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帶娃看病的“最懶奶爸”走紅,兒子哄爸爸睡覺,孩子:我才是病號

“本文由硬核媽媽原創、歡迎大家評論、轉發”


寶寶的健康成長,背後都有著每個家長的心血,從衣食住行到行為規範,大到人生理想,小到一餐一飯,孩子的點點滴滴都與父母的照料息息相關。

但父母並不是天生就會的,很多時候都需要一邊摸索一邊成長。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很多年輕一輩都做了爸媽,但他們的帶娃風格卻和老一輩人大有不同,各自特色,有人認為,這樣帶娃也挺好,一邊玩耍一邊成長。

但也有人認為太過兒戲,各執一詞。小編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寶爸,堪稱典範。

奶爸帶娃,寶貝心累

朋友小瑞是典型的90後,玩兒心重,日常喜歡旅遊,孩子通常由妻子照顧。這日孩子有點兒拉肚子,妻子距離較遠,就指揮著小瑞帶孩子去醫院打吊瓶。

帶娃看病的“最懶奶爸”走紅,兒子哄爸爸睡覺,孩子:我才是病號

可能是近日工作的繁忙,小瑞的心也是很大,看著兒子沒事兒人一樣的玩耍,便叫孩子給自己扇風,自己反倒躺在床上睡著了,媽媽趕到時看到這樣的畫面真是無奈至極。

兒子回頭看著媽媽的眼神似乎在說:“媽媽,我也太難了,生著病還要照顧爸爸,到底是我病了還是他病了呀!”場面甚是滑稽。

帶娃看病的“最懶奶爸”走紅,兒子哄爸爸睡覺,孩子:我才是病號

不得不說,孩子也很心累啊!其實,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多新型的帶娃方式,讓孩子得到了上一輩人不會給予的鍛鍊。

年輕人帶娃的新模式

1)“童心未泯”,跟孩子共同成長

很多年輕爸媽,有了自己的小寶寶後,仍然保持著自己的童心,他們以平等的姿態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沒有大家長式的權勢作風。

他們很輕鬆的跟孩子打成一片,這樣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在歡樂中健康成長。

帶娃看病的“最懶奶爸”走紅,兒子哄爸爸睡覺,孩子:我才是病號

2)懂得“放手”,跟孩子角色互換

還有一些年輕父母,在孩子有了自理能力之後,便放手大膽的讓孩子自己照顧自己,甚至是照顧家庭,讓孩子參與到照顧家人生活中。

這樣可以讓孩子瞭解到一個家長的不易,達到換位思考的目的。

也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量,有時他們可以很強大,適當的放手,也可以讓他們更好的成長。

帶娃成長是辛苦的,但過程卻是快樂的,隨著我國與世界的接軌,教育方式的交流也在不斷加深,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瞭解到,教育孩子可以採取的更好的模式。

所以,年輕人帶娃,也不可以太隨心所欲,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的。

年輕家長帶娃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 照顧孩子時別分心

年輕人常會被新鮮、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有時,會偶爾忽略了照顧寶寶,其實這樣是很危險的。

年幼的寶寶需要家長的時刻關注,可能你的一個走神,會給寶寶帶來傷害,所以,請年輕的爸媽們,在照顧寶寶時,專心一些。

帶娃看病的“最懶奶爸”走紅,兒子哄爸爸睡覺,孩子:我才是病號

■ 注意照顧孩子的細節

照料孩子是十分複雜和繁瑣的,他們的表達能力有限,需要家長在照顧的過程中,多注意細節。

比如,手指放到嘴邊,馬上吸吮則可能是寶寶餓了。小屁股有點兒紅,可能是捂了,需要通風、乾爽。

眼睛盯著某一個物品看,可能是想要,等等,都是他們表達的深意,需要家長的觀察和留心來幫助你更好的瞭解寶寶。

■ 做好育兒和護理的知識儲備

帶娃也需要很多專業的育兒知識儲備,作為新手爸媽,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多瞭解一些育兒經驗。幫助自己更加安全、健康的照顧好寶寶,讓寶寶更加快樂的成長。

其實,無論父母是年輕還是年老,希望照顧好自己寶寶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只是方式不同。

只要本著安全的前提,孩子開心、大人輕鬆的原則,什麼模式並不重要。一個寬鬆、愉悅的生長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同樣重要。

我是硬核媽媽,是3歲男孩的媽媽。關注我,給大家分享最“硬核”的育兒知識。記錄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故事,不錯過他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