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之前在一個活動中心遇到一個孩子,每天都乾乾淨淨的來而滿身灰塵的回家。老師擔心孩子回家被家長罵,所以在孩子玩耍的時候總是提醒他注意不要在地上翻滾。但是多次提醒孩子並沒有什麼效果,孩子反而每天這樣玩耍,卻不曾聽說家長對他的管束。那天他的媽媽來接他放學,剛好被這個老師趕上了。只見這個媽媽對孩子說:“今天又弄的髒兮兮的,你快告訴媽媽今天都玩什麼啦?怎麼又會把身上弄成這樣子?”媽媽沒有直接批評孩子把衣服弄髒的情況,卻先去詢問孩子一天是如何度過的?這種關心孩子的心情並非是每個家長都能做到的。

雖然有的人會質疑家長是在縱容孩子養成不良的習慣,但是事實上往往能夠與孩子進行密切溝通的家長,他們都能夠用交流的方式教會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在其他的場合,孩子便會遵守家長制定的規則,做一個乾乾淨淨的寶寶了。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家長誤解孩子呢?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這就首先要涉及到“同頻共振”的問題了!

同頻共振的意思是:“同頻共振多用於思想、意識、行為等方面的協同統一。”這意思是說家長和孩子在溝通的過程當中,需要保持思想意識和行為都能夠達到和孩子在同一頻率上。

為什麼很多家長總誤解孩子不懂事?

1.用成人標準去衡量。

一些家長總是喜歡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成果。比如老師將作業發到了群裡,家長估算著這些作業大概用兩個小時就足以完成了。但是他看著孩子馬不停蹄的書寫,卻不見孩子把一科作業寫完。便去質疑孩子的能力,覺得孩子沒有上課認真聽講,所以做題的時候總出錯耽誤時間。他不曾想這僅僅是因為孩子現階段的發展,使得他們無法快速做出反應。

2.不瞭解發展規律。

對於那些處於零到六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有幾個快速發展時期,如果家長能夠順利的幫助孩子度過,並且引導孩子鍛鍊相關的能力。往往會對一些孩子的智力發育起著關鍵作用。但是由於一些家長並不瞭解孩子發展的規律,往往在孩子出現反常行為的時候,便大聲責罵孩子,使得孩子逐漸不願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3.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些時候孩子做出一件事情並非出於表面上的原因,而家長看到結果後就立刻下決斷,認為孩子過於任性,所以便去批評孩子。這往往會讓一些孩子內心受到傷害,逐漸與家長的距離慢慢拉大。有些孩子在青春期不願與父母過多的溝通,就是因為父母不理解他們,使得他們不願再說一些在父母眼中沒有意義的話。

家長的這些誤解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

1.學會對家長撒謊。

樂樂特別喜歡吃學校門口賣的辣條,他每天都要買一包。一次他的媽媽接他的時候正巧碰到他在那裡買零食,媽媽看到他買了辣條,便大聲責罵他,告訴他這些不是健康的食品,並且暫停了對樂樂的零花錢獎勵。樂樂對此十分傷心,但是他又想繼續吃零食。所以他經常騙媽媽說學校有雜費需要收,而他用這些錢作為零用錢繼續買零食。

2.壓抑內心情緒,影響心理健康。

一些家長總是過於嚴厲的批評孩子,並且給孩子制定過於苛刻的生活標準。這使得一些孩子經常感覺壓力倍增,長時間積攢的壓力無處發洩,再加上家長的不理解,使得他們經常把生活當中傷心的小事埋藏在心裡。長時間的積壓使得一些孩子就像是要被瀕臨點燃的火種,一旦父母觸發到他們的底線,他們的情緒就會山崩地裂的爆發出來。而有的時候過於強烈的反應會讓家長感受到十分震驚,甚至無法接受最後的結局。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3.使得孩子越發喪失自信心。

有的時候孩子在學校獲得了獎勵,高高興興地回到家,想要將這一份喜悅分享給家長。但是他們發現家長的關注點並非在這上面,家長會問其他的同學成績是如何,而一旦家長們得知別人的成績要比自己家的孩子好很多的時候,他們便開始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沒有認真學習,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卻沒有仔細分析自家孩子的進步,往往會打擊孩子自信心。

面對被誤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做到同頻共振呢?

1.學會耐心的傾聽。

德謨克利特說:“只喜歡說,卻不喜歡聽,是一種貪婪的行為。”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只管一味的說教,往往會讓孩子覺得疲憊不堪。相反,掌握傾聽的技巧能夠讓親子之間的交流變得順暢,往往能夠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一旦孩子感受到家長耐心傾聽自己的發言,那麼孩子能瞭解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便能對父母充滿信任感,要知道家庭當中親子之間的信任感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2.誤解孩子就要及時道歉。

一些家長過於看重自己的面子,在誤解孩子之後也覺得是沒有什麼事情發生繼續與孩子交流。但是殊不知這會讓孩子學會做錯事情不承擔後果的行為。而有些孩子便會因此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一些孩子在內心當中覺得父母是不重視自己的,所以才不對自己道歉。

赫塞說:“有勇氣承擔命運,才是英雄好漢”,因此想要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就要誠懇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和孩子道歉。

3.用技巧去了解孩子內心的世界。

有的時候家長覺得和孩子想法差距太大,那麼我們不如試著瞭解一下孩子生活當中的興趣。以樂趣為切入點和孩子建立溝通的橋樑。逐步瞭解到孩子現在的生活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一旦我們進入到孩子的生活世界,便能夠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孩子的一些行為出現的原因就迎刃而解了。

您覺得孩子不懂事,只會搗亂?心理學家:那是您沒有做到同頻共振

歌德說:“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正面上的話,另一隻看到紙背面的內容”。我們所見到的畫面,並非就是事實的本質。想要了解孩子深層的想法,便需要從多種角度去和孩子進行溝通。

各位家長們,您瞭解同頻共振的重要性了嗎?您會這樣與孩子溝通嗎?歡迎大家留言與名言育兒師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