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大多數家長的答案是肯定的,乖孩子的優點有很多:話不多、做事利落、懂得討大人的歡心、在外面絕不會惹出亂子來......總之,聽話的孩子從來不讓家長操心。但孩子太聽話,有時也是一種缺陷。

過於聽話的孩子猶如提線木偶,沒有思想不快樂

小麗對於自己的孩子十分滿意,孩子能力和相貌都不是很出眾,在學校的成績也一般,在人群中是最不起眼的那個,但有一個優點——聽話。孩子什麼事都聽小麗的,也不得不聽,因為從小小麗就嚴格地管教孩子,上哪所高中、考哪所大學、畢業之後找什麼樣的工作,孩子的一切都是小麗規定好的。

平時孩子並不愛說話,可逢年過節的時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左右逢源地和親戚長輩搭話,家裡的大人都非常喜歡他。在學校裡,孩子也是最讓老師省心的那個學生,不惹禍、不貪玩,一心一意學習,也正因為如此,孩子成績不高,在班級口碑是很好。

孩子快樂嗎?在小麗看來是快樂的。小麗的丈夫早年的時候出外打拼,現在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孩子從頭到腳穿的都是最新款,平時想吃什麼只需要一句話,小麗立刻就給孩子買回來,而這些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聽話。

直到那件事情發生之前,小麗都認為孩子和其他人沒什麼兩樣,健康又陽光。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這一天小麗正在家裡看電視,突然接到了老師打來的電話,在電話里老師沒和小麗說太多,只是讓她趕快到學校來一趟。不明真相的小麗火急火燎地趕到了孩子的教室,只見孩子像往常一樣安靜地坐在椅子上,唯一不同的是,孩子的手腕包上了紗布。

老師是這樣描述事情的經過的:下課之後孩子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塊石頭,趁著老師和同學不注意,一下子打碎了教室的玻璃,緊接著抓起一塊玻璃碎片就往自己手腕上劃。還好孩子的力氣不大,只出了點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一個生活在優越環境中,什麼事情都不用愁的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如此極端的舉動?孩子的同桌給出了答案。

原來,孩子表面看上去乖乖的,心裡卻始終渴望著自由,在孩子成長的十幾年裡,從來沒有自己做決定的時候,孩子這些年來可以說一直由父母代替他活著。這些話孩子不敢和老師講,更不敢和小麗講,只能偷偷告訴自己最信任的同桌。

在西方的眾多哲學流派中,有一個最著名的流派叫存在主義,是非常著名的理論。

存在主義認為,每個個體都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活在世本身就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但人也可以讓自己的存在變得有意義,那就是去選擇。在選擇中,人可以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等等,從而讓自己的生命擁有意義。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這個哲學觀點或許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那就讓我們就來舉個例子。

父母交出指揮權,請給孩子真正的自由

下棋的時候我們常說“觀棋不語真君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下棋是兩個人博弈的過程,下棋的樂趣就在於運用自己的思考和選擇去擊敗對手。如果你正在下棋,旁邊卻有一個多嘴的人不停地對你指指點點,那這盤棋就失去它本身的意義。就算在他的指導下大獲全勝,你也絲毫感覺不到快樂,因為勝利是屬於他而不是你的。

培養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的人生就好比是一盤棋,在這場棋局中孩子的對手就是他自己,孩子的棋藝並不精湛,在對弈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解的棋局。能否通過不斷的思考和進步,來戰勝自己實現進步,是孩子人生的意義,也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而家長就像那個在一旁觀棋的人,家長下棋多年,深諳棋道,孩子遇到的所謂的難題,在家長看來就是動一動手指頭的事情。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一旁的家長就會忍不住對孩子指指點點,有時甚至撥開孩子的手,自己代替孩子來下棋。

孩子在家長的指揮之下,順利避開了一個又一個“雷區”,沒有犯過錯誤也就沒有經驗的積累,當孩子走入社會之後,生活經驗和為人處世的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時候,這是很可怕的。而最可怕的是,家長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做了什麼。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家長的初衷固然是好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成功,但家長們還是忽視了一點——孩子的人生要由他們自己來選擇。家長的幫助乃至接管,都是對孩子們天性的損害,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成功都是家長在背後指導的結果時,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意義,那麼再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也不是那麼奇怪了。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孩子太聽話不是見好事

罐子裡養王八越養越抽,過分保護危害十足

現代很多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都對媽寶男非常牴觸,為什麼呢?因為這樣的男性在相處中缺乏擔當,沒有責任感,遇到事情就躲到後面。

而沒擔當、缺少責任感的根本原因就是一個人的自信心不足,一個人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也就無法去面對問題。

孩子的一生之中要栽不少跟頭,小時候學走路、學自行車,這是現實中的跟頭;上學之後考試失利、競選幹部失敗,這是思想上的跟頭;工作以後艱苦打拼、努力在社會上立足,這是人生路上的跟頭。孩子栽的每一次跟頭,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歷練,不斷地栽跟頭,不斷地歷練,同時也積累更多的人生經驗。栽跟頭的過程,是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更是孩子自信心養成的過程。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那麼父母對於孩子栽跟頭是怎麼看的呢?“你看你做事這麼費力,我來幫你吧”、“這個危險,讓媽媽來”,在一次又一次的幫助下,孩子雖然很少栽跟頭,可生活經驗卻也少了很多。這就直接導致孩子自信心的不足,因為孩子自己沒有嘗試過。

我們都懂得過剛易折的道理,那麼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過於聽話的孩子,叛逆起來會更加難以管束。孩子聽話,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父母的制約,不敢反抗。不敢反抗並不代表孩子沒有反抗的心思,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齡,有足夠的能力和家長對抗時,孩子就會毫不猶豫地“揭竿而起”。

選擇性的聽從父母的話,自信心建立需要過程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和未來的發展,家長必須放棄對孩子的掌控,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孩子太聽話不一定是件好事,在乖巧的背後,是孩子天性的喪失

聽話的孩子容易自信心不足,那不聽話的孩子肯定很自信咯?自然不是的,孩子的聽話與不聽話,都要有相應的時機。在孩子面對自己必須獨立解決的問題時,家長有必要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而在一些原則性和關乎人品的問題上,家長應該幫助塑造孩子的三觀。

在當今社會,“聽話”的孩子並不少,而真正有自己思想的孩子卻少之又少,想讓孩子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光是“聽話”是遠遠不夠的。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對於“聽話”是怎麼理解的呢?你們又是如何培養孩子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