韓國通”藝人在意大利米蘭開設韓餐廳,向當地人推廣韓國美食。

韓國SBS電視臺稱,進入21世紀後,隨著流媒體以及網絡社交平臺的迅猛發展,韓國開始出現與以往不同的全新類型美食節目——吃播。吃播不僅在韓國引起火爆反響,還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吃播熱潮,“吃播”一詞還在許多國家成為熱門新詞,甚至在海外視頻網站上也能找到不少歐美網友錄製的韓國美食視頻。

韓媒稱,從早期刷爆電視屏幕的“料理綜藝”到如今在網絡平臺火起來的“吃播”,各種形式的美食節目已成為繼韓劇、韓國流行音樂、韓國網絡遊戲後,又一個將韓國元素推廣至全球的“韓流”分支,也讓更多外國人逐漸瞭解並愛上韓國飲食。

“吃播韓流”盛行的同時,也捧紅了大批“吃播主播”,韓國吃播主播多蘿西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她在視頻網站上擁有350餘萬粉絲,播放量最高達到2200萬。她在視頻中每次都會吃下一大份韓國美食,不少觀眾看了口水直流,紛紛留言詢問“在哪裡能買到這些食物”?也有一些粉絲留言稱,“姐姐每次吃這麼多但還是這麼瘦,是怎麼做到的?請告訴我們保持身材的秘訣!”

“廚房綜藝”推動農產品出口

憑藉網絡走紅的“吃播”風潮也迅速影響了傳統電視綜藝的走向,韓國的“料理綜藝”升級為“廚房綜藝”。與過去“教你做美食”不同,“廚房綜藝”添加了更多娛樂元素,更具可看度和話題性。韓國SBS電視臺綜藝導演劉允載稱,韓國“廚房綜藝”經久不衰的原因在於,節目組在內容上不斷創新。例如在《白鍾元的衚衕餐廳》中,嘉賓走進各類餐廳,幫助他們開發新菜單,併為改善經營出謀劃策,讓“廚房綜藝”升級為“廚房生意經”,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得益於“吃播”以及“廚房綜藝”的火爆,韓國美食和韓國農產品也迅速走向世界舞臺。據韓聯社報道,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愛上韓國美食,韓餐裡經常出現的韓國大平菇也受到國外客戶青睞,僅2016年就有300噸韓國產平菇出口至歐美。2017年,有4萬噸韓國梨和橘子等水果出口至美國等歐美國家,同比增加72%。韓聯社稱,過去韓國農產品出口簡直是“天方夜譚”,但隨著韓國“吃播”和“廚房綜藝”在國外受到追捧,韓國美食以及農產品憑藉綜藝和主播“帶貨”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