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們發現,孩子做出了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

很容易就會直接表達出一些“戳”孩子心口的話:

“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算”

“你看班裡面的孩子,哪一個像你這樣考了這麼少的分數”

“你看鄰居家的小明,一早就起來背書,而你還在床上”

這一些話看似一些很平常的話,其實都在不經意間磨滅孩子們的自信心。

有一句話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每一個人都是希望得到誇獎的,孩子們也同樣希望著。當孩子們在生活中經歷失敗的時候,家長們的良言安撫,要比嚴厲的說教更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而賞識教育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重要的作用。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一、什麼是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並不代表著一直要誇獎孩子,讚美孩子。

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對於孩子的教育,他們也在生活中不吝嗇的表現出對孩子的讚美。只是他們在讚美孩子的過程當中,還是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行為。“總是誇獎孩子,不一定對孩子好”,真正的賞識教育,是基於對孩子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一種讚美,而不是一味的在生活中敷衍的誇獎孩子。

賞識教育被稱為教育當中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老師和父母在生活中發現孩子們身上的發光點,並且對此表現出對孩子的一種讚美。能夠夠讓孩子擁有自信,更讓孩子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

賞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和“南風效應”具有著同樣的效果,都是一種飽含了“人情味”表揚,這樣的教育方式能夠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降低孩子們內心的自卑感。讓孩子們能夠更加的自尊自愛,發揮他們自身的潛在能力。

有一種傳統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做父母和老師一定要端起老師和父母的架子,讓孩子畏懼自己、聽自己的話才能夠培養出好孩子。就算孩子身上有足夠發光的優點,也要讓孩子謙虛,不要驕傲,甚至要學會隱藏自己的發光點。

《小歡喜》當中有一次英子曾經考了第2名,宋倩直接就說“都考了第2名,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彷彿只有考了第1名才是值得高興的,第1名才是值得被認可的。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而“賞識教育”在這方面完全區別於傳統式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賞識教育”更多的是關注讓孩子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勵下培養出更多的自信,從而讓孩子獲得更多的成就。

在《放牛班的春天》裡,學校裡面所有的老師和校長都有一種潛在的意識:只有暴力體罰學生,學生們才會乖乖的聽話。但是剛來學校的馬修卻沒有采取其他老師的做法,馬修鼓勵孩子們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個性,並且對孩子們所做出的一些行為舉止都表現出自己的讚許。

讓孩子們能夠在生活當中和學業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最後成功的將那些在他人眼中“問題學生”都培養成為人才,成為了對社會有用的人。從這裡面我們就可以看出,賞識教育對於孩子是多麼的重要,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孩子使用“賞識教育”,那麼最後真的是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二、父母對“賞識教育”的誤區

現在父母越來越多的聽到“賞識教育”所帶來的有效成果,所以在自家孩子上紛紛效仿賞識教育。

只是他們在使用賞識教育過程中,卻有著很多的錯誤:

1.賞識教育並不是盲目的誇獎

很多家的都以為賞識教育就是對孩子進行誇獎,讓孩子從中能獲得自信。這種方法可能在孩子幼兒時期能夠達到明顯的作用,但是等到孩子慢慢成熟之後,就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的誇獎越來越“不走心”,慢慢的不再相信父母對自己的誇獎,進而也對父母喪失了信任。

除了對父母不信任之外,孩子也會否認自己的成就,開始產生對自我的懷疑。最後甚至產生自卑的心態,很難再去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誇讚。

而其中還會有一部分孩子盲目的相信父母對自己的誇讚,從而變得越來越自信爆棚、驕傲起來,不能真正的認清自己。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2.攀比誇獎,誤導孩子

“你比其他小朋友厲害多了”,“這樣的成績就是最好的”這樣的話語看似父母們都在誇獎孩子,但是在無形之中也給孩子增添了一定的壓力,把自己和其他人做一個對比,從而形成了攀比的心理,如果在某一天發現自己並不如別人,也會產生一定的嫉妒心。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會讓孩子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有著不利的影響。

父母們應該真心的賞識孩子自己的優點長處,不應該經常的將自己孩子和其他人進行對比。

3.對於孩子錯誤,不批評

有些父母擔心自己對他們的批評,會讓孩子產生不自信自卑的心態,所以當面對孩子的錯誤時,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的錯誤,不對他們進行批評。其實父母們應該根據課時存在的情況歸孩子進行糾正錯誤。這樣才能逐漸的培養孩子對於正確的認知。

三、要講對方法進行賞識教育

兒童教育家鈴木鎮一在《幼兒才能開發》中說:“在孩子身上存在著極大的潛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那麼無論什麼樣的孩子,最終都能夠茁壯成長。所以說孩子能力的幼芽是大人掐掉的”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不斷的開發孩子潛在的能力。適當的運用賞識教育,能夠更加容易捕捉到孩子的閃光點,在對孩子不斷的鼓勵當中,讓孩子能夠自信的成長,最終讓孩子成為對社會對世界有用的人才。

1.尊重孩子的差異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除了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外,最重要的是被尊重的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尊重,獲得社會的肯定評價。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的就會表現出來他們的差異性。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為自己理想完美的狀態。但是很多時候這樣的理想是不能被實現的。因此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們的獨特性。

如果在生活中,孩子們表現出自己感興趣的一面時,家長們不應該根據自己的意願,盲目的替孩子進行決定。應該尊重孩子們的自己選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們更加自信快樂的成長。

有一部電影當中有一個這樣的情景:在一群白人的教室當中,一個教師對一個長期接受歧視的黑人學生給予了鼓勵,讓這個學生感受到被他人尊重的需要。這個學生之後也開始變了自信,慢慢的選擇相信自己。

父母總是惡語傷害孩子,重視“賞識教育”,才能讓孩子自信成才

2.學會鼓勵

當孩子長期以來沒有做出特別優異的成績時,並不代表這個孩子是一事無成的。只是孩子還沒有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並且發揮出來自己的長處。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們對孩子進行了一些否定,將會明顯的打擊孩子們的自信心。這個時候不如用一些鼓勵的方式來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引導孩子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方式成長。

除了鼓勵之外,家長們也應該注意在鼓勵孩子們的過程中一些神情舉動的搭配,讓孩子們相信家長是真心實意的誇獎他的,這樣的鼓勵將會對孩子更有效果。

3.貴在堅持

賞識教育需要父母長期以往的堅持,不能因為自己想要誇獎孩子兩句就誇獎,不想要誇獎孩子們的時候就開始訓斥孩子,這會讓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產生迷惑。甚至對孩子們的心理也產生一番影響。

家長們如果想要對孩子使用賞識教育,那麼就需要家長們長期以往的,利用這種教育方法,對於孩子進行一些評價,這些評價也需要把握其中的平衡,讓孩子能夠在評論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成長。

孩子的教育長期以來都是社會當中的一大論點,家長學校和社會都對孩子抱有極大的期望。如果家長能夠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使用適當的教育方法,那麼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