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無法低調:該校在校生中博士超過一半;學科評估30個A,A+18個

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靠的就是學科水平和研究生的培養。在我國,這方面最牛的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而是在校博士生達到52%的中國科學院大學,雖然它不是“985”,只是一所雙一流。

一、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發展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學這名字是2012年6月才有的,之前的名字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成立於1949年11月。1951年7月正式開始實行招收研究生,標誌著中國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開創。1978年3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是我國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1982年5月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兩個名稱。2000年9月20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的基礎上,更名組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6月,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並確立了“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的辦學方針。

2014年,中國科學院大學招收首屆本科生332名,分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6個專業。

無法低調:該校在校生中博士超過一半;學科評估30個A,A+18個

二、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培養的輝煌

中國最早招收研究生,是從中國科學院開始的。1951年全國計劃招收500名研究生,實際招收276名,其中中國科學院95名。

1955-1965年,中國科學院共招收研究生1518名,是全國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的11.2%。1965年,中國科學院在學研究生人數943名,佔全國研究生總數的20.7%。

1966年“文革”開始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停辦。1977年中國科學院招收了1529名,佔全國招生總數的14.3%,佔全國招收理工科總數的22.8%。

1982年,中國首批獲得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共12名,其中中國科學院培養了7名,佔全國總數的58%。

1978年以來,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截止2018年12月,中國科學院大學已經累計授予160614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77853名;

中國科學院大學現有在學本科生1541名;在學研究生4.9萬名,其中博士生佔52%,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理學博士生佔全國三分之一 。

中國科學院大學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其中兩院院士138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737名,其中兩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導師6600餘名。

無法低調:該校在校生中博士超過一半;學科評估30個A,A+18個

三、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科水平無人能敵

在2019年1月公佈的ESI最新數據中,國科大國際排名88位,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在2017年12月公佈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的48個學科參評,18個一級學科獲得A+,30個一級學科達到A類。考研的同志們可重點關注。

1、A+學科,全國前2%(或前2名):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物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系統科學、生態學、藥學、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水產 ,共18個。

2、A學科,前2%~5%為: 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共6個。

3、A-學科,全國前5%~10%為:心理學、統計學、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軟件工程,共6個。

4、B+學科:全國前10%~20%為: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科學技術史、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共9個。

無法低調:該校在校生中博士超過一半;學科評估30個A,A+18個

5、B學科,全國前20%~30%為:畜牧學、林學,共2個。

6、B-學科,全國前30%~40%為:基礎醫學、工商管理,共2個。

7、C+學科,全國前40%~50%為:哲學、作物學、公共管理,共3個。

8、C-學科,全國前60%~70%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中藥學,共2個。

這真是想低調都無法的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